以李凡高现在的探查力,通过导线已经可以探查周围几十米的景象。
藏经阁一楼、二楼的情况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中。
还好,里面没有扫地僧,也没有僧人在里面居住。
在李凡高的观察下,藏经阁里面摆满了一排排书架,书架上摆着一本本的书籍。
李凡高蹲在藏经阁外面的墙下,空调排水口的位置,观察了半个小时,大为失望。
从他的探查术,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印刷品。这个可以从书籍的侧面可以很清楚地探查得到。
排列在藏经阁书架上的书籍,侧面印着文字呢。
李凡高还是不死心,他在观察了二楼的时候,发现二楼的窗口窗门没有栓上。
略一沉吟,他纵身一跃,跃上了二楼。
用一片带弯曲的铁片,把窗门打开,从窗户钻了进去。
他动作轻盈,鞋子套着无纺布鞋套。
这玩意儿是电工进居民家庭工作时,为避免弄脏人家的室内时使用,不会留下鞋印。
二楼大约有80平方米左右,除了立柱,就是书架,一眼了然。
一排排的书柜、书架,整齐地排列着,里面没有灯光,正好让李凡高寻找。
李凡高小心地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没有人在里面。
他随手把窗户给关上,走到书架前。一本一本地翻看着书架上的书籍。
一个小时过后,李凡高大失所望。这些书籍都是印刷品,没有手抄本。
按照资料记载,六脉神剑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南宋时期。
那时候还没有活字印刷技术出现,只有刻板印刷和拓印之法。
也就是说,整个二楼的书全部都是近代品,对李凡高来说,全无价值。
武功秘籍肯定不会拿去刻板印刷的。
高深的武功秘籍,必定是手抄本。没有哪个门派,哪个师傅会把自己的秘籍拿去大街上印刷。
李凡高仍不死心。他轻手轻脚走下一楼,又仔细地查找起来。找了好一会,结果和二楼一个鸟样。
他略一思忖,动用探查术,这藏经阁的墙体、角落、书柜后面等地方,他认真查找,看看有没有暗室、暗格等地方。
又过了一个小时。
李凡高叹了叹气,从窗户跳出来,关好窗门,沿着来时的路飞掠而去。
回到了酒店,李凡高啊。简单清理了一下,便上床睡觉。
一直睡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才爬起来。
走到酒店的餐厅,一边吃饭一边思索着下一步该去哪里探索。
大理的景点很多,可是要探索几百年前的皇家段氏留下的痕迹。他这样一个电力工程师,又不是历史专业毕业,哪里会知道那么多呢?
一顿饭吃完,还是没有头绪。他走出餐厅,穿过酒店大堂的时候,有一队看上去是游客的人,正从二楼楼梯走下大堂。
大堂里,一个导游模样的人举着小旗子喊道:“抓紧时间啦,抓紧时间啦,下一站无为寺。”
李凡高心中一动,无为寺?那是什么地方?
他刚想上网查查,但网上的哪有专业导游了解呢?
他正想向那导游打听打听,可是又见那导游忙碌的很。
于是他便走向酒店接待处,找到大堂经理,问道:“你好,经理,我听他们说要去无为寺旅游,我想打听打听,了解了解这无为寺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典故吗?”
那大堂经理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姑娘,平时负责酒店顾客的咨询,一听李凡高问起无为寺,就立即说道:“哎呀,大哥,无为寺可是大大有名,你来大理旅游,不容错过呀。”
她又向李凡高详细介绍无为寺的历史。
原来大理无为寺和法真寺、崇圣寺都是南诏国时期的历史古迹,也是当时的皇家寺院。
史书记载,从公元937年大理建国一直到公元1253年大理王朝灭亡,大理国的22位皇帝中先后有10位在无为寺出家做了和尚。
这10位帝王中,除了第二代皇帝段思英是被迫逊位的,其他9位都是自愿放弃江山社稷出家的。
除帝王外,段氏宗室还有15位皇族子弟出家无为寺。
李凡高一听,原来这无为是这么厉害。那些皇帝老儿在这里出家为僧的人数,竟然比崇圣寺还要多。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呀。
那大堂经理,介绍完无为寺的历史,又对李凡高说道:“先生,你看过金大师的《天龙八部》没有?”
李凡高点点头。
大堂经理立即说道:“天龙八部里的主角段誉,就是在无为寺出家的。”
李凡高吃了一惊,什么?段誉不是有好几个老婆,而且还有个神仙姐姐吗?他怎么就出家了呢?
大堂经理又娓娓道来,原来因《天龙八部》故事而广为人知的段誉又名段和誉,历史上确有其人,后来正是在无为寺出家。
那大堂经理介绍完后,又对李凡高说道:“先生,我们这酒店有去无为寺旅游的套餐,每人398元,包来回车程和门票,包吃一餐。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过来登记一下。”
李凡高摆摆手,说到:“我还在这里住两天,现在去洱海游玩一下,到时候再说。”
在大堂经理一脸的失望中,李凡高抬步走向酒店大门。
他走出酒店大门,来到了停车场,上了汽车打开手机导航,直奔无为寺而去。
自认为是精明节省的浔阳江小白龙才不会报名参加那什么旅游团呢,听说那套路挺多的,而且到购物点多过参观的景点。还是免了吧。
他打开导航一看,原来无为寺离他所在的位置只有10km左右,开车不用20分钟便可到达。
好在没有听那大堂经理说报什么旅游团,这么近的距离,走路过去都行了。
他开着车来到无为寺,停好车。走到寺门,抬头便看见一棵大树,大树旁有一个石碑,上面写着“唐杉”。
李凡高打开手机,上网查了查。
原来这无为寺有三宝:“唐杉、明钟、救疫泉”。
门口这棵大树就是无为寺的第一宝:唐杉。
据记载,这无为寺的开山祖师赞陀掘多从天竺携来香杉五株,三株种于无为寺,两株种于王宫。
时过境迁,其余几株已经难觅踪迹,唯有此株香杉历经唐宋烟云、明清风云,依然守护寺前。
第二宝明钟,据说是明正统十年(1445年),住持僧人无碍,集资铸铜钟一口,高1.2米,口径1米,此钟现还保存于寺中,简称“明钟”。
第三宝救疫泉,相传南诏国时期,每逢瘟疫横行,大理人会来到无为寺,用救疫泉水煮寺前香杉树叶饮用,服用的人病症多痊愈。因此大理国王段素隆为这口泉水立碑“救疫泉”
李凡高对古树没兴趣。这个玩意儿又不能够储存信息,还是进寺里面找找其他古物。
他走进无为寺,立即对这寺庙大有好感。
这寺庙竟然不收门票!他昨天还在崇圣寺花了73块钱买门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