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批?”政委惊喜地问道,“你是说,这些生产线还不只一条,而且这样的援助还是能够持续获得的?”

“没错,”旅长回答道,“李云龙已经向我详细汇报了与‘女娲’组织的接触情况。

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我们将这支势力及其成员统一称为‘女娲’就行了。”

“具体的详细情况,我就不在这里做具体的汇报了。”

为了尽最大可能保护吕华的安全,同时也不引起外界的过多关注。

实际的情况,旅长连师长他们都没敢透露。

“‘女娲’这个称呼好,”政委赞同道,“这位‘女娲’不就是我们华夏的救星嘛!”

“老陈,这‘女娲’的运输能力如何?”

师长好奇地问道,“他们每个月能给咱们运来多少条生产线,这些生产线的产能又如何?”

“要看这些生产线制造的难易程度。”旅长回复道,“大概每隔大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运送来一条。”

“他们目前可以提供的主要有枪械生产线,60mm迫击炮生产线,子弹生产线,60mm杀伤榴弹生产线,50mm两用榴弹生产线这几种。”

“对了,还可以提供炼钢设备,但也需要占用运输量。”

“至于产能,一条枪械生产线,满载日产30支步枪,或20支半自动,或10支冲锋枪,或2挺轻机枪,或1架重机枪。”

“迫击炮生产线满载日产1门60mm迫击炮,子弹生产线满载日产3000发,60mm杀伤榴弹满载日产100发,50mm两用榴弹满载日产300发。”

“这……”听完旅长的详细解释,众人再次陷入了震惊之中。

他们原本以为李云龙只是找到了几条生产线,没想到这竟然是一个持续性的援助,而且产能还如此惊人。

“老陈,你确定没有夸大其词?”

师长忍不住再次确认道,“这些生产线的产能,真的如你所述那般惊人?”

“千真万确,”旅长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亲眼所见,绝无半点虚言。”

“现在我们旅部兵工厂里,就已经躺着这两种武器生产线各一条,各种子弹生产线好几条了呢!”

“太好了!”政委激动得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有了这些生产线的加持,我们的军工生产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再也不用为缺乏武器装备而发愁了!”

“那……那个‘女娲’组织如此大公无私地援助咱们,可曾提了什么要求?”师长关切地问道。

“没有!”旅长摇头,“那位‘女娲’同志说,大家都是华夏儿女。

他自幼也曾立志要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更要亲眼见证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国家有难,他自当挺身而出,就算散尽家财,也要助我军一臂之力!”

“此等胸怀,此等志向,真是令人钦佩啊!”师长感慨地说道。

“是啊,这个‘女娲’组织里的同志真是高风亮节,堪称时代楷模!”政委也由衷地赞叹道。

“那我们更不能辜负了‘女娲’同志及其身后组织那些同志们的一番好意,”

副师长接口道,“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生产线,提高我们的军工生产能力,为抗击日寇贡献更多的力量!”

“另外,我们也要加强对‘女娲’同志的保护和联系。”

政委补充道,“这样的援助并非易事,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份难得的情谊。”

在众人看来,旅长口中的那位‘女娲’指的应该是女娲组织跟李云龙接头的接头人。

“放心!”旅长慎重地点点头,“女娲同志的安全,我已经做了严密的安排。”

“我386旅,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会誓死保卫女娲同志的安危。”

“不过,咱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旅长沉吟道,“应该是如何给总部汇报吧?”

旅长想到吕华同志私底下给他说的那番话,此刻心情有些沉重。

可也正是那番话,促使他决定隐瞒吕华的真实情况,并将其化身为一个名为“女娲”的组织。

此话一出,众人立马沉思起来,有些事情虽然不能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

良久,师长主动询问道,“老陈,你怎么想?”

“我觉得,”旅长沉吟道,“关于咱们联系到了一个名为‘女娲’的组织,并获得了他们援助的事情必须要如实上报。”

“同时,咱们获得了这么多条生产线也不能藏着掖着,也该支援给其他兄弟部队才是。”

“不过,支援归支援,可这些生产线毕竟是咱们弄来的,也不能白送,而且这么珍贵的东西先给谁后给谁都不合适。”

“而目前,我们军工厂正面临熟练工人短缺的问题。”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明码标价的方式来进行支援。”

“明码标价?这具体怎么操作呢?”政委好奇地问道。

“很简单,就是以熟练工人的数量作为交换条件。”

旅长解释道,“我们将这些生产线提供给其他兄弟部队时,可以要求他们提供一定数量的熟练军工。

这样,我们既能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也能确保生产线的合理利用。”

“那具体的实施方式呢?”师长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我建议,我们可以每个月提前公布下个月将到位的生产线信息,并邀请各兄弟部队进行竞拍。”

旅长详细阐述道,“竞拍的标准就是他们愿意提供的熟练军工数量。

哪个部队提供的熟练工人最多,那条生产线就归他们所有。

这样既能保证公平性,也能激发各部队培训军工的积极性。”

“这个办法倒是挺新颖的,不过,咱们可是……”政委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