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魂舰队被击败后,距离下一处幽魂舰队到达又多了半年时间。对于秦明来说也算是又多了一些准备时间。唯一的麻烦是下一次就会有400艘毁灭者前来。
新城都在全力工作,人口上是硬伤。雷猿一年才30多万,已经无法一支星巢舰队中,1艘航空母舰需要1万雷猿,一支星巢舰队就需要6万雷猿。
星巢基地之前积攒的雷猿已经用光了,想继续扩编雷猿的数量不够了。“我们需要增加培育设备。”艾希提醒秦明。
“恩,这到是个问题,先让机器人登舰,等雷猿的培育设备补充上来在换雷猿。”秦明想都没想就同意。
“我不建议,与其浪费资源培育出天生就是智慧生命的雷猿去战场填线,还不如直接用机器人去消耗。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下,个人的表现在优秀意义也不大。”楚悦直接打断两人。
秦明看看楚悦又看看艾希,认真的询问艾希,“楚悦的想法没问题吧!”
“当然,雷猿多是可以快速增加雷猿的基数,扩大人口,不过智能机器人填线确实是正确选择,战争期间有足够的战士填线确实更加重要。”艾希对于楚悦的反对并不在意。
艾希的性格很好,从认识她的第一天开始,艾希的性格就特别好。秦明很高兴能遇到艾希这种队友。既然问题已经解决,秦明就下令开始全力建造舰队。
由于不止一次进行交战,基地指挥中心已经设立了一个计时器,上面显示幽魂舰队到计时。幽魂舰队距离下次到达还有175天13小时42分33秒,32秒,31秒。
这个计数是实时改变的,如果幽魂舰队在移动的过程中速度有变化,那么计时器也会随之改变。智能机器人也进行全面升级,为了应对蓝鸟级重型攻击机的驾驶。
雷猿是生物,在知识充沛的情况下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逻辑,必要的时候考虑自身的生命会高于任务。但是智能机器人不同,在没有自我觉醒前,智能机器人的生存就是为了任务。
当智能机器人觉醒为智慧机器人的时候,才会跟正常生物一样注重自我保护和生存。这里说的自我保护是自发的而不是程序设定。智能机器人则更注重程序设定,智慧机器人则是摆托设定。
“真正的战争中,都是需要临机决断的,一成不变的程序只能是送死,再多的预设程序都不够用,尤其是几十万载机相互纠缠的时候,预设方案将是天文数据。只有智慧机器人才能和生物一样,随时忘记原本的计划随机应变。”艾希对智能机器人的不足给出自己的意见。
秦明自然听不懂艾希到底想说什么,楚悦也只是觉得让雷猿这种智慧生物去填线有些不忍。两个人在听到艾希的发言后,都是一脸无辜的看着艾希。
他们的眼神无辜,表达的意思则是,我们就是说说,没必要这么认真。艾希看着两人眼神清澈,很显然并不在意两人的反应。“不用雷猿是可以的,不过要改变智能机器人的程序,但是不论如何改,战斗效果都会打折扣。”
“没事,能用就行,反正我们也没那么多雷猿,培育设备和机器人生产线相比,还是机器人生产线更容易建造。”秦明点头。
“按照作战要求,给智能机器人加入一些优先级就行。”艾希在事情说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准备。
这次战役,星巢舰队损失很多巡洋舰和驱逐舰,让星巢基地出现较大损失,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展星巢舰队的时候就要考虑人员损失的情况。
楚悦就是考虑到这里才说出自己的意见,艾希则早就有了腹稿。她是为了控制星巢基地而被制造出来,星巢基地要面对的危机也是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最新的智能程序设计,重型攻击机专门配置了一种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优先保护重型攻击机。
就在几人讨论艾希的安排时,基地智能系统忽然提示众人,“旁边的鲸鱼星系有文明活动痕迹。”
通过高精度星际望远镜和先进的太空探测器,星巢基地的探测设备发现,鲸鱼星系的某一区域正发生着难以解释的变化。在这片区域,原本稳定的恒星排列出现了明显的扭曲。
像是受到了某种强大而未知力量的拉扯。其中几颗恒星的光芒呈现出诡异的闪烁,不再遵循常规的恒星活动规律,时而明亮得耀眼,时而又微弱到几乎消失,光芒变化的频率和强度毫无逻辑可言。
不仅如此,这片区域内的恒星已经彻底消失,鲸鱼星系中的恒星系分布也出现了异常。它们不再均匀地围绕在星系周围,而是逐渐被拉到星系外侧形成触手状悬臂。
鲸鱼星系内似乎在孕育着某种可怕的东西。与此同时,鲸鱼星系该区域的引力场也变得混乱不堪,周边一些行星的轨道受到影响,开始出现微小但持续的偏移。
这种引力异常还导致了时空的轻微扭曲,使得光线在经过这片区域时发生了弯曲,形成了奇特的光学现象。探测器正是因为捕捉到这种光线变化才发现问题。
有了基地智能系统的提示,星影则很快就找到对应的数据,“根据古老显示器内的记录,很可能是在鲸鱼星系的附加星巢一个黑洞,其产生的巨大引力对鲸鱼星系的运转造成了影响。”
秦明没着急询问和发表意见,他发现星影好像还没说完,果然,没过多久星影就继续补充,“还有一种可能,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这种超大规模的引力牵引很可能是超大质量的物体离开星系的时候产生的引力绕动。”
“超大物质扰动?”秦明不太理解。
艾希很自然的充当翻译,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星影的意思是有一个大质量的东西正在从星系内部飞出星系,在飞出的过程中它自身的引力把鲸鱼星系内的恒星系都带着偏移轨道,形成了星系新的悬臂。”
秦明则不再说话,他一时间没想到这意味着什么,于是试探的给出一个猜测,让自己显得不是太无知,“有什么特别大的东西飞出来了?”
艾希一脸好奇的看着他,“你们怎么想到的?”
秦明没想到自己说对了,反而不再玩笑,认真的等着艾希的解释,“根据数据显示,应该是一个非常大质量的物体离开了鲸鱼星系,在离开的过程中,它的引力把星系内部的恒星系都引动的跟着一起移动。”
星影在旁边补充,说的更加直白,“这种情况在古老显示器中记录过,可能是某种文明的超庞大舰队,可以理解为质量总和超过黑洞。”
秦明认真的询问,“有可能吗?”
“质量当然不可能那么大,如果真那么大就把恒星系都吸住成为新的星系了。这种情况在星巢基地的记录中有更合理的解释。”
在星巢基地的记录中,这种情况是一个特别庞大的舰队在离开超星系的时候,自身引力子恢复造成的质量瞬时增加引起的引力异常牵引。这种瞬时引力超过黑洞的引力在瞬间将鲸鱼星系内的引力事情平衡。
当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引力相同时,它相当于不受引力,在惯性作用下,物体会按照原来的轨迹继续移动。在宇宙空间中时间是跟质量有关的,受到重力影响的时候质量就会加入重量的体系。
当失去引力影响的时候,自身质量相对于有引力的质量体系就明显微乎其微。在引力平衡瞬间,这些恒星系就相当于质量极低。在它们惯性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忽然降低就代表速度急速上升。
当超大质量舰队一起脱离超空间的时候,引力子密度一起恢复的时候就会暂时变成一个超大质量物质,也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引力源。当彻底脱离超空间之后,形成的整体引力源就会消失。
鲸鱼星系内的恒星系就会被鲸鱼星系核心黑洞重新吸引完成质量合并重新获得巨大质量,惯性不变情况下,速度恢复正常。就像是这些星系被瞬间甩出去又重新抓住了它们。
应该是这次超大质量舰队的超空间脱离点恰巧距离鲸鱼星系造成的这种引力平衡巧合,才形成了鲸鱼星系出现这种恒星系异常移动的宇宙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只有一瞬间,也就是星巢基地具备广域观测的能力,才能发现这种变化。并将这种变化及时报告给了秦明。秦明有些奇怪的询问基地智能系统。
“你把这个事情汇报给我干什么?专门给我科普?”
基地智能系统采用标准电子音回答,“由于角度问题,我观测的结果显示,不论它是什么,已经再次进入超空间,移动方向正是我们所在飞马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