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是,能怎么办,闹出来的烂摊子,他不想牵连太大,只能捏鼻子认了,替杨爱华出了这笔钱。

不过,韩家,这是拿他闺女当枪使了,到底什么目的?他也不能白吃了这个亏!

几天后,报纸新闻又报道了这件事的后续,处理及时,坏人受到了惩罚,受害人得到了赔偿,公平公正,情势一片大好。

经过这次,也给了苏曼一个警醒。

她本来是想等知青大院和大场院租期到了,再和村里买过来,现在被闹了一场,杨爱华赔了那么多钱。

那个脑抽的要是不甘心,再来找麻烦,把这两处给买走,她短时间内可找不出这么合适的两处地方。

直接和村里谈妥价格,把这两处都买了过来。

现在知青大院和大场院,都姓了苏,不再属于村集体,成了苏曼家的房产。

家里的营生,她也有了新的打算,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她还得发展点别的副业。

赔偿的两万块,她没有存进银行,有了新的用处。

于是,村里的大喇叭又广播了一则消息,“广大村民同志们注意了,那个,苏家啊,老苏家,承包土地,二十年。

大块地那边有地的,想承包的,你听好喽。

前五年,一亩地二十五块钱。公粮统销,提留,都不用你管了。

啊,就是一亩地净剩二十五块钱。

不要钱的,你也可以要粮食,苞米二百五十斤。

往后五年一变,按着当时的粮价,调整承包款。

我再说一遍。。。。”

大喇叭一广播,大块地有地的人家,立马就沸腾了。

正在吃饭的,饭碗一撂,饭也不吃了。正在捡粪的,土篮子一提,粪也不捡了。

还有一个婶子正纳鞋底子呢,刺啦一下,那大锥茬子,好悬没给旁边玩的小孙子脸蛋子给扎喽。

哎妈呀!这可是个大事。

东家走西家窜,都在激动的讨论着。

都是种地惯了的老农民,那心里都有一笔账。

村里没有水田,都是旱地,种的大都是苞米高粱大豆这样的粗粮。

苞米的价格,买是九分钱一斤,年头好一亩地的亩产能有四百斤左右。

刨去公粮,统销的钱交了提留款,就几乎没剩下啥,一亩地就是落下二百斤左右的口粮。

苏家这个条件,要是要粮食,那就是一亩地能赚五十斤。

要是要钱,按着九分钱,二百斤粮食,那也能赚七块钱。

合适!

地承包出去,还省了侍弄地的劳力,出去干零工,还能挣几个钱。

这又多了一笔收入。

至于担心地承包出去,买不到粮食吃,那更不用担心了,谁家没有好几块地。

要是真赶上一大家子分的责任田都在大块地,和交好的人家调换一块换着种就是。

在大块地没有责任田的人家,看到这样的大好处,那还眼气呢!

算完账,大家伙那心里更是火热了,都跑到苏曼家打听,具体还有啥说道。

苏曼详细的给大家伙又说了一遍,“大家伙有想承包的,就在我这登个记。

过几天咱们就把各家土地的亩数丈量出来,签承包合同。

签完合同,一次性领五年的承包款,过五年,再结算。”

“哎妈呀!小曼,你说的真的假的?一次性五年的都给了?”

苏曼笑着点头,“是,婶子听的没错。不过,” 脸色严肃起来,“签了合同,往后这二十年,土地的使用权可就归我了,大家伙可就不能再反悔。

这事,我也经过了公社,公社批准,合同大家伙手里一份,我一份,公社那有一份存底。”

土地承包,涉及到公粮这些,公社肯定是要管的。

苏曼现在提起,有公社的权威在,经了官,也是一个威慑,那些赖皮或之后有其他想法的,也不敢再跳出来闹事。

可村里人一听说公社都管这事,更放心了,不担心苏曼到时候不给钱啊。

心里有了底,打了声招呼就从苏家出来。三三两两的,边走边七嘴八舌的又讨论起来。

商量着,是要钱合适,还是要粮食合适,大部分都还是偏向着要钱,毕竟哪家都是好几块地,可不仅是大块地。

人一波一波的来,苏曼说的嗓子有些干,直接把癞三叫了过来。

让他在大院门口那,去给大家讲。

癞三扯着嗓子,来一波讲一波,咕噜噜一碗水灌下去,大冬天的,出了一脑门子汗。

不过,那气势可是劲头十足,被大家围着追问,大家伙都听他说话,没有以往的瞧不起,这种感觉,太舒坦了,这才像个人样啊。

经过这次的事,还有苏曼的观察,这癞三还真能用。

他许是和庄稼地里的活犯克。

一个苗眼,一棵苗好几根大草,一遍一遍铲不完的地。

秋天收秋那大长垄沟子,真是眼睛看着都发愁,他一下地就犯怵。

话又说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子落地摔八瓣,谁又爱干呢?

癞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能混,别人那可是一家子老小。

不干,吃啥?只能老黄牛似得闷头干。

不过,养牲口这些活,癞三干的可是相当不错,也勤快。

母猪下崽,负责这一摊活的小苗还没察觉呢,他看到母猪叼柴禾叶子,不爱吃食,还有些暴躁,就先提醒小苗了。

不惜力气,还有股子随机应变的劲。

这家伙可会来事,赵大奶做饭,他都抢着帮烧火。嘴还甜,给老人家哄的乐呵的,直说着,让他好好干,再像以前混那样老太太我就削你。

苏曼看他像个样,那些总在外探头探脑的混子,他警告过也都再也没来,就让癞三也在这干。

和韩瑶她们一样,一个月八块钱的工钱。

癞三听了,一蹦三尺高,二十多岁,硬是给自己笑出一脸褶子。

捶着胸脯保证,就一句话,“小曼妹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苏曼喝着茶缸子里的花茶,看大院门口讲的眉飞色舞的癞三,满意点头。

承包土地,村里人确实有好处,比以前收入多了,可经过他的嘴,那好处都飞上天了。

不说别的,就这个脸皮,还有那嘴皮子,以后把他派去城里卖鸡,兔子,鸡蛋,那可太合适了。

这次被那六人砍死的牲口,大部分都是长毛兔,还有刚从大院这边挪到场院的半大肉食鸡仔。

母鸡祸害了一个棚子的,长成的大母鸡,还有新开张的半大小母鸡,还剩下九百多只。

这些鸡,每天的食里都掺了小虾干小鱼干,都能连天产蛋,一天一个蛋。

一般七个鸡蛋就是一斤,这一天就是一百多斤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