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啊,终究还是在人的掌控之中,并非那些神佛!”
徐平世背着手在大雄宝殿内闲逛着,和李彩衣略带尊敬的目光不同,徐平世完全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其实按理来说他连重生这种事情都经历过了,理应更加相信神佛这种事情,而且自身修炼的也是道门真法,真要是练到了炼虚合道这个境界,那和老百姓口中的神佛也没什么区别了。
但正是因为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徐平世反而更不相信这种玄而又玄的神佛之说了。
死亡他都经历了一次了,又何必在意什么狗屁神佛呢。
“特别是在天下一统的时候,神佛也得靠边站。”
徐平世扬了扬腰间挂着的青龙令,朝李彩衣笑眯眯的说道。
“看到没,这比神佛更有用,更厉害!”
李彩衣见状噗嗤一乐,随后小脑袋点点头,“大人言之有理。”
“呵呵,我可没和你开玩笑。”
徐平世指着身边那些高大的佛像,“你信不信未来老百姓对着这些佛像祭拜的,不再是因为他们是神佛,而是因为别的。”
“别的?那还能是什么呢?”,李彩衣好奇的问道
徐平世微微一笑,“是权力!”
“是因为有人同意了这些神佛的存在,又同意了老百姓们祭拜这些神佛,这些神佛才能存在,要不然他们也只是一具垃圾的泥身像而已。”
见李彩衣若有所思的样子,徐平世背着手继续朝前走去。
讲经马上就要开始了,而到时候江采年也会正式代表朝廷册封神明。
“走吧,出去看看热闹,普度寺现在或许觉得委屈,往后搞不好还要感谢本官呢。”
不受控制的信仰是一定会成为有心人的工具的,这一点在上辈子的历史中不是没有发生过,只有遵从规矩才能让自身的信仰更好的得到传播。
历史上灭佛灭道的行动又不是没发生过,每一次都是差点打掉了根基的祸事。
普度寺接受这场封神的话,这千年古刹还能继续保持下去,要是不接受的话.............
...............
密密麻麻的人安静的坐在下首,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但也有富商豪族,甚至一些官员为了避嫌也藏在了其中。
而这些人的目的自然都是为了能在水陆法会的第一天,便能聆听普度寺高僧的讲经。
智礼安静的坐在高台上看着底下的人群,其实他知道底下这近万人真正对佛门经义感兴趣的寥寥无几,更多的还是祈求神佛保平安、升官发财这些事情的。
但这又和镇武司那位青龙神捕所想做的事情完全贴合,那位徐大人就是看清了这帮信徒们的真实想法。
“智礼大师,我看现在可以开始讲经了。”
身后的声音让智礼大师回过神来,那是江采年这位捕头所说的话,他就坐在智礼大师的身后,看起来像是一位跟随在智礼身边学习的徒弟一样,但那一身官服却又引起底下老百姓们的低声讨论。
“肃静!”
声音不大,却能让所有人清晰可闻。
智礼虽然没有学过什么武功招式,但因为精通佛法,一身的内力其实并不低,甚至都有大宗师修为。
人群慢慢安静下来,智礼见状这才闭目开始诵经。
“阿弥陀佛,如是我闻...............”
大乘佛教的金刚经,可以算是最知名的一本佛门经典了,和论语有些类似,借用须菩提的口,来阐述释迦摩尼对世间万物的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智礼要讲这本经的原因,因为它知名。
不管你是不是资深的佛门信徒,总归是听说过这本经书的大名的。
江采年身为左相沈从文的弟子,从小就饱读诗书,对于释儒道三家都有过研究,自然也是知道金刚经这本佛门经典。
反正还得等智礼讲完金刚经后才宣布封神,那索性就听听智礼这位大师对金刚经的理解吧,所以江采年也开始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啊啊啊!
徐平世打了个哈欠,有些无趣的端起了茶杯喝起茶来。
身边的常满见状笑着说道,“徐大人不喜这些东西吗?”
徐平世知道对方指的是外面智礼所讲的经文,非常坦诚的点点头。
“确实没有什么兴趣,倒是常公公刚才听的很认真啊。”
“哈哈,之前杂家侍奉在皇后身边,皇后娘娘喜爱佛经,杂家承蒙厚爱,也跟着学了一些,倒是能听懂一二。”
“是吗?”,徐平世来了兴趣,朝外努努嘴。
“那常公公觉得那位智礼大师说的如何啊?”
常满认真的说道,“大德之高僧。”
“智礼大师的大名,当初杂家跟在皇后娘娘身边时,就时常听皇后娘娘提起过,其实皇后娘娘一直都希望智礼大师去一趟皇城讲经,只可惜一直未能如愿,我看那位智礼大师对徐大人非常尊敬,徐大人何不邀请智礼大师去一趟皇城,也好让.............”
徐平世看了眼常满,把对方看得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
徐平世心里无语的摇摇头,还跟他来这一套,他身为镇武司四大神捕,是最不应该参与太子之争这些屁事的。
再说了,他对于以后谁当皇帝又不在意,反正做完事情后他就天下到处浪去了,管谁当皇帝呢。
所以对于皇后娘娘的拉拢,他需要在意吗?
徐平世放下茶杯,神色显得有些平淡。
“本官可没那么大面子,皇后娘娘要是想听到智礼大师的讲经,可以让皇上下旨嘛,再不济只要常公公提及皇后娘娘,相信智礼大师不会拒绝的。”
“可是.............”
徐平世抬手拦下了常满的话语,眯着眼看着对方。
“安静听经吧常公公,讲完就要封神了,到时候还要你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