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 > 第322章 她得偷偷给酒曲加些料才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2章 她得偷偷给酒曲加些料才好

村民们苦口婆心,连劝带骂,希望卢元旺能立马改了卖地的主意。

方才他们还当个热闹看,经村长这么一提醒,他们才发觉,卢元旺卖地这事,他们还真不能坐视不管。

非是他们有多待见卢元旺,实在是一个村子,他若真卖了地,到时任氏卷钱跑了。

他们这些同村人难道还真能看着卢元旺饿死,便是真由他饿死家里,他们也得给他收尸不是。

反正不管卢元旺最后是生还是死,他们这些同村人,都会跟着倒霉,被拖累的不得消停。

这时,一个妇人扭过头,一眼看到不远处的梁青娥,急忙开口:“卢元旺,你要实在想卖地,不妨卖给二婶子。”

卖给梁婆子好啊,卢元旺两个儿子如今都在林家,这要是再买了他的田地……

便是这该死的任氏真跑了,好歹卢元旺也有人接手不是。

听到这话,卢元旺也看向梁青娥,见梁青娥站在那里,面上看不出什么排斥情绪,他心里猛的就是一定。

他要把田地卖给梁婆子,他卢家的田地,交到他亲儿子手里,一点都不亏。

且还有一点,要是将来真和婆娘生不了儿子养老,他还有两个儿子可以指望。

想到这,卢元旺几乎没有半点犹豫:“我愿意把南河边的那两亩地卖给婶子,一亩就五两银子吧。”

任氏听见,眼睛同样灼灼盯着梁青娥,等她点头。

这两亩地虽两面临水,但地势低洼,每年夏天不管种啥庄稼,一场雷暴雨下来,都要大片补苗。

他们原定的价格是一亩四两银子,给村人们留些砍价空间。

若真能十两银子卖出去……想到这,任氏的心扑通扑通跳起来,连一直疼痛的脑袋肚腹,也好受许多。

梁青娥:“……”

迎着一众投射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梁青娥缓缓开口:“我不买。”

笑话,她看着那么像冤大头吗。

一个村住这么几十年,谁家多少田地,各处田地地势如何,村里人个个门清。

且就算卢元旺这两亩地是风水宝地,她也不会买。

她会买下林耀和林辉,仅仅是因为这俩孩子本身境遇堪怜。

可他卢元旺一个有手有脚的劳力壮汉,走到哪一步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比起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的林耀和林辉,卢元旺能做主自己的人生,他已经很幸运了好吗。

对于卢元旺这种自私自利,枉顾亲生子性命的人渣,她是一点儿都同情不起来。

也不想沾惹。

梁青娥说完,牵着乐宝六壮,喊上一脸幸灾乐祸的四壮,扭头就走。

她还得舂米呢,这种堵心的热闹,不凑也罢。

卢元旺和任氏看着梁青娥头也不回走了,当即傻眼。

村民们也有些悻悻。

村长林青峰却是松一口气,卢元旺这个人从根子就已经是烂糊涂,能离远些,也能少些麻烦。

不过,到底有几户村民有些意动,开荒地虽能省些银钱,但养地也得花费两三年,去官衙办地契的时候,同样需要花费银子去签地契。

熟地就不同了,买下随时都能耕种,

梁青娥这次来舂麦子,倒是不用排队等候。

村长老伴听说她是来舂麦子,便笑着道:“那石臼我才冲洗过,上回做的三斤麦仁糟老头子爱吃的不行,这不,今儿大早上起来也不说胳膊腿僵疼了,抱着捣杵舂的起劲。”

说着说着村长老伴脸上浮起心疼:“麦子也就罢了,就是那酒曲太贵了,比蛋黄也大不了,一个竟就要二十文。”

四壮听了,大大咧咧道:“阿奶莫急,等我娘卖酒曲,她说会给大家算便宜些。”

“啥,你娘要卖酒曲。”

村长老伴面上浮起惊讶,忙看向梁青娥:“四壮说的是真的,青黄不接时酒曲还便宜些,这会儿刚收完麦子,酒坊卖的不是一般的贵,飞鹰家的这是打算从哪儿进货,可莫要被人骗了。”

梁青娥避重就轻,笑着道:“兰花和你想一块了,这不,让我舂点米回去试试酒曲,若糟出的麦仁和酒坊的酒曲一样够味,才会往外卖呢。”

为免村长老伴继续追问,梁青娥转而说起旁的:“方才我过来,看见卢元旺两口子在吆喝卖地,村长气的不得了,却又劝不住,这会儿也不知闹的如何了。”

听到这话,村长老伴也一脸怒色:“造孽啊,从麦收开始,留根他娘就吵嚷着头疼肚子疼,这不,麦子还没入仓,就卖出去了几担子,幸而今年免了粮税,不然他两口子非得喝风屙沫去……

卖粮食不算,这又把主意打到卖地上,他家就那么五亩地,按理说他们三口人过日子,不比村里许多人家强,偏就折腾要卖地,好好一个家,看着就要散了。”

这话梁青娥不赞同,卢家不是就要散了,而是早就散了,在卢元旺决意卖儿子的时候,就散了。

或许更早些,在任氏进门后,卢元旺从不护着俩儿子时,就散了。

有六壮在,梁青娥自不用动手舂米。

这孩子把麻布口袋放进大石臼里,举起捣杵,一下下用力舂起来。

四壮和乐宝给他加油打气,于是,他的劲儿更大了。

梁青娥生怕他把麦粒捣成麦糊糊,急忙开口阻止,让他悠着些使劲儿。

村长老伴好容易碰见个说话人,那话匣子就打开了,不停冲梁青娥抱怨这段时间来,卢元旺有多不靠谱。

梁青娥这段时间忙着收麦,后面又忙活做棉花钵,鲜少在村子里走动。

就连家里最热衷八卦的秦兰花,也被麦收和制酒曲绊住了手脚,也没空往村里同人扯闲篇。

他们家住的又偏,这些日子村里的新鲜事,她几乎都不知道。

于是待麦子舂好,梁青娥不止听到了卢元旺和任氏干出的破事,包括村里其他人家的琐碎八卦,她也听了满满两耳朵。

“大狗子二狗子你可得看好了,离卢元旺远远的,省得他打这俩孩子的主意。”

梁青娥点点头,不置可否,林耀和林辉如今是他们林家人。

卢元旺要是敢来寻孩子们麻烦,她会让他晓得,自家的扫帚有多利索。

麦子舂好,梁青娥心满意足同村长老伴挥手告辞。

村长老伴话说的过瘾,人瞧着也没那么焦躁了。

送梁青娥祖孙出院门时,还不忘嘱咐她,若秦兰花进的酒曲果然品质不错,给她留一两个使。

听到村长老伴说酒曲品质,梁青娥心下就是一动。

她忽地就福至心灵,其实,酒曲的品质,是可以再提一个层次的。

只是三儿媳的嘴太碎了,她得想个法子,避着她的眼睛偷偷给酒曲加些料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