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转角再转角 > 第46章 休整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丽从贵港回到深圳后,当天下午还忙着收拾房间,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感觉困得不得了,毕竟他们当天回深圳是凌晨三点多就起床了。于是她也去补觉。高兴因为连续开了六七个小时的车,他比较累,一回来就已经去睡觉了。

林丽感觉过年回家的这些天都没有好好休息,从回去那天凌晨两点多到的,第二天她早上在九点多起来的,当天没有睡午觉。次日她开始感觉有些头疼。回到娘家实在太困,当时她中午去补觉了一小时。

之后的几天她都基本没有怎么午睡,都是在早上七八点起来的。其实还是有些累的。毕竟熬夜一晚要补好几天才能恢复。而且家里的床是木板床,比较硬,每天睡到早上起来,他们夫妻俩都觉得腰酸背痛。而且枕头也比较矮,第二天半夜,林丽醒过来,因为肩颈难受导致头疼。她半夜在那里自己按摩肩颈和头部。

高兴当时睡得还比较香没有察觉,但次日早上起来,他也是说睡得不舒服。他的父母几十年都习惯了睡木板床,总是认为睡床垫不健康。其实木板床太硬,对于脊椎的保护并不科学。

这次回去,林丽发现公公婆婆时有干咳。她也和高兴说了,他也说之前又和父母在电话里说让他们去医院检查。但是他们不去。认为每年的体检都没有问题,比较固执不愿意去检查肺。

林丽和高兴在国庆后做了全身体检,他们在体检中都检查出有小的肺结节,医生是建议他们定期检查,暂时不需要治疗。现在听说很多人都在体检中查出来肺结节。如果早一些体检,对于一些不太好的结节可以提前处理。

高兴其实也是比较担心的,只是父母不听劝,他也无可奈何。林丽在早上他出门前和她说,想起之前父亲前年去世前的几个月和他们吃年夜饭时候,说到自己万一将来不在了,他们要自己准备年夜饭,说做年夜饭是个累人的活。还提到了自己的后事未来希望最好能叶落归根,回到老家,或者骨灰洒在山林里的水边。

林丽提醒他,婆婆在过年在家的时候说,要把一些存款告知他,让他知道密码和一些现金存放的位置,以免将来有一天她如果突然离开了,他可以有个底。

这让林丽心里有些不安。高兴阻止她说下去,说别想太多。随后他就去值班了。林丽早上看到部门群里,区经理在把其他部门的出单贺报发到他们部门的群里。看来过年还是有人在工作的。而且区经理还把二月的奖励方案发出来。

林丽很佩服这样的人,过年也在工作。大部分的人是忌讳过年谈保险的。以往正月十五没有过,很难出寿险保单。有很多人一月二月业绩都不太好。等到了三月考核月的时候,压力会比较大。

林丽看了下自己的数据,考核佣金还差一百多,估计二月份上班后,完成一份百万医疗险,佣金就够了。不过件数至少还差两件。她也希望在这段时间她有意识种草的那个客户可以有所进展。那个客户之前是比较有意向想要投保年金险存钱的。

她顺便看了下一月续保的保单是否都完成了?大致看了下,还有一两张续保的保单,可能因为过年,客户的卡里余额不足。她看了下系统现在续保的佣金还没有全部更新数据,有好几张都是第五年续保,最后一年的续保佣金。尤其终身的重疾险,以前的佣金还是可以的,六千多的保费,第五年续保的佣金还有四百多。而现在的产品,有很多只能拿三年的佣金,续保佣金降低了很多。

也因为佣金下降了,很多保险代理人都有些失去了信心。以前稍微勤奋点都可以月入两万,现在要比以前努力三四倍,可能收入还没有以前多。毕竟现在的物价比以前要高,佣金点却降低了很多。

林丽也希望可以找到较低的拓客的渠道和方法,这样才能降低展业成本,提高利润。不过现在还在春节假期中,林丽感觉自己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她相信新一年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的。

上午她花了一小时整理了那些在她这里投保了年金险的客户的万能账户的月报。她从系统下载了月报,然后一一发给客户。大年初五大部分的客户可能都还在过春节假期。只有一个客户回复了她,这个客户在四川老家过年。

他们集团总部也在四川。她说她还没有这么快回到深圳,估计年后她还在总部那边上几天班,之后才回来深圳。这个客户上班的公司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她之前和林丽都在同一家国企上班,做的是会计工作。

这个客户当时加班还挺多,每次公司需要财务报表的时候,都是她加班整理出来的。林丽也是经常会在公司下班后加班。她们俩因此混熟了。之后相继离开了那家公司,她也顺理成章成为了林丽的保险客户。

这个客户之后进了朋友的资产管理公司做了财务总监,估计她也有一些股份在公司。林丽曾经协助她申报过个人所得税,看到那一年这个客户的收入有五十万一年。比她以前在国企时候的收入高了许多。

他们的公司在前几年收益还比较好,那时候她曾经也建议林丽投一点。不过林丽对于投这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是太感兴趣,而且他们起步要100万。

有次她们聊天的时候,她还建议林丽可以帮他们公司的理财产品做销售。林丽当时婉拒了,她说保险公司有规定,不能同业兼职。这也是银保监的规定,保险代理人不能给客户推荐其他公司的理财产品。

在林丽入司没多久,就亲眼见过一个销售高手的悲剧。那个销售高手在保险公司做了二十多年了。每年保单销售的收入也有几百万,家里本来就很有钱。她平时喜欢投资。当时自己投了1200万左右的理财产品,由于那时候收益还不错,就推荐给她在保险公司的VIp客户。出发点是好的,想着好东西一起分享。

然而赚钱的时候,客户不一定会感激,但是亏钱的时候客户一定会找麻烦。果不其然,那些客户亏钱了,就一直找她诉苦。她也很无奈,说她自己也亏了。

开始可能大家并没有亏多少,还想着等等再看。随着时间推移,她们亏钱越来越多,她们感觉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于是几个客户联合起来就到公司来,想要找这个销售高手理论,看看怎么赔偿她们的损失,因为当时是她推荐的产品。

这件事一下子在公司里传开了,区经理也得知了这个销售高手推荐了非公司的理财产品,现在还导致了客户造成了损失。公司也担心因此影响公司的声誉。于是在当天就赶紧开除了她。

公司一刀切的做法也引起一些老业务员的寒心。他们认为并不至于,这只是她私人的事情。可是,这个时期正好北京分公司出了个问题,就是有一个部门业务员都在推荐非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没想到那个理财产品的公司暴雷了,这些客户还发现那个理财公司倒闭了,老板都跑路了。

他们当时都是保险代理人推荐投资的,现在都找到了北京分公司去。算下来 ,那些客户投资损失的金额在几十个亿。一时间成为了负面大新闻。这让林丽他们的保险公司声誉大损,这个案例也成为了行业里警示的案件。

因此那个销售高手也出现了同类的事情,很快就被开除了。区经理也不想万一闹大了影响到自己,到时候也会连累到公司的名誉。

这个业务员之后就离开了这个行业。她反正家里也不差钱,她来保险公司就是为了学习投资理财的。而且她也五十多岁了,到了退休的年龄了,之后也不需要去当牛做马的工作了。

不过之后听说她有保单或者其他的业务也会推荐给他们部门的同事一起合作,赚取部分佣金。毕竟她原来那么多大客户,她的那些业务都是大金额的。

林丽的这个客户在那个资产管理公司也做了十年左右。再过一年就要退休了。她们那个资产管理公司在疫情后,管理的资产规模大幅缩水,业务量剧减。他们原来办事处的销售人员都有七八个,但是现在只有一两个人了。

他们的办公室从原来的几百平方米缩小到了一百平方米,这个客户还是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他们的上班时间相对短,五点前就可以下班了。平时也不算太忙,他们的财务报表有专门的财务公司做,这个客户只是负责对接,跑税务、工商等事务。

每次林丽去拜访她,她们多在会客室里,一般林丽都会选择在下午三点后去拜访她,那个时间段客户没有那么忙,她们可以坐下来一起喝茶聊天,多沟通,保持较好的联系。

林丽之前一直想着通过这个客户的好人缘开发更多的转介绍客户。但是这个客户并没有给她介绍什么客户。这个客户的丈夫在一家央企做高管,他们的公司福利很好,每年公司会给到两万的支持,让他们高管在公司指定的保险经纪平台上自己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投保。

她说之前想要让老公那些保单投保在林丽这里,但是她了解到那些产品属于保险经纪公司的产品,不能挂到林丽这边。

林丽说没关系,她也知道公司的不同销售渠道代理的产品不一样。这个客户就和她投保了一份终身的重疾险,之后就没有在她这里投保其他的保单了。直到前年她主动提出给客户做保单检视,才发现客户有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有多名业务员服务。

有的业务员是在四川老家的,按照客户的说法,这些业务员都是她比较好的朋友,让她支持工作,当时她就投保了一点。林丽也能理解这些人情世故,她还是很认真地帮客户做了梳理。

客户说,其他的保险代理人很多都已经离职了。最近还有一个她儿子的保单的代理人,也离职了。林丽说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业务员离职,这也是正常的优胜劣汰。

在年前,有一天早会,部门经理安排林丽主讲个人养老金保险,当时她讲起自己去一家央企和中层管理的人员说起个人养老金保险,发现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些产品对于他们属于鸡肋,因为他们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点低于10%,而且他们认为公司已经有了企业年金给他们,他们认为不需要。

林丽在早会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都做了讲解,同事们都很感兴趣,认为她很专业。

早会后,和他们部门一起开早会的那个部门的业务员有好几个人主动要求加林丽的微信。林丽也添加了,他们是想着日后有产品的问题可以和林丽一起探讨。

次日,隔壁部门的一个业务员说那天听了林丽的 早会,知道她之前在那家央企工作过。她老公也是在那里工作的高管,她还说了她老公的名字。林丽认得她老公。这个业务员说她老公没有给她介绍过一个客户。她没有出过那个公司的人的一张保单。

她和林丽说,她老公单位的领导得知她做保险,还让她签了一份协议,就是说她老公不能为家属介绍保险客户。

林丽没想到还有这种规定。她是上次去前公司,听到一个经理说他们集团原来的团险是跟林丽他们公司合作的。但是不知道双方是有什么没有沟通好,现在全部都不在他们保险公司投保了,换了一家保险公司了。

那个经理还和林丽说:“我们不是你的准客户群,你要找那种企业的客户可能还容易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