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到僻静处,温若欢立刻跪了下来。
“事急从权,还请长公主饶恕臣女方才的无礼。”
她自然看出李知澜生气了,不过她目的达成了,现在哄一哄也无妨。
这么多人瞧见她与长公主一起出去,到时候想脱身也难了。
她掩下眉间的得意之色,神色愈发焦急。
李知澜闻言哼了一声,算她识相。
“说吧,什么事。”
温若欢将一早便打好的腹稿和盘托出。
“沈弗念,也就是沈大人的妹妹,她察觉了臣女对沈大人的心思,臣女担心她会告诉温嘉月,这才赶紧与长公主商量对策。”
李知澜狠狠剜她一眼:“蠢货!做事如此不谨慎!”
若不是场合不对,她的巴掌已经扇过去了。
“臣女有罪,”温若欢低下头,“还请长公主救救臣女。”
李知澜调整好心绪,淡声问:“你的意思呢?”
“依臣女看,”温若欢抬起头,眼中闪过暗芒,“快刀斩乱麻。”
李知澜闻言便笑了,够恶毒,她喜欢。
可惜不够聪明,这个节骨眼上杀人,便是给人递把柄,得不偿失。
李知澜思忖片刻,问:“沈弗念是不是也参加了这次及笄宴?”
“正是。”
李知澜淡漠道:“既然如此,将哑药放入她的茶盏里,将她毒哑好了。”
正好借刀杀人,把过错都推到齐国公府头上。
温若欢眼睛一亮:“长公主好计策,不过臣女还有一个更好的人选,南平郡主。”
“她?”李知澜不解,“她们有何过节?”
温若欢便将南平郡主嘲讽沈弗念、萧溯夜英雄救美的事简单讲了一遍。
李知澜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本宫还有一个更好的主意。”
两人商量对策的同时,沈弗念和萧溯夜一前一后地回到厅堂。
温嘉月低声问:“怎么去了这么久?”
沈弗念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摇摇头:“回府再跟你说吧。”
观她神色,也不像是出了大事的样子,温嘉月便也没再问。
“娘亲。”
昭昭忽然出声,声音有些着急,温嘉月连忙低下头,问:“怎么了昭昭?”
昭昭的小手指向斜对面,温嘉月顺势看了过去。
便见看戏时一直盯着昭昭瞧的男童坐在那边。
他依然在看昭昭,眼睛一眨也不眨,见昭昭看过来,脸上红了一片,却执拗地没有移开视线。
儿子虽小,但是一直盯着人家小姑娘看,做娘亲的也有些不好意思。
她露出一个友好的笑:“沈夫人,真是抱歉,阿瑜也不知是怎么了,应该是因为你女儿太过于可爱。”
温嘉月也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露出一个仓促的笑。
上辈子,她极少参加宴会,昭昭自然也不会去的。
那位夫人这才想起来自我介绍:“我是宁国公府的,姓白,我儿子叫崔瑜,乳名阿瑜,刚满三岁。”
温嘉月对宁国公府略有耳闻,作风低调,很会站队,至今已有百年底蕴。
前两年,老宁国公因病逝世,世子上位,新的国公夫人便姓白。
温嘉月夸赞崔瑜一番,也将自己和女儿的名字说了出来。
崔瑜一脸认真地听着,跟着重复:“昭昭……”
昭昭歪了歪头,也想喊他的名字,但是她“阿”了半天,也不知道“瑜”字该怎么说,索性奶声奶气道:“哥哥!”
崔瑜的脸更红了,但是认真地点点头。
他抬头征询娘亲的意见:“娘亲,我能去和昭昭妹妹玩吗?”
沈弗念兴致勃勃地看着,碰了碰温嘉月的胳膊。
“我就说吧,昭昭讨人喜欢,这么快就俘获了一个男人。”
温嘉月捂住昭昭的耳朵,蹙眉道:“你别瞎说,不要教坏昭昭了。”
沈弗念叹了口气:“我不说这个,我就得想萧……算了,不说就不说吧。”
两人说话间,崔瑜走了过来。
三岁的孩子,生得浓眉大眼,唇红齿白,颇有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想来家中教养极好。
他彬彬有礼地问:“伯母,我能和昭昭玩吗?”
温嘉月也看向昭昭,问:“昭昭想和哥哥玩吗?”
昭昭点点头,温嘉月便将她放了下来。
她不想让昭昭待在李知澜眼皮子底下,万一她又心血来潮想抱昭昭,她的心得提到嗓子眼。
温嘉月嘱咐奶娘好好照顾小姐。
崔瑜认真道:“伯母放心,我也会照顾好昭昭的。”
温嘉月不禁一笑,崔瑜虽年幼,但是瞧着确实稳重。
沈弗念看着两个孩子牵着手离去的背影,幽幽道:“原本我也想把耀儿培养成这样的,可惜长歪了。”
温嘉月掩唇一笑,宽慰她道:“耀儿也很好,现在练剑已经像模像样了。”
沈弗念撇撇嘴:“可我还是想让他好好读书。”
温嘉月正想说话,李知澜和温若欢走了进来。
两人便噤了声,行礼之后专心用膳。
李知澜环顾四周,红唇轻启:“南平,你怎么坐这么远?”
坐在角落那桌的南平郡主站起身,硬着头皮解释:“我不想打扰皇姐用膳。”
虽是堂姐妹,但是她们之间相差快十岁,南平郡主自小便害怕这个喜怒无常的堂姐。
而且她今日还闯了祸,自然也就不敢引人注目了。
更何况,沈弗念也坐在那里,她不敢去。
万一又惹怒了沈萧两家,宣王府怕是要完蛋了。
“过来坐,”李知澜不由分说道,“别让本宫说第二遍。”
南平郡主闻言只好坐了过去。
李知澜淡声问:“本宫来之前,你与沈三小姐似乎闹过不愉快?”
见她旧事重提,南平郡主低声应了声是,乖的像只鹌鹑,再无嚣张跋扈的模样。
“此事确实是你的错,”李知澜吩咐道,“给沈三小姐道个歉,此事便算是结束了。”
沈弗念不甚在意道:“方才南平郡主道过歉,臣女也已经原谅她了。”
“是吗?”李知澜笑道,“沈三小姐真是好说话。”
“长公主谬赞。”
李知澜话锋一转:“本宫觉得,你与萧将军的儿子甚是般配。既然他说想娶你,择日不如撞日,本宫今日便为你们赐婚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