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坡路难行,下坡路却很轻松。

前进的路危机四伏,后退的路却畅通无阻。

沈翊军中虽有很多降兵和伤员,导致行军速度缓慢,但好在沿途都是汉军地盘,又有关兴跟吴越掩护不用担心吴军阻击,所以沈翊可以大胆的向前走,仅用两天便退到了玉山城。

进城之后发生了件趣事,城内百姓看见汉军热烈欢迎,看见被汉军押解的吴军降兵却立马变脸,脱鞋子捡石头,拿起一切能拿到的东西疯狂向吴军砸去,甚至连汉军都受到了波及,搞的汉军和吴军都很懵。

啥情况啊,怎么二话不说就打人了?

被汉军押解回来的吴军降兵有近万人,且大多是江东本地出身,有几个还是玉山籍的,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家亲戚,捂着被石头砸中的额头委屈说道:“二舅,你打我做甚?”

走在最前的沈翊被身后动乱吓了一跳,连忙转身冲进人群调解,挨了两鞋底终于弄清缘由,忍不住悲愤骂道:“该死的徐盛,你特么到底在玉山干了些什么?”

吐槽的同时抢过大喇叭积极调解,卖力向百姓解释眼前的吴军跟祸害他们的吴军不是同一支,他们打错人了。

结果百姓非但不听解释反而出言质问道:“都是吴军有啥区别?”

沈翊被搞无语,没法反驳只能继续安抚,好在他是小吏出身,常年跟百姓打交道最擅长处理这种矛盾,苦口婆心说了半天终于将百姓劝回家中,转身看向吴军时,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刚才的突发事件虽然搞的他手忙脚乱,但仔细想想却是好事,说千遍不如看一遍,百姓的区别对待对这群降兵来说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事后他做起降兵的思想工作来也会事半功倍。

县城太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沈翊只好退到城外驻扎,进行休整的同时着手改造降兵。

但沈翊也知道陆逊随时会来玉山不能久待,只休息一天便命大军分批撤退,派人先将伤兵送到大末去,自己留下断后为伤兵争取时间。

送走伤兵没多久吴越回来了,沈翊将吴越请进营地,从他口中了解到宝瓶峪的战况之后立刻返回城内向玉山百姓通报了徐盛战死的消息,兴奋的玉山百姓仰天狂呼。

沈翊借机又向百姓通报了陆逊即将杀来的消息,请他们先行撤往大末,等仗打完了再回来,省的再被吴军蹂躏一遍。

百姓虽不愿离开故土却怕徐盛的恶行重演,只好拖家带口撤往大末。

很快小小的玉山县城就变成了军城,沈翊找来吴越商议道:“目前我手中能动的兵力只剩五千出头,加上你的三千也就八千左右,怕挡不了陆逊多久,你觉得咱们是现在撤退为好,还是留下阻击的好?”

吴越思忖道:“我建议在玉山阻击,原因有二,首先伤兵和百姓的速度太慢,咱们必须为他们顺利撤往大末争取时间。”

“其次歼灭徐盛的主力还没回来,关将军打败徐盛之后会去临汝跟邓宏将军会合,但主力和俘虏得随王涛将军一起撤回来啊,他们又是从山中撤退的,速度肯定比陆逊慢,所以……”

沈翊接茬道:“所以你担心陆逊到了玉山突然掉头进入武夷山,将咱们与主力大军的联系截断?”

吴越点头道:“不用非得赶到玉山,只要陆逊跑到王涛的前面就可以随时进山堵路,让王涛回不了大末,王涛手中粮草不多,又有大量的伤兵和俘虏,一旦回程之路被堵极有可能被陆逊全歼啊。”

“王涛一旦出事,以咱们手中的兵力可守不住大末,大末若被陆逊攻破咱们全得玩完,沈将军,关将军离开之后您便是三军统帅,这事您可得尽快拿个主意。”

沈翊闻言脸色微变,吴越的话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急的在地上团团乱转,转悠半天走到地图前盯着宝瓶峪到玉山之间的地形反复观看,很快便在地图上画出一条最适合通行的路线,也是王涛撤退的路线。

然后指着地图对吴越说道:“吴将军你看,从宝瓶峪到玉山之间这段,走廊进入武夷山的路口就那么几个,而且王涛事先都派人守着,咱再支援些兵马应该能挡住吴军进山,从而为王涛撤离争取时间吧。”

吴越问道:“将军想让末将进入武夷山支援?”

沈翊点头道:“没错,再派人通知王涛加快速度,以免迟则生变,我在玉山正面阻击,为你们争取时间。”

“喏……”吴越抱拳一拜转身离开。

沈翊也开始构筑阵地布置防御,同时做好进山支援的准备,这次的任务不再是杀伤吴军,而是将王涛顺利接回。

……

通往玉山的走廊中,陆逊正在率军疾速前进,前进的同时蹙眉思索,在脑中不断模拟战斗经过,试图将战斗的每处细节都考虑清楚,这样等遇到变数的时候就能从容应付。

思索许久终于抓住一点灵光,猛的拉住马缰命大军停在原地,召来李异谢旌刘阿,步协士廞(xin)等将领商议。

其中步协是平戎将军步骘的长子,士廞是卫将军士燮的长子,襄樊之战前被孙权调到武昌担任太守,名为太守实为人质。

这次出征孙权特意将士廞调到了陆逊麾下,准备让士廞上阵与汉军交战,借此打消士燮投刘的念头。

接到召令众将吩咐赶到,步协率先问道:“大都督,怎么不走了?”

陆逊思忖道:“此地离玉山已不足二十里,加把劲天黑就能赶到,咱们原本的打算是赶到玉山之后进入武夷山阻击山中汉军,截断他们撤往大末的路对吧?”

众将默默点头,步协再次充当大伙嘴替问道:“是啊,大都督可是想到了什么?”

陆逊说道:“进山堵截汉军确实是打击汉军的好办法,但问题是咱们都能想到的事情汉军会想不到吗,汉军能不知道自己的命门所在吗?”

“开战至今关兴处处料敌先机,时刻掌握主动,现在获胜了岂能留给咱们这么大一个漏洞?”

说着命人拿来地图,指着宝瓶峪到玉山之间的走廊说道:“与丁奉分开的缺口到玉山这段路上的进山缺口只有五个,而且道路狭窄不适合通行,汉军只要派一个屯留守就能挡住咱们半天等到救援,想从这些缺口进入武夷山阻断汉军怕不现实啊。”

步协问道:“那怎么办?”

陆逊思忖道:“咱们得找一个汉军想不到的或者忽略掉的漏洞,汉军在通往玉山乃至大末的路上肯定留有哨兵示警,保证撤退之路畅通,但身后呢?”

“此战过后汉军必然会放弃玉山撤往大末,借此拉长咱们的补给线,也就是说汉军留在玉山西边的哨兵斥候会陆续撤回。”

“同样的,正在山中撤退的这支汉军主力所过之处,沿途的哨兵斥候会跟着大部队一起撤走,说不定连宝瓶峪的守军都撤了,如此一来他们身后可就空虚了,咱们进山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追杀的话说不定会收到奇效,诸位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