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风云突变,女真族的铁蹄踏破了山河。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曾经繁华的北宋王朝轰然崩塌,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华犹太人的命运也随之迎来巨大转折。彼时,他们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北宋皇帝特意为其建造的犹太会堂带来的安宁与归属感,便不得不直面这突如其来的家国巨变,被迫卷入时代的洪流之中。
新朝初立,局势动荡。在金朝的统治下,犹太人凭借着自身擅长的经商理财能力,试图在乱世中谋得一席之地。这一优势,很快吸引了金朝臣子的目光。当时,金朝帝王有心效仿宋朝推行纸币制度,以稳定经济。然而,制造“交子”的官员大多在战乱中南逃,致使造币之事陷入困境。在这紧要关头,定居中国的犹太人被紧急征召,承担起制造货币的重任。长期生活在北宋的犹太人,凭借着对货币的熟悉和智慧,迅速成功仿制货币,并向金庭建言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完颜亮听闻此事后大喜过望,为表嘉奖,特拨专款在当地建造了首座犹太会堂。此后,即便历经金朝覆亡,朝代更迭,这些犹太人依旧凭借自身独特的能力,迅速适应新的朝廷统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崭露头角。
时光流转,到了明朝,犹太会堂迎来了鼎盛时期。彼时,会堂内居住的犹太人超过5000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不仅取了中国姓名,融入当地生活,更有不少人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入朝为官。他们游离于国家大义的传统束缚之外,毕竟他们本就并非华夏血脉,自然无需效忠特定的王朝,只一心在这片土地上寻求生存与发展。
历经数百年的定居生活,犹太人在中国的各个层面逐渐与当地人趋同。从外貌特征来看,他们的脸型和五官不再像初代犹太人那样高鼻深目,鲜明的异域特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与中原人越来越相似的面容,这是长期文化融合与通婚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行举止上,他们也与中国人别无二致。这一转变,早在北宋时期便已初现端倪。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太人深受中国文化中血缘伦理观念的熏陶,逐渐摒弃了原有的族内通婚传统,开始接纳中国的婚姻制度,与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通婚。由此,他们的后代在相貌上愈发接近中国人。同时,受科举制度影响,为了在官场中谋求晋升机会,犹太人也积极与其他官员联姻,进一步加深了与当地社会的融合。
然而,盛极必衰,犹太人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这一结果,既受外部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也与内部的贫富分化息息相关。19世纪,即便同属一个家族的犹太人之间,也出现了严重的内讧。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矛盾日益尖锐。富有的犹太人对贫困者避之不及,而贫困的犹太人则心生怨恨,双方关系愈发紧张,有时甚至会为争夺土地等资源而爆发暴力冲突。历史记载中,就曾有犹太人因杀害同族而锒铛入狱,这样的悲剧令人唏嘘。
1854年,黄河水泛滥成灾,汹涌的洪水无情地侵袭了开封。犹太会堂在这场洪灾中遭受重创,几乎被冲刷得片瓦无存。居住在犹太社区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四处避难。混乱之中,留下的财物被外来洋人趁火打劫,抢夺一空。这场灾难过后,仅有200余人侥幸存活。截至1987年最后一次统计,开封现存的犹太人后裔仅剩下159人,分散在66户人家之中。
按历史走向在华的犹太人是这样发展的,那可是在华夏土地上发展了几个世纪,然而,这些外来者的存在,却让做为穿越者的金帅深感不安。金帅深知这个民族背后的复杂特性,他绝不愿看到其在大宋土地上继续毫无节制地发展。
这天,阳光依旧洒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但犹太街区却被一片紧张气氛所笼罩。禁军如潮水般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街区内的希伯来人(即犹太人)被驱赶至一座名为“铁屑楼”的建筑前。狄破军,这位禁军指挥使,此刻站在人群前,神色冷峻。而金帅,也应狄破军之邀匆匆赶来。
在一片嘈杂与惶恐中,希伯来人的族中长者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份泛黄的手谕,高声说道:“这是先帝当年所下的手谕,我等一直妥善保管,各位官爷可要看清!”狄破军接过手谕,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与印章,一时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是好。
随后,“铁屑楼”内,气氛凝重压抑。金帅和狄破军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如炬,冷冷地看着面前的几个希伯来长老。金帅率先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要么走,要么死!”
一位长老闻言,向前一步,满脸委屈与不解,急切说道:“智勇爵,我们希伯来人向来本本分分从商,从未有过逾矩之举。我们有先帝的手谕,为何还要驱逐我们?这实在是毫无道理啊!”
金帅冷笑一声,目光瞬间变得冷冽如刀,直视着长老的眼睛:“呵呵,本来你们走了也就算了。既然你们自认为本本分分从商,那我倒要问问,人口买卖的事也叫从商么?你们把我们汉人当做什么?当做随意买卖的商品么?”
长老一听这话,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仍强装镇定,信誓旦旦地辩驳道:“那些人都是签了卖身契的,而且都是有衙门备案的,绝非非法买卖。”
金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奸笑:“既然你那么确定,那我跟你打个赌。只要找出一个没有备案的,你们就千倍赔偿,敢不敢?”几位长老听闻,瞬间脸色煞白,相互交换着眼神,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犹豫。他们心里清楚,从商之人,谁能保证没有一点违规操作?这种事,他们自己心如明镜。一时间,竟无人能回答金帅的问题。可就这么被驱逐出境,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所以他们只能赌金帅没有掌握确凿证据。
金帅瞧出他们的心虚,实际上他确实也没有抓住实实在在的证据,但这又何妨?他有的是办法整治这些人。更何况,这些希伯来人出资参与祸乱朝纲之事,怎么可能轻易留下把柄。
思索片刻后,金帅转头对狄破军说道:“狄指挥使,既然人家有先皇手谕和地契,确实不好直接把人赶走。那就让他们在手谕和地契指定的区域内活动,只许进,不许出。任何人出了指定区域,格杀勿论。”说罢,金帅转身便走,丝毫不理会那几个长老在身后的呼喊与哀求。
出了“铁屑楼”,金帅放慢脚步,小声对狄破军说道:“让兄弟们挨家挨户仔细查一下,看有没有地道。另外,找个借口把他们的粮食给烧了,粮食钱咱们照价赔给他们。”
狄破军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脱口而出:“你这是想困死他们。”
金帅微微一笑,点头道:“他们身上藏着大事,不给他们上点手段,他们不会轻易就范的。咱们耗得起时间。老狄,记住了,一只鸟也别让他们飞出去。”
狄破军心中满是好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明白了,熹哥儿,你就给我透个底呗,为什么这么针对他们?他们在这汴京也待了好些年了,以往也没见你如此啊。”
金帅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偷听后,缓缓说道:“老狄,我说了,你心里知道就行了,千万别外传。这个民族的人啊,太精明了,尤其懂得投资理财。他们会花大量钱财扶持有潜力的官员,为自己谋取各种福利。你想想,这个街区不就是他们给先皇送礼才得来的吗?这次京城的谣言,背后就有他们的影子。再这样发展下去,可就要动摇我朝的根基了。”
狄破军皱了皱眉头,疑惑道:“这次谣言,实际上对你没有多大影响啊,为什么他们还要这么做?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金帅拍了拍狄破军的肩膀,笑着反问道:“你小看谣言的杀伤力了。我问你,我要是说老包和哪个青楼女子有染,你信吗?”
狄破军毫不犹豫地摇头:“不信,包大人刚正不阿,怎么可能有这种事。”
金帅接着说:“那要是有十个官员都这么说,你信吗?”
狄破军沉思片刻,道:“那可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毕竟这么多官员都这么说,不由得人不怀疑。”
“就是这个道理。”金帅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这次他们并不需要谣言真的对你我造成多大伤害,他们只想在官家心里种下怀疑的种子就够了。等将来我手握重兵,这个种子就会发芽。到时候,他们就会说我有谋反之心,这才是最致命的。官家如今没有子嗣,日后要继承大统,必定不会一帆风顺。我手里握着一支奇兵,自然就成了某些人的绊脚石,他们动心思也是理所当然。在这次谣言事件里,他们就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是他们没想到,我把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直接上升到了种族之战的层面。”
狄破军恍然大悟,心中对金帅的谋略又多了几分钦佩:“原来如此,还是你看得长远。那接下来咱们就按计划行事,看这些希伯来人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金帅望着被禁军重重包围的犹太街区,眼神中透露出些杀意:“哼,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你们那些小伎俩,在我面前可不管用。我定要让他们知道,在这大宋的土地上,妄图祸乱朝纲,就得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