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和太孙妃成亲已经五年了,但至今仍未有一儿半女。令人惊讶的是,皇上和太子、太子妃对此似乎并不着急,显得颇为淡定。
一些官员们却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们纷纷上奏章,提议让太孙娶侧妃纳小妾,以延续皇室血脉。
皆被太孙驳回:“为臣者多操心朝中大小事,孤和太孙妃自会有儿有女……”言下之意,你们少来管本殿下的私事。
如今,天下局势稳定,皇上也基本不再亲自审阅奏折,朝政事务都交由太孙殿下处理。太孙殿下每日都会向皇上禀报大小事宜,让皇上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
皇上如今的生活十分悠闲,他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太液池边钓鱼,尽情享受这轻松惬意的时光。
这天,皇上手持一支鱼竿,坐在太液池边,看着平静的水面,不禁感慨道:“以前朕还一直担心自己会累死在朝堂之上,没想到如今竟然还有如此闲适安乐的养老日子。”
一旁的胡女官赶忙躬身行礼,笑着回答道:“陛下洪福齐天,有太孙殿下和太孙妃在旁协助,陛下自然是日子越过越轻松愉快了。”
皇上听后点点头,笑着赞道:“太孙妃可真是一个人才啊!”
他又兴致勃勃地说:“自从她入宫以来,不仅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给太孙想出了许多好点子。”
“今年税收比去年又增加了一倍,农户们的赋税也减少了,如今天下一片安稳呀。”
原来,太孙妃派人将几千里外的边关岛屿建设繁荣,由高轩在那里管理。
太孙妃建议太孙殿下成立皇家建船厂,先打造了十多艘大船。
她亲自对皇上说了打算,“皇祖父,造船可做海运生意,也可做观光生意。”
皇上一听眼神发亮,瞬间就动了心。
为控制风险,在太孙妃又建议了建船厂和打造大船皆用入股的方式,国库出一半银子,另一半分成五股,有五个人出面负责,第一人下面又可以分摊股份。
这样一来,朝廷风险减少,还税收增加。
因为参与进来的官员和商户很多,个个皆卖力做事,很快建好了船厂,又生产出了一艘大船。
太孙殿下先是安排了武刚和高轩亲自带一队特种兵护船出海,照着太孙妃所说,这只大船先运了瓷器、茶叶等出海以货换货。
朝中的官员们无不焦急等待,“运出去的能不能卖个好价呀。”
“有没有人买!”
一个多月便传来惊喜的消息,“武将军用货换回了价值百倍的货物,其中有极为贵重的香料,还有胡椒、珠宝等。武将军还同几个小国签了商贸合同,长期做交换货物的生意。”
朝中官员惊喜万分,纷纷催促着,“加快建船。”
他们夸赞着,“太孙殿下实在英明。”
杨丞相心中欢喜异常,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这次海运让他狠狠地赚了一笔,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朝中税收增加,他的政绩上佳,如此一来,他的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
心情愉悦的杨丞相立刻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中对武刚将军大肆赞扬:“武刚将军此次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冒险出海,为我朝探寻到一条通往财富的道路,实乃立下了不世之功!如此功绩,理应封爵以表其功。”
皇上看了杨丞相的奏折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封武刚为侯爵。与武刚一同出海的高轩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赏赐,被封为五品官员。
这两人心中对太孙妃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们深知,如果没有太孙妃出谋划策,就绝对不会有他们今日的荣耀。
尤其是高轩,他本是流放犯之子,如今却能获得官职,这无疑是皇上的格外开恩!
海运生意红火之后,朝廷又开放了海游生意,让那些有钱的商人,或者想长见识的学子们,上船游玩,以赚得丰厚的收益。
就这样,短短五年时间里,国库的收入竟然比往年翻了十倍之多,这可真是令人惊叹的成就。
太孙妃又向太孙殿下进言:“农民的负担过重,长此以往,恐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如适当减少一些税收,让百姓们能够喘口气。”
太孙殿下对太孙妃的建议深表赞同,他先是将此事禀报给了皇上,然后在朝堂之上向众官员宣告了这个决定。
很多官员虽是不赞同,但迫于皇上和太孙殿下皆同意,他们只能答应了。
国库丰裕,天下逐渐富裕。
外人只知道是太子的功劳,只有皇上、太子、太孙才知道,这是太孙妃高影儿的大功劳。
也因此,太孙妃成亲五年没生下一男半女,皇上、太子、太子妃根本不着急。
皇上对太子道:“我们皇家有这样大的福星应该感到庆幸,福星降世又不为了来生子,她是来惠及天下人。”
太子点头道:“父皇说得是,我们得懂得珍惜,不能要求过多。”
两父子还做好了太孙妃不生孩子的打算。
他们打算再过三五年,将赵明杰的长子接到宫中给太孙妃养。
那些官员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们只要一想到了太孙殿下无子的事,就会感觉忧心,不停的上奏建议。
太孙殿下成亲几年无子,又勾起不少人的妄想之心。
有官员之妻在外有意道:“无后为大,有人自己不能生,也不让别人生,实在不像样。”
“这要是换在我们家呀,这样的媳妇早就被休了。”
“说来还是娘家人没做得好,换成是本夫人,早主动为女婿送上几名美人生子了!”
……
这些话,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地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礼部尚书周夫人。
她还故意将这些话传到了忠国公夫人的耳朵里,想要故意挑起一场纷争。
忠国公夫人听到这些话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她觉得这不仅是对她女儿的不尊重,更是对整个忠国公府的侮辱。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话转达给了太孙妃,还道:“周夫人有一女年方十四,想做太孙殿下的侧妃,飞上高枝做凤凰,故而在外胡说八道坏太孙妃和忠国公府的名节。”
太孙妃在得知这件事后,心中很是不悦。
她虽然并不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但却无法容忍有人去扫她家人的脸面。
于是,她决定给周夫人一个教训,让她知道什么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天,太孙妃特意问了一众宫女们,“你们有谁想去给周尚书为侧妾,他没有儿子。”
有十多位宫女站了出来,“奴愿意去。”
她们要是能给尚书大人做侧室,生下儿子后那就是尚书府的半个主人了。
太孙妃从那些宫女中挑了三名年轻貌美的宫女,然后派人将她们送到了礼部尚书的府上。
同时,太孙妃还让人带了一句话给周夫人:“周大人一心为国事操劳,勤俭节约,连小妾也没有。本宫念周大人只有一女,无子继续家业,故而赏侧妾三名,以延续香火。”
当周夫人看到这三名宫女时,顿时愣住了。她完全没有想到太孙妃会如此直接地回应她,而且还是用这样一种方式。
她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中更是懊悔不已。
她要是拒了这三名宫女,她夫君的官位就别想保下。
她要是收下了这三名宫女,那么,她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皇上知道后大笑不已,还对胡女官道:“太孙妃真是一个人才,她这一招用得好,直接封了那些鸡婆的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