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棚桃也下来了,洪泰再次来到文丘县。
他投资的果蔬加工厂已经开工了,这次他投入了3000万试试水。
如果效益好的话,后续还会加大投入。
提及工厂筹备,沈文星着实帮了不少忙。
起初,沈文星得知洪泰涉足果蔬加工行业,心里难免有些膈应,毕竟两人曾是同行,这行业蛋糕就那么大,多一人分羹,压力自然不小。
可洪泰这人能屈能伸,每次见到沈文星,姿态放得极低,一口一个 “沈哥” 叫着,虚心讨教行业经验,态度诚恳得让人没法拒绝。
时间一长,沈文星也渐渐释怀,想着就算洪泰不进来,眼馋这行业利润的大有人在,迟早也会有其他人入局。
洪泰既然已经来了,说不定还能凭借自身实力,挡住一些潜在竞争者,从长远看,未必全是坏事,两人关系也就慢慢缓和,处得还算融洽。
这其中多亏了张扬从中巧妙周旋。
大家本都是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可不希望日后老友碰面,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
平日里,张扬没少开导沈文星,化解他心中芥蒂,这才让局面慢慢缓和。
有想法正常,换做张扬,同样会如此。
没有想法才不正常了。
也就是张扬,换做其他人开导,沈文星未必会买面子。
到达文丘县,洪泰便去查看工程进度。
厂房主体已基本完工,各类设备也陆续到位,安装工作有序推进。
对于工程进度,他还算满意。
按照这速度,预计两个月后,工厂便能正式投入使用。
视察结束,洪泰和张扬吃了顿饭就离开文丘县。
随着一辆辆满载蔬果的货车缓缓驶离,文丘县百姓的钱袋子愈发鼓了起来。
这一切的繁荣景象,百姓们心里都清楚,离不开一个人——张扬。
自从张扬来到文丘县,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与项目相继落地,从最初推动蔬果种植产业,到引入深加工项目,再到如今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步一步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路。
百姓们对张扬满是感激,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对他的夸赞。
如今张扬在文丘县的声望已经无人能及。
哪怕之前的孙正雄也不行。
县城中,商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充足的资金注入,让工程进展顺利。
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筑工人们干劲十足。
按照目前的进度,明年这个时候,一座现代化的商场将拔地而起,为文丘县的商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老街改造项目更是进展迅猛,原本破旧的老街如今已焕然一新。
古老的建筑经过修缮,保留了原有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设施与风格。
青石板路重新铺设,街边的店铺招牌统一规划,古色古香中透着时尚气息。
预计七月份之前,老街就能彻底改造完毕,成为文丘县的一张崭新名片,吸引更多游客与消费者,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张扬来到文丘县一年后的改变。
之前的文丘县曾顶着贫困县的帽子,经济发展滞后,百姓生活困苦。
但在张扬的领导下,短短一年间,文丘县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包袱,实现了华丽转身,一跃成为西海市Gdp增长最快的县区,老百姓的人均收入也远超其他县区。
这一斐然成绩,不仅在西海市引起了轰动,更得到了省里的高度关注与赞扬。
省委书记特意表扬了西海市市委书记王启鸣和市长赵秉毅,肯定了他们在推动县区脱贫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卓越领导。
被省委书记表扬的王启鸣心情格外舒畅,整个人容光焕发。
省里下辖诸多地市,其中三大贫困县,西海市就独占两席,长久以来,这一直是压在王启鸣心头的一块巨石。
如今,这两个贫困县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这份政绩实打实摆在眼前,谁也无法抹杀。
虽说西海市目前在全省经济排名中依旧靠后,但贫困县的成功摘帽,已然是了不起的突破。
尤其是青阳县与文丘县一路高歌猛进,发挥出强劲的经济带动效应,来年,西海市极有可能摆脱多年来经济垫底的窘迫局面,甚至有希望跻身全省经济排名前十。
这一预判并非无的放矢,青阳县在特色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上成果显着,文丘县凭借蔬果种植及深加工产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经济飞速增长,两县宛如西海经济发展的 “双引擎”,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正逐步改写西海市经济格局。
王启鸣深知张扬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越想越觉得张扬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年纪轻轻,便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文丘县大刀阔斧搞改革、谋发展,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盘活了一方经济。
青阳县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张扬当初打下的坚实基础。
可惜啊,王启鸣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
张扬太年轻了,虽然能力出众,政绩斐然,但在论资排辈的官场体系中,想要再次获得晋升,有些难。
如果可以,他还真想给张扬个副市长当当,看看他到底能不能为西海市带来变化!
不过,王启鸣暗自下定决心,往后一定要多给张扬创造机会,让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为西海市的发展继续发光发热,助力西海市早日实现经济腾飞,在全省经济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一旦西海市经济起来了,他也可以凭借着政绩更进一步。
全省谁不了解曹书记?
只要你能把经济发展起来,曹书记会毫不吝啬的提拔你。
这也是为什么在曹省长接任书记后,全省都在拼命的拉企业,搞经济。
官当到这种程度,谁不想更上一层楼?
他王启鸣也想啊。
不光王启鸣,就连市长赵秉承对张扬的表现也很满意。
最开始赵秉毅内心对提拔张扬极为抗拒。
张扬太过年轻,如此迅速地崛起,让赵秉毅难以接受。
在他看来,即便张扬能力再强,也应按部就班,等个三五年,积累足够资历再提拔不迟。
然而,省里施加的压力太大,尤其是曹书记上任后,公开表明 “不换思想就换人,地方经济发展不起来,就是官员的错,没有任何理由可找”。
赵秉毅去省城汇报工作时,因西海市经济持续垫底,被领导严厉批评,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西海市作为全省经济的 “拖油瓶”,一旦省里决心换人,市委书记有责任,而主管经济发展的他,更是首当其冲。
在这种巨大压力下,他才不得不启用张扬,让其担任县委副书记兼任常务副县长。
没想到,这个张扬如此给力。
仅仅在文丘县待了一年时间,便助力文丘县成功脱贫,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一跃成为全市第一,确切地说,是全省第一。
放眼全省,哪个县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能超越文丘县?
答案是没有。
当然,文丘县原本经济基础薄弱,处于垫底位置,基数小,增长速度相对容易提升,这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扬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领导能力和创新举措,让文丘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让赵秉毅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赵秉毅满心期待,盼着张扬能在未来创造更多奇迹,为西海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惊喜。
张扬可不晓得两位领导对他非常满意,他正在为文丘县下一步做打算。
就在此时,杨俊茂敲门而入:“张书记,刚才市里办公室来电话,市里决定召开一次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议,邀请文丘县作为典型代表,分享脱贫致富与经济增长的经验。”
张扬听后,微微皱眉。
说实话,这个风头他不想出。
其他人会怎么看他?
可现在好像由不得他。
市里下达的命令他能拒绝吗?
不能!
几天后,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议在西海市大礼堂召开。
全市各个县区的领导齐聚一堂,目光纷纷聚焦在文丘县的代表们身上。
张扬作为主讲人,站起身来,条理清晰地开始介绍文丘县的发展历程:“各位领导、同仁,文丘县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因地制宜,我们深入调研文丘县的地理环境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果种植产业,并引入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按理说,应该是孙凤鸣来讲,他是县委书记,可赵秉承点名让张扬来。
对此张扬很无奈。
别看孙凤鸣表面上不在意,内心肯定不会舒服!
不过张扬能有什么办法,反驳了赵市长?
他可不敢!
台下的县区领导们听得认真,不时低头记录。
有的频频点头,对文丘县的发展模式表示认可;有的则提出疑问,就具体实施细节进行探讨。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互动频繁。
会议结束后,不少县区领导围拢过来,向张扬取经,希望能将文丘县的成功经验带回自己的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