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得知阎玉龙一伙被成功抓获的消息,张扬的心情顿时畅快不少。

这位在青阳县横行无忌、作恶多端的阎大少,犯下的累累罪行罄竹难书,在张扬看来,即便让他死上一百次,都不足以抵偿其罪孽。

消息确认无误后,张扬立刻向苏静澜书记汇报。

得到消息的苏静澜,随即指示纪委书记徐涛展开下一步行动。

徐涛雷厉风行,此次行动一举控制了三名局长、三名党委书记、两名镇长以及五名副局长。

这些官员,皆是在阎浩波腐败网络中深陷泥沼、涉及金额巨大的关键人物。

而对于那些涉案情节相对较轻的人员,出于维护青阳县行政体系稳定、避免公信力过度受损的考量,暂时予以放过。

若将所有涉案人员一网打尽,青阳县的政务运转恐将陷入瘫痪,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徐涛深知其中利害,在行动前,特意请示了苏静澜,得到明确指示后才果断出击,这充分彰显了书记在地方决策中的核心权威,也解释了为何在各个单位,一把手往往拥有至关重要的话语权。

此番大规模的行动,犹如一场强烈的地震,让青阳县官场陷入人心惶惶的紧张氛围。

可这对于苏静澜而言,这却是一个绝佳的契机,让她得以彻底掌控青阳县的局势。

此前,尽管多数常委支持她,但苏静澜心里清楚,只要阎浩波一日在位,下面各大局和乡镇的一把手,实际上仍唯阎浩波马首是瞻,这使得她在推行政令时处处受限,政令有时甚至难以传出县委大院。

如今,阎浩波落马,其党羽也被大批抓捕,那些曾经阳奉阴违的人,此刻都收敛了起来。

没了阎浩波的庇护,苏静澜自然不会再心慈手软。

在官场之中,必要时就得展现出强硬的手段,否则便会被人视为软弱可欺。

这一理念,正是张扬此前向她传达的。

在官场立足,若给人留下软弱的印象,后续工作将举步维艰。

此前,苏静澜对下属的管理较为怀柔,这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但也导致部分干部对她缺乏敬畏之心。

当下,纪委强势出击,拿下众多涉案干部,正是重塑权威的关键时刻。

若此时苏静澜依旧采取怀柔策略,日后恐怕再难树立起应有的威望。

阎浩波倒台后,县长一职的人选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田华难以接任,他刚刚升任副书记不久,且在政绩方面并无突出建树,想要短期内登上县长宝座,难度颇大。

至于丁皓,同样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近年来,青阳县在政绩方面乏善可陈,反观张扬,能够快速晋升,正是凭借实打实的政绩。

现在和以往不同了,干部晋升的规则已然发生变化,不再仅仅依赖人脉关系,政绩成为关键考量因素。

没有亮眼的政绩,想要实现快速提拔,几乎是天方夜谭。

所以从外部调任新县长的可能性较大。

至于张扬接任县长,短期内绝无可能。

他连县委常委都不是,市里根本不会批准这一任命。

只能寄希望于新来的县长能够与苏静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青阳县的发展。

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

县长与书记之间,由于权力制衡的天然属性,往往容易产生分歧,想要二者一团和气,并非易事。

好在苏静澜已然掌握了青阳县的话语权,即便新县长到来,也需谨慎行事。

尤其是在常委会上,有了张扬的坚定支持,苏静澜拥有了绝对的主导权,这无疑为她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着阎浩波父子被抓,苏静澜和张扬便不再关注他们的后续命运。

等待这对父子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当下,张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招商工作中,而苏静澜则忙于应对官场震荡后的一系列复杂局面。

这场官场地震,让青阳县的干部们人人自危,凡是与阎浩波有过牵连的人,无不忧心忡忡,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调查的对象。

不少仅仅送了几千元给阎浩波的官员,为求心安,纷纷前往县委坦白交代问题。

对于这些情节轻微的官员,纪委给予了口头警告,让他们暂时松了一口气。

而那些问题较为严重的官员,却不敢轻易前往纪委自首。

一旦交代,纪委必然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在这种背景下,苏静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考验着她的政治智慧。

一方面,她需要继续保持强硬的态度,坚决打击腐败行为,肃清官场风气;另一方面,又要安抚好青阳县干部们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稳定干部队伍。

倒也为难她了,不过这个张扬真帮不了,他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招商引资上面。

“张主任,我们真心想在青阳县投资,可您不知道,临县给出的待遇实在太诱人了,和你们这儿相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啊!”许浩宇反复提及临县,这让张扬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悦。

许浩宇这般强调,无非是想借此向青阳县索要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好处。

然而,许浩宇的一味纠缠,使得其他投资商也陷入犹豫,难以做出最终决策。

张扬深吸一口气,耐心地回应道:“许总,这些天您对临县和我们青阳县各自的优势,想必已经了解得十分透彻了。

我们青阳县的优势,我之前也反复介绍过,您应该早已铭记于心。

如果许老板真的认为临县的营商环境优于我们青阳县,我也只能表示遗憾,正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日后青阳县依旧欢迎您前来做客。”

张扬实在不愿再与许浩宇这般无休止地周旋下去,他不可能为了一家企业,随意调整青阳县既定的招商政策。

许浩宇听了张扬的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恼怒:“张主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不欢迎我们投资商吗?

既然青阳县如此不欢迎我们,那我们也没必要再留在这里了。”

许浩宇显然没想到张扬会如此回应,这让他感觉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

张扬神色坦然,不卑不亢地说道:“许老板,这真的已经是我们青阳县所能给出的底线了,还请您理解我们的难处。”说完,张扬将目光投向其他投资商,诚恳地说道:“各位老总,青阳县热忱欢迎大家前来投资兴业。

这段时间,我们的诚意相信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

大家也去其他县区考察过,心中对各地的营商环境想必都有了清晰的评判。

我们青阳县的营商环境究竟如何,与其他县区相比孰优孰劣,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如果各位老板真心实意地想要留下来,与青阳县携手共进,我们定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全力帮助大家解决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但如果各位觉得临县的投资环境更符合您的期望,我们也同样为您感到高兴,毕竟临县也是我们西海市的一部分,大家共同发展,也是为了西海市的繁荣。”

张扬不想再继续这场无谓的拖延,白山镇还有诸多事务亟待他回去处理。

这场招商考察已经持续了大半个多月,期间耗费的招待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若再这样拖下去,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可能错失更多的发展机遇,实在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