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多盯着点,现在舆论发酵得差不多了,让调查组找鹿悠悠谈。”杜霜说道。

“行啊,我这边随时都可以。”杜广汉看着妹妹,有些不确定,“你那边没问题吧?”

杜霜仿佛被什么东西刺到,大声回他:“你管好调查组的事就行了,操心我干什么?!”

杜广汉本就畏于顾伯淮的威势,杜霜又这样底气不足,他的信心自然而然开始动摇。

“妹妹,这可不能开玩笑,开弓没有回头箭,你得给我句准话啊!”

杜霜哪说得出什么准话来!

从他们策划这件事开始,顾伯淮什么反应都没有,或者说她都没什么机会试探。

以前杜霜就担心顾伯淮不回家,现在多了顾清野这个变数,她更是担心。

顾伯淮待在营区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原本是很揪心的,但现在又有些庆幸。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不敢说把这个男人稳稳拿在手里,日夜相对她很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露馅。

“妹妹?妹妹?”

杜霜心烦意乱:“别叫了,叫魂啊!”

杜广汉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可也不敢多说什么,他现在两只脚都踩进去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但是他也怕啊,就算鹿悠悠背后是虚的,顾伯淮发现了该怎么办?

“妹妹,你说万一……”

杜霜冷冷盯着杜广汉,他只能把后半句吞了回去。

“按原计划走,万一有什么差池,把那个姓江的扔出去就是了。”

杜广汉吓了一跳,在自己脖子上僵硬地比划了一下:“你是说?”

杜霜气得把茶杯拍在桌上:“你疯了?我让你把他扔出国去!”

杜广汉心里不断苦笑,又给他出难题了。

正常公派出国倒是好操作,要是失败了肯定走不了正常途径,扔出去,怎么扔啊,偷渡吗?

杜广汉享受了几十年,动荡期间都没受什么波及,他可是在孝攵育咅阝这种首当其冲的阵地,靠的就是杜霜这个妹妹。

他能拒绝吗?自然是不能的。

好在杜家的人脉没有全断,想想办法还是能做到的。

“反正你多盯着点,有任何问题及时跟我联系。”

“我知道了。”杜广汉暗暗叹气,还是不放心地多说了几句,“妹夫那边你也想想办法,只要他不动,咱们就成功了一大半。”

始作俑者商议好后续,鹿悠悠很快就收到了“传唤”。

磨蹭了这么久,就只是通知她去学校接受调查组的问询?

鹿悠悠不仅不着急,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参与过这种形式的“勾心斗角”了,一直以来周围环境都相对单纯,没有发挥的余地,现在有人送上门找虐,不得不说勾起了她的兴致。

五〇七所的资料还没送到,不过也无所谓,鹿悠悠很想看看对面怎么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清大的话题人物消失一周再出现,鹿悠悠刚露面就引起不小的轰动。

以前大家都抱着看美人的心情,现在鹿悠悠成了“嫌疑人”,还是最不齿的抄袭,四面八方的眼神比以往露骨得多。

鹿悠悠不疾不徐地穿梭在校园里,任旁人如何打量,她只当清风拂面。

大家看着看着莫名有种感觉,这样的人会造假?

她虽然不上课,但入学以来每次期末升级都是年级第一,海洋工程系还把她入学时教授出题的卷子张贴了出来。

好家伙,能完全看懂的都不多!

别的先不论,只说学术水平,鹿悠悠绝对超过99.9%的人。

这样的天才弄出点突破性成果应该不稀奇吧,真的需要抄袭别人吗?

而且那位姓江的老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总不能随便拎一个人出来就是旷世天才,还这么巧两个天才钻研同一个领域。

不知不觉鹿悠悠身后跟了一大串学生,怀疑她的有,支持的也不少,还有一群沉默的大多数。

鹿悠悠本人云淡风轻,但这个画面就像一群人目送出征的将军。

罗又良等在办公楼门口,见这么大阵仗唬了一跳,赶紧把鹿悠悠让进来。

“没事吧,学生娃们没和你起冲突吧?”

鹿悠悠笑道:“保卫科的人在门口接我,四个壮汉开道,谁能和我起冲突?”

罗又良不是无的放矢,最开始闹的那回,一群小年轻弄出了偌大的架势,现在群情激愤的感觉散了不少,不然他肯定亲自去接。

“没事就行,我跟你说,调查组的专家有海洋大学的教授,还有余杭海水淡化研究所的课题组长,专业度方面你不用担心。”

若是不知道背后的弯弯绕绕,鹿悠悠也许会在意,但现在重点不是专家是谁,而是专家之外有什么人。

鹿悠悠推开会议室的门,就看到一字排开的六个人。

规模真不小啊!

不过鹿悠悠也不在乎,如果是诬告,这场问答专业与否根本不重要。

她不认得谁是谁,但提问的人一开口她就能够确认专家的水平确实不错。

回答几个问题之后,鹿悠悠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其中一位专家是不是有点格格不入了?

在这样的场合跟她学术讨论就不说了,竟然还讨论得入了迷了!

很明显“判官”有点不耐烦了,其中一位用钢笔点了点桌子。

“鹿同志,说一下研究进程吧,比如什么时候做了什么研究,取得了什么成果,把时间节点说一下。”

鹿悠悠微微一笑,终于要进入正题了吗,这个切入点倒是有意思。

鹿悠悠一项一项开始说,连资料都不用看,完全脱稿。

专家的眼神越来越亮,“判官”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准备是不是太过于充分了?这么长的资料难不成都背下来了?

调查组查过的人没有几千也有几百,就没有遇到过这样式的。

不疾不徐,轻松淡定,关键她脑子就跟无底洞似的,怎么都掏不空,随便问什么都问不倒。

更可气的是,鹿悠悠见他们翻半天找不到,直接说了具体的页码,还精准定位到哪一段哪一行。

还好他们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