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璋走到台下,他停下脚步,双手捧着象征川蜀最高权力的印绶,高高举过头顶,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说道:“刘璋无能,治理川蜀不力,今愿将川蜀之地,献与卫将军,望将军能善待川蜀百姓。”说罢,他微微低头,脸上满是无奈与失落。
罗彦见状,大步走下点将台,来到刘璋面前。他伸手接过印绶,声音沉稳有力,却又不失温和:“刘益州不必如此。你父子二人治理川蜀,也有诸多不易之处。今后,吾定会视川蜀百姓如己处,保这片土地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罗彦转身,面向全场将士与川蜀旧臣,高声宣布:“今日起,川蜀之地纳入吾麾下,昔日恩怨,一笔勾销!愿诸位与吾一同,共创太平盛世!”
台下,罗彦的大军齐声高呼:“愿为卫将军效死!”呼声震天,响彻云霄。川蜀旧臣们虽神色各异,但也纷纷跪地,口称:“愿听将军号令。”
庞统走上前来,笑着对刘璋说:“刘益州,往后可安心休养。卫将军仁德宽厚,必不会亏待于汝。”刘璋微微点头,脸上挤出一丝苦笑,心中五味杂陈。
归降仪式结束后,罗彦命人妥善安置刘璋及川蜀旧臣,随后与庞统等人商议起川蜀的治理与防御之事。
…………
成都太守府内,罗彦看着金碧辉煌的大殿,比之洛阳宫殿也不遑多让,看着历史上说刘焉有反心,欲在川蜀自立是真的。
罗彦看着庞统问道:军师,如今刘璋归降,西川落入吾之手,但眼下治理川蜀也是一件难事,如何能使川蜀快速安定,汝可有良策?
庞统一番思索之后道:启禀卫将军,若要使川蜀快速安定,卫将军得让两人出面才行。
“是哪两位?”罗彦问道。
“文臣之首黄权,武将之首张任。”庞统道。
罗彦听后,眯着眼睛,一番思索之后,心中有了主意。
翌日,罗彦在典韦的护卫之下,亲自前往黄府拜访……
院门外,罗彦上去叩响院门,这时,一个下人打开院门,看了看罗彦以及身后的金龙卫,知道罗彦身份不凡,便问道:敢问阁下是?
罗彦微笑道:在下罗彦,前来拜访黄公衡。
下人一听,大吃一惊,罗彦,那不是卫将军,如今整个川蜀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赶紧行礼道:卫将军稍候,小的这就去禀告。
不一会儿,那下人便去而复返,恭敬的看着罗彦道:回禀卫将军,吾家姥爷说身体不适,不愿见客,请卫将军回去吧!
罗彦笑了笑道:想必汝家姥爷得了心病,汝再去告诉他,就说,吾有良药,可治其病。
“诺。”下人听后,赶紧回去告之。不一会儿,那下人再次回来问道:不知卫将军的良药是何物?
罗彦笑着道:川蜀百姓三年的赋税。
下人离开之后,当再次回来时,主动打开了院门道:卫将军,老爷有请……
很快,罗彦跟随下人来到大堂,堂内正坐着一个中年人,见罗彦到来,并没有多热情,只是淡淡的说道:卫将军请坐吧!
罗彦也不在意,随意的坐下。这时,黄权道:卫将军所说的免川蜀百姓三年赋税可是真的?
“当然。”罗彦丝毫不在意。
“如此,在下替川蜀百姓多谢卫将军了。”
罗彦道:吾也就不拐弯抹角,此番前来是想汝出任益州刺史。
黄权脸上有一丝动容,不过很快恢复正常,他看了一眼罗彦,心中没有想到罗彦居然给他这么高的地位,虽然这个位置让他心动,但作为刘璋的力战派,如此便被说得,自然显得太过迂腐,随即便道:在下才疏学浅,怕是当不得如此重任,卫将军还是另选贤能吧!以吾看,张松就比较适合,而且还是一直支持卫将军的,理应给予重用。
罗彦笑了笑,继续道:张松功劳吾自有安排,不过益州刺史一职非汝黄公衡莫属。无知,对于攻取西川汝心中有疙瘩,但如今天下形势已如此,大汉已经名存实亡,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群起,如袁绍、曹操、孙坚等那一个不是野心勃勃的雄主,即便吾不入川蜀,汝觉得西川就能太平了,荆州刘备表面上尊刘琦为主,实则暗中掌控力量,荆州到晚易主,待刘备实力稳固之后,他能放过西川这天府之国?
黄权听候沉默了,他知道罗彦说的是事实。见其沉默,罗彦继续道:在天下大乱之际,地盘只能是有能者居之。如今川蜀新定,必须尽快安定,回归正常秩序,才能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而这个重任只有汝黄公衡才能挑起,吾罗彦替川蜀百姓请求汝出任益州刺史一职,还请莫要推辞。
罗彦说完,深深给黄权行了一礼。本来已经动摇的黄权,见罗彦给他行如此大礼,又给如此大的职位,顿时破防,当即感动的跪拜道:黄权愿效犬马之劳。
罗彦顿时大喜,上前扶起黄权道:如此,实乃川蜀百姓之幸事,吾之幸事也!
…………
说服了黄权,罗彦心情大好,接下来便是对张任了,这可是一块硬骨头,历史上刘备都没能让其归降的。
大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罗彦坐在主位,身旁庞统羽扇轻摇,黄权和张绣站在两侧,而张任被押在堂中,神色冷峻,毫无惧意。
罗彦率先开口,语气诚恳:“张将军,川蜀已破,刘璋已降,汝若归降于吾,必能大展宏图,吾定会重用将军。”
张任冷哼一声,昂首道:“吾张任只知效命于旧主,今日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绝无投降之理!”
庞统摇着扇子,上前一步,和声说道:“张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局势已定,将军又何必固执?跟随卫将军,方是明智之举。”
张任侧目看向庞统,眼神中满是不屑:“汝等这些谋士,只会巧言令色,吾岂会被汝等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