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木易宫华 > 第83章 班师回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车在崎岖不平的古道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沉闷的声响,与车厢内压抑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车内空间并不宽阔,杨婉钰与三位韦姓女子及一个小女孩并坐,这三位韦姓女子中,有两位与杨婉钰血脉相连——表妹韦尼子,曾是郑国的太子妃,王世充的儿媳;表姐韦珪,则携带着她已八岁的爱女,眼中闪烁着对新生活的不确定与憧憬。

她们的脸上既有归乡的喜悦,又夹杂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每个人都身着华服,显然着不凡的身份。韦珪的过往,是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她的丈夫,大隋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与她情投意合,夫妻生活幸福美满,当年他们大婚时我还只是个孩子。然而,平静的生活也在大业九年随着杨玄感的那场兵变化为了泡影。

李子雄也因参与谋反,与儿子一同被处以极刑,家族面临灭顶之灾。幸运的是,得益于炀帝早年废除的株连之罪,韦珪与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得以幸免,从此开始了漫长而孤独的寡居生活,直到这次李世民攻克洛阳。

如今,无论是韦尼子还是韦珪,她们共同拥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李世民的女人”。这个称谓背后,不过是权力与感情交织的交易。

在李世民的执意处决下,杨汪和单雄信最终没有逃过一死的结局。李元吉也终是没能救成,可没想到就连韦尼子这个事情也遭到了李世民的算计。当初李元吉要来的的确也是韦氏,也是王应玄的女人,可却不是京兆韦氏,更不是王应玄的太子妃,只是一个同姓的太子良媛。当他意识到之时,也为时已晚了,尼子已经被李世民以良人之名收入了房中,随她一同的还有尼子的堂姐,也是杨婉钰的表姐韦珪。

李世民是铁了心,京兆韦氏这一房一个能娶的女子都不给元吉留,她的表姐韦珪是韦氏长房之女,比李世民还要年长一岁,还是个有孩子的母亲,在洛阳也是小有名气。如今也只能希望李世民可以善待她们。这下李世民彻底成为了韦氏一族的座上宾,而韦氏也成了他维系洛阳士族名门的重要依靠。

几个女子就这般面对面的坐着,几人闲扯如今这洛阳和长安的风光,却谁也不敢与谁相认,有的事情一旦揭开就不是她能掌控的了的了,即便是亲人,即便她相信她们不会害她,但她们终究都有更为亲近和在意的人,所以她并不愿去冒这个险,也不愿意去赌这份亲情。

六月,炽烈的阳光照耀在洛阳通往长安的每一寸土地上。大军班师回朝的盛况,让整个长安城为之沸腾。李世民身披耀眼的金甲骑坐在他高大的战马拳毛騧上,引领着所向披靡的玄甲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浩浩荡荡地涌入长安城的城门。

沿途,百姓们夹道相迎,欢声雷动,群臣更是身着华服,列队恭候,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少年英雄的无尽敬仰与拥戴。夜幕低垂,皇宫内灯火辉煌,一场盛大的家宴正在举行,以庆祝两位皇子在洛阳的赫赫战功。

大殿之上,金银器皿交相辉映,珍馐美味琳琅满目。皇帝李渊坐在龙椅之上,面带微笑,他举杯向两位儿子致意,言辞间满是赞赏与期许。

宫廷宴会,华灯初上,丝竹声声。李元吉脸上带着几分急切又得意的神色,突然起身,抱拳向李渊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儿臣欲娶薄子娴为妃,还望父皇成全。”

李渊原本带着温和笑容的脸瞬间凝固,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几分镇定。皇帝轻轻咳嗽一声,抬手抚了抚胡须,目光看向一旁的歌舞,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今日这歌舞倒是编排得新颖,你们觉得如何啊?”心中却暗自思忖,这元吉真是糊涂,一来娴儿并不想嫁给元吉,且他心目中的齐王妃人选,绝非娴儿的身份所能及。

宴会继续进行,李渊却心不在焉,眼神时不时地飘向别处。终于,他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将李世民拉到一旁,压低声音,眼中带着一丝关切问道:“二郎,此次去洛阳可有杨婉钰的消息?”

李世民微微皱眉,面上依旧神色平静,恭敬地回答道:“父皇,儿臣此番并没有找到她的下落。”他不会让皇帝知道薄子娴的真实身份,否则事情将变得棘手。

这份隐瞒并非出于对那女人的保护,而是为了避免她的身份曝光,避免李氏与杨氏之间因她的存在而变得尴尬,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皇帝不会动了将她指给李元吉做王妃的心思,她就只能做一个无依无靠的薄子娴,有把柄在他的手中,怕被他揭穿身份,需要依附于他。

次日,李渊召见几个儿子到临湖殿,详细询问洛阳之战的经过。李元吉见气氛稍缓,又想起昨日的事,便再次开口:“父皇,昨日儿臣所提想娶娴儿为妃之事……”

话还没说完,只见平阳公主面色严肃,冷哼了一声,她蹙眉扫视了几个兄弟一周,语出惊人:“四弟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你心心念念薄子娴早已非完璧,还为你二哥生了个儿子呢。二弟,你说是不是?”

此言一出,皇帝、太子、齐王三人眼神中尽显疑惑,场面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李世民心中一紧,脸上却不动声色,连忙矢口否认:“看来是皇姐误会了,我是曾有过一位姬妾,与娴儿生的相似,但她在生李宽时难产而死,又怎么可能和娴儿是一个人。”他心中暗自叫苦,若是叫人知道李家养女在受到李家亲子凌辱后投奔于他,却又被如此苛待,这传出去总是有辱李氏的门风。若是此事被坐实,父皇多疑,也定会对他更加猜忌。

李渊回想起一年前找甄逸问话时知晓的一些情况,甄逸说薄子娴在离开李家后不久就查出了喜脉,是李元吉的孩子,但那孩子在生下不久后就夭折了,如今孩子的尸骨还在太白山上埋着。

但李渊心中仍有疑虑,于是便宣来了当初派去秦王府为长孙无妡安胎的巢太医。巢太医匆匆赶来,恭敬地向李渊行礼。

李渊看着他,神色凝重地问道:“朕记得,你当初在秦王府为长孙无妡安胎时,曾提过李宽的生母,那你看看与眼前之人是否为一人?”

薄子娴与巢太医相对而视,女人的眼中没有流露出一丝的畏惧和心虚。当初回到皇宫后,她就与这巢太医打过几次照面。巢太医看到她时,眼睛瞪得老大,满脸惊恐,仿佛见到了鬼一般。

而女人却装作不相识,一脸疑惑地问他:“太医为何如此神情?”

巢太医对李渊拱手道:“回陛下,薄姑娘的确和秦王殿下的那位夫人很像,但臣确定她二人绝非同一人。武德二年正月,秦王曾请宫中御医到府上救人,臣到时那位夫人已经断气了,就连身体都凉了。”他亲眼所见进了鬼门关的人,怎么可能还好好活着,更何况这位薄姑娘与那位杨夫人说话的语气和性格都相差甚远.......

薄子娴听罢心中虽有波澜,但面上依旧镇定自若。

平阳公主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都不承认也没关系,如今只需要查验薄子娴是否清白便可,这并非难事!”

李渊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却被李元吉接了话。

“不必查验了,”李元吉上前撩起衣袍,跪在了大殿的正中,向李渊深深一拜,“父皇,都是儿臣的错!当初在太原之时是儿臣一时糊涂,轻薄了娴儿。如今,我与妹妹已有了夫妻之实,还请父皇能成全.......”

听罢,平阳公主脸上顿生错愕,“就算如此,这世上又怎么会有那么多长得如此相似的人?”还是这样世间少有的美人,这听起来就不合乎常理。

“父皇,李宽的生母姓杨名瑾,是流落到长安的孤女,起初儿臣的确是见她与子娴长得相似便留在了府上,想着或许是有什么渊源,待她们二人日后相见。后来将她收在了房里服侍,只是不曾想.......”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吐露得清晰而坚决。在说到“红颜薄命,难产而死”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嘴角微微下垂,仿佛在回忆一段不愿提及的往事。

当初是他下令将人安葬的,石碑上刻的是杨瑾的名字。后来因为平阳公主问起,他不再想让旁人知道杨瑾就是薄子娴,为避免惹人注意、诟病,也为承认李宽的身份,又以皇孙生母该有的礼仪将人迁葬了。那时棺椁中的尸骨还在.......

就连李世民也不得不佩服杨婉钰的细腻心思,若是她没有被李元吉找到,估计他们此生都不会再有交集.......

李渊不置可否,他在将李宽过继给智云前曾让人调查过李宽生母的身份和背景,他记得那女子是李世民在长安城外遇到的难民,因为生的好看才被李世民带回了府上做通房,后来难产而死。

杨恭仁说过薄子娴与杨婉钰长得很像,她那侄女几年前又下落不明.......会不会杨婉钰就是李宽的生母?

李世民站在大殿中央,双手紧握成拳,微微下垂,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坚定与无奈,似乎在努力说服自己,也说服眼前的父皇。

然而此时,皇帝身旁的杨美人确开了口,“杨瑾.......杨瑾........陛下,那一定是臣妾的妹妹婉钰。”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交织着悲伤的情绪,“妹妹小时侯出府游玩被人问起名字,多半会用杨瑾这个名字打发了去。杨瑾钰是婉钰自幼时便失散的孪生姐姐的名字........”她的双手紧握成拳,指甲几乎嵌入掌心,显示出她内心的激动与紧张。

李世民闻言,眉头紧锁,双手再次紧握成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无奈:“父皇,这绝无可能……如果她真是弘农杨氏之女又怎会不告知儿臣,而是甘愿无名无分做儿臣的通房。儿臣也定当会给她杨氏之女该有的礼遇。”他拱手否认,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坚定。

太子则在一旁冷静地分析着局势,他的眼神中透露着睿智与深沉:“父皇,儿臣猜测若她真是杨婉钰,定是从洛阳逃回长安的。那时李家入主长安拥立隋主,算起来她仍然是戴罪之身。父皇即位后,她作为隋朝宗亲她又不知该如何自处,况且那时她的几位叔父并未归顺于大唐,因此并未与二弟言明身份。”

太子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既揭示了真相,又保护了皇家的体面。

李渊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面容平静如水,他并未深究太子的解释,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他深知,一个死了的女子,无论她是谁,都已经不再重要。就算那是杨婉钰那又如何,要是让远在凉州镇守的伯父得知他最爱的侄女跟了秦王却无名无份,最后还难产而死,如今就连生下的孩子也夭折了,他会怎么想?他的目光偶尔掠过殿下的众人,似乎在衡量着每一个人的心思与立场。

如今李元吉与薄子娴在太原的事情被拿到了明面上来讲,若是没有个合理的安排恐怕会有失体面,李渊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面色深沉,“罢了,如今杨氏和李宽都已经不在了,说再多也没有了意义。传朕旨意,追封杨氏为秦王的孺人。册封薄子娴为齐王的孺人,五个月后行册封礼。”

李元吉听闻大喜,连连叩谢他父皇的恩典,目光柔和的看向皇帝身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女子。众人皆知这五个月后行礼的含义,在这之前李元吉要迎娶他的正妃。皇帝心里除了杨婉钰外,自然还是有不少中意的齐王妃人选的,只是目前他还尚未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