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轰动天下的文会在渭河展厅举办。

新建的渭河展厅十分庞大,汇聚而来的不止文人士子,还有天下商贾,京城百姓,甚至达官显贵。

因为李二陛下又给群臣放假了。

评委阵容也很是豪华,有孔颖达,没错教授倭国使臣的他又被齐王殿下委以重任,筛选诗词对联。

另外还有几位也都是当朝名臣,在王庄教授书法的虞世南,前来赔罪的于志宁。

于志宁赶着这场盛会来赔罪,找到齐王,道歉的话刚出口。

王夜来了句:“我原谅你了。”

这爽快劲给前来真诚道歉的于志宁都整不会了。

随后王夜又跟他说:“正巧文会缺个评委,你可愿意?”

就这样,于志宁稀里糊涂的就当上了大赛评委。

孔颖达见到他时很诧异,于志宁对他解释了一番,结果就见到老孔欣慰的眼神:(吾道不孤!)

最后一位则是重量级嘉宾杜如晦。

王夜就询问了一嘴,老杜就十分给面子的乐呵呵上任评委席。

此时的李二陛下和群臣已经乔装打扮,混进了文人士子圈。

“这位郎君颇为英武,也是来参加文会的?”

一名靠近他的年轻士子,颇为客气的询问道。

李二陛下没好气的翻着白眼,都说文人相轻,这混账东西话里藏锋。

明着夸赞自己英武,暗里却质疑自己非文人士子。

(朕也是熟读六经圣典之人,岂容他人小瞧,看朕一会赢得第一的。)

“不错,郎君如何称呼?”

询问的士子就跟没见到李二陛下白眼似得,颇有姿态的昂首道:

“某家清河崔氏崔昭衡,在清河郡略有才名,今齐王举办如此有意思的文会,特来一观,郎君你呢?”

彼你娘之!李二陛下心里骂骂咧咧的。

这混账东西后四个字给他一种阴阳怪气的感觉,要不是打定主意低调参赛,高低告诉这混账东西:

(某家陇西李氏李世民,在大唐略有贤名。)

只是此时他已经不想搭理这明显踩底捧高的井底之蛙。

可架不住这混账东西不开眼,一个劲往上凑。

更是淡淡的挑衅道:“郎君不会出身不好,不愿告知大名吧?”

于是李二陛下直接随意应付了一句:“滚!”

直接装都不装了,五姓七望的子弟若都是这种货色,他倒省事了。

这话一出,令崔昭衡瞬间变了脸色,可看到李二陛下不经意间散发出的威势,即将出口的辱骂之言生生咽了回去。

可这并不妨碍他在心中腹诽:(哼~不知哪来的乡巴佬,连我清河崔氏都没听过,一定是粗鄙武夫混进来装斯文的。)

这也是为什么崔昭衡有意试探的原因,一群弱不禁风的士子中进来一个膀大腰圆、魁梧英气的大汉,这怎能不令其多想?

旁边的士子见到这场小规模冲突,不由远离两人,文会马上开始了,这可是关乎上千贯赏金,闹事的都是傻子。

这场盛会的主持人员依旧是风姿卓绝的巧儿大主管。

场馆内临时搭建的舞台,巧儿着修身礼服登台,底下的文人士子,商贾百姓纷纷安静下来。

“欢迎四方宾客远道而来,参加齐王府举办的文会!”

“此次文会初审由国子监于祭酒,孔博士,虞秘监,以及大唐尚书右仆射担任初选评委。”

巧儿话音刚落,底下再难保持镇静。

连尚书右仆射都来了,这要是取得魁首,十几日后的科举还没参加就出名了。

且是进入这等大人物眼中,若得魁首,会不会被直接招入朝堂任职?

即便不是如此,若是被某位赏识?

甚至只是留下好感,对科举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让下面的文人士子瞬间心潮澎湃,所有人都暗暗下定决心,这场文会必全力以赴。

等到众人恢复平静,巧儿继续道:“此次文会以新茶为题,设,诗、词、对联,三项。”

“诸位可在展会厅内,观赏茶艺,品茗新茶。”

“若有才学者可自由参与这三项,经评委初审,优秀者挂榜展示。”

“另外齐王殿下已经为诸位才子所做对联示例,请众位才子一观!”

巧儿话落,婢女一拉红绳,舞台两侧各放下一副对联。

上联:茉莉芬芳蕴茗茶,苾薰蒹葭。

下联:涟漪澄澈汤润泽,洇润浩渺。

“此对联有对出一句者便可!”

巧儿话出口,台下瞬间安静的针落可闻。

隐藏在众多文人士子中的李二陛下脸都绿了。

这混账夜小子这是干的人事?

干脆第一你直接留着好了,这对联是人能对的?

正当底下之人议论纷纷,台上的巧儿再次说话了:

“茶以草字为头,所以齐王殿下以草字头做了一个上联。”

“茶非水不能显其神韵,所以齐王殿下又以水做了个下联。”

巧儿话音刚落,底下一名破防的士子直接不客气的说道:

“齐王殿下才华我等钦佩,可此对联已属绝对,以此为题谁人可答?”

此人的话引起不少士子的共鸣,纷纷出言起哄。

“就是、就是。”

“王府不会是不想放出奖励吧?”

岂料他们的话没让巧儿动容,高坐评委席的孔颖达却愤怒了。

只觉当今士子给齐王提鞋都不配!

于是他愤而起身,大喊一声:“住嘴!”

见评委发怒,底下士子纷纷安静下来,不敢在乱说话。

只是孔颖达却没打算放过这些口出狂言的士子,厉声喝道:

“齐王殿下连出工整上下对联,尔等学问不到家,便在此狂吠,哪有半点文人风骨。”

孔颖达训斥之言一出,底下士子有些尴尬,他们可不敢去跟孔圣后人去论长短。

就是台下隐藏的李二陛下有些面红耳赤,因为方才他也喊了,这就尴尬了。

不过这天下从不缺少头铁之人,有名士子十分大胆的以慷慨赴死之气度出列道:

“我等非有冒犯之意,可敢问孔博士可能作对?”

这话一出瞬间让孔颖达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出头居然有人敢于责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