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保健品市场一直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每年的销售规模惊人地达到了数千亿人民币之巨,并且还在以每年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的稳健增长率持续攀升,展现出无穷的潜力与活力。
朱海涛当初成立中药制剂厂的一个重要目的,其中一个核心动机便是渴望在这片浩瀚的保健品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然而,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许多。尽管厂房的建设相对容易,但寻觅一个真正卓越、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中药配方却如同大海捞针,难上加难。
正因如此,他的中药厂一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只能依靠接取一些来料加工的订单勉强维持生计,前景堪忧。
此刻,当朱海涛从陈渝那里得知拥有一个经过验证、效果显着的中药配方饮品时,他的内心怎能不翻涌起激动的波澜?
他深信,只要拥有了这个独一无二的配方,任何企业都能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树立起响当当的品牌形象,收获滚滚而来的利润。
这不仅仅是一张薄薄的配方纸,它更像是一座隐藏于深山之中的金山银山,等待着被发掘与开采。
朱海涛心中暗自思量:即便无法直接将这个配方据为己有,也一定要想方设法搭上陈渝开发中药饮品的顺风车,绝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虽然心情很急切,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需要先摸清陈渝的真实想法再做打算。
于是,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总,如此神奇的配方,仅仅做成中药饮品似乎有些暴殄天物了。我有一个建议,供你参考。”
现在陈渝最缺的就是行业专业人士的建议,于是他回答道:“朱总请讲,我很想听听你的高见。”
“我的建议是,不妨将你的配方进一步开发成保健品推向市场,可以设计成中药片剂,也可以制作成中药口服液。既然配方的效果已经得到了验证,只要我们运作得当,必然能在保健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大放异彩。”
听了朱海涛的建议后,陈渝并未立即表态,而是掏出手机,上网查阅了一番保健品市场的现状与竞争格局。
果然如朱海涛所言,保健品市场规模庞大得令人咋舌,仅口服液这一细分领域就达到了400亿左右的规模,并且还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预计未来五年内这一市场规模将翻一番,达到800至1000亿的惊人水平。
然而,市场竞争同样异常激烈,近2000个品牌在这片红海中激烈厮杀,其中近百家国内头部企业和国际品牌牢牢占据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市场份额,其余上千个品牌则只能瓜分剩余的市场蛋糕。
虽然竞争激烈,但陈渝平时也有所接触,知道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鬼知道这当中有多少是没有实质效果只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的产品?!
因此,他对自家的产品充满了信心。
然而,当真正想要将产品推向市场时,摆在眼前的难题却接踵而至:产品注册、厂房建设、市场推广……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而这些,恰恰都是陈渝所缺乏的。要是让他自己来操作,自己根本就没办法,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上市。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突然抬头看到了朱海涛和周传武两人热切的眼神,心中顿时豁然开朗:自己没有,但不代表这两位没有啊!
而且,从他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显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与自己谈合作了。
不过,陈渝并未急于表态,以免在后续的谈判中陷入被动。他微笑着给两人斟上茶,举杯说道:“来,朱总、周总,我们先喝茶。”
见陈渝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急性子的周传武再也按捺不住,开口说道:“陈总,咱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啊。”
“哦?刚才的话题?周总指的是什么?”陈渝故意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反问道。
“陈总,我的亲哥啊,你就别装了!就是你说的那个中药饮料的事情啊!”周传武急切地说道,“你看咱们三人,你有配方;朱总有厂房和设备,还有药品生产许可证;我有渠道,在西南地区有上千家药店。咱们三人联手,共同生产销售你说的中药饮料,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
见周传武已经把话说开,原本还有些矜持的朱海涛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开口说道:“陈总,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呢?”
既然大家都已经挑明了,陈渝也不再藏着掖着。他略微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这个提议不是不可以考虑,但具体如何合作、股份又该如何分配呢?”
朱海涛思考片刻后说道:“我的想法是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陈总以配方作价入股;我以厂房和设备入股;周总则以销售渠道作价入股。至于股份嘛,就看陈总是什么意见了。”
陈渝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周传武:“周总,你的意思呢?”
“合作方式我没什么意见。”周传武比较直接,“至于股份嘛,我初步的想法是你占四成,我和朱总分别占三成。你看怎么样?”
“我说个方案,”陈渝考虑了一下,用不容反驳的语气说道:“我负责提供配方和主要原材料以及原液,占六成的股份,剩下的四成你俩自行商量。两位意下如何?”
陈渝提出拥有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并非狮子大开口,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深知控股权的重要性,以避免未来在经营过程中因股权分散而导致决策迟缓、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发生。同时,他也坚信自己的配方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理应获得更多的股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