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沈氏红颜 > 第79章 丞相面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见,李丞相面带微笑,微微颔首,缓声道:

“沈妃娘娘言重了,此等小事不过是老夫的举手之劳罢了。您与陛下不必为此太过烦忧,老夫为人处世,一向只遵循内心的良知和道义,力求问心无愧。至于那余尚书嘛,尽管他机关算尽,心怀叵测,但老夫自有应对之策,定会与其巧妙周旋,绝不容许他的阴谋诡计得以实现。待二位回宫之后,万不可掉以轻心,凡事都需谨慎行事,以防被奸人所乘啊!”

说罢,李丞相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双手抱拳,郑重其事地言道:

“此事紧迫,刻不容缓。老夫这便前往书房筹备相关事宜,以便明日能顺利面圣,向皇上禀明一切。还望沈妃娘娘静候佳音。”

沈妃娘娘闻听此言,心中感激涕零,连忙再次施礼道谢,千恩万谢之情溢于言表。

待她将心中所有的感激之情,都通过真挚的言语和诚挚的表情尽数传达之后,这才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一般,小心翼翼地转过身去,缓缓迈步离开。

且看,她那娇小玲珑的身影,缓缓移动着,如同微风中的一片花瓣般轻盈。

然而,其步伐却是异常缓慢,仿佛每迈出一步,脚下都承受着千钧重担一般沉重。

她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生怕自己的脚步声会打破这静谧的氛围,哪怕只是发出一丝一毫细微的响动,也担心会惊扰到正在全神贯注,陷入深深思考之中的李丞相。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它恰似一匹洁白如雪的骏马,风驰电掣般从狭窄的缝隙之间一闪而过。

眨眼之间,次日清晨的第一缕金色阳光,已然穿透那雕刻精美,花纹繁复的窗棂,宛如一层薄纱般轻柔地洒落在地面之上。

当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之际,李丞相便已迫不及待地整理好衣冠,步履匆匆地朝着皇宫方向行进。

一路上,他面色阴沉,眉头紧锁,心中不停地暗自思索着等会儿面见圣上时,究竟应该怎样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禀报清楚。

与此同时,在皇宫内焦急等待消息的沈俊儿,则是满心忧虑地站在宫殿一角,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嘴里不停地默默祈祷着,衷心祈望李丞相,此次进宫面圣能够一切顺利,替自己含冤受屈的姐姐沈娇儿洗清不白之冤。

此时,那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整个气氛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紧张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凝重之感如同一层厚厚的阴霾,缓缓地弥漫开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大臣们整齐地分列于朝堂的两侧,他们一个个神情肃穆,噤若寒蝉,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有的人低着头,目光紧盯着脚下的地面,似乎生怕与他人的眼神交汇;有的人双手紧紧握着笏板,手心里满是汗水,微微颤抖着;

还有的人虽然表面上看似镇定自若,但从其紧绷的面部肌肉和不时抿动的嘴唇可以看出,内心其实早已波涛汹涌。

此时,李丞相不负众望,依照昨日与沈妃暗中达成的约定,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毅然决然地提起了这件关乎重大的案子。

只见,他昂首挺胸,义正词严地侃侃而谈,言辞恳切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恳请皇帝陛下,能够对此案予以高度重视并展开细致入微的审查工作。不仅如此,李丞相更是毫不留情地一针见血指出:

“据微臣所知,在余尚书提供的关键证据中,有一封书信乃是被人刻意伪造而成,由此可以推断出,余尚书极有可能心怀叵测,蓄意诬陷忠良之士啊!”

在那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金銮殿上,气氛仿若被厚重的乌云笼罩一般,凝重压抑得让人几近窒息。璀璨夺目的金光从龙柱与琉璃瓦上反射而出,却也难以驱散这股沉闷的氛围。

李丞相身着一袭流光溢彩,华丽至极的朝服,那衣袂之上,用最上等的丝线精心绣制出了无数精美的云纹,和栩栩如生的瑞兽图案。

这些图案犹如活物一般,随着光线的变化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此时,李丞相那张本应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面庞,却是一片肃穆凝重之色,恰似严霜凝结其上。

那紧蹙的眉头,紧闭的双唇,以及微微下垂的眼角,无一不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不安。

只见,他缓缓地挪动着双脚,每向前迈出一步,都好似承载着千钧之力,步伐沉重而又迟缓。

那拖地的长袍也随之轻轻摆动,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宛如历史车轮滚滚前行时所发出的沉闷低吟。

经过漫长的跋涉,他来到了巍峨壮观的殿前。他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只听得\"砰\"的一声脆响,膝盖与冰冷坚硬的地面猛烈碰撞在一起。

这响声在空旷寂静的宫殿内回荡开来,久久不散。紧接着,李丞相缓缓抬起头来,那双深邃而坚毅的眼眸,恭敬的看向龙椅之上端坐着的那位,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

李丞相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尽全身力气,以一种如同洪钟大吕般雄浑嘹亮的声音高声喊道:

“陛下啊!微臣今日斗胆恳请陛下,务必对沈娇儿放走,敌国将领一事进行细致入微的审查。此事实乃关系到我朝江山社稷之安危存亡,万不可轻率行事,草草定论啊!还望陛下明察秋毫,切莫让忠良蒙冤受屈,奸佞逍遥法外呀!”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听到这番话后,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此时,李丞相那如鹰隼般锐利且深邃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疑惑和审视的光芒。只见,皇帝稍稍挺直了身躯,用略带威严的语气问道:

“李爱卿,此案件朕已知晓,且早已证据确凿。不仅有沈娇儿写给敌将的亲笔书信作为铁证,更是有多名证人亲眼目睹,她放行敌将逃离边境。如今此案交由新科状元王纪负责审理,一切皆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当中。你为何要在此关键时刻突然提起呢?莫非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李丞相不敢怠慢,连忙再次叩头,额头重重地撞击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陛下明鉴,微臣近日得确切的消息。那封被当作关键证据的书信,恐怕存在不小的蹊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