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 第271章 白鹿原之战!(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1章 白鹿原之战!(六)

而当李归仁避开这一箭以后,知道对方肯定会不战而逃,于是李雄便示意最早从西域各国抽调而来的,两万将士的领头人李向东,这还是李雄给对方起的名字,寓意着对方向往着东方大唐。

而对方得到李雄赐名以后,也没有辱没李雄的好意。

并且发誓效忠李雄,还宣称会将这批最早的西域士兵,训练的与大唐精锐无二,而在接下来的时间,对方确实是做到了。

再加上他们现在武器装备在李雄的授意下,都与普通大唐像是没有差别,可以说,在作战方面,已经不吝啬于大唐的普通精锐。

更何况,李雄还专门让他们训练了一种应对,骑兵的军阵“撒星”此阵法被岳飞灵活应用,应对敌军骑兵的时候聚散集合,专攻敌军的骑兵,可以说是古代有名的对付骑兵的阵型了。

加上李雄给他们配备的“麻扎刀”战术和“钩镰枪”阵配合上“撒星”可以说是,这个时候对付骑兵的最佳方法。

甚至为了练好这三个克制骑兵的方法和阵型,李雄甚至调动了骑兵来配合,最先只是骑马的简单步兵和轻骑兵,后来发展到铁骑和最终的玄甲重骑。

可以说,为了适应不同的骑兵攻击,李向东率领的这些士兵,可以说付出了血的代价。

甚至不少人因为心理上无法面对骑兵冲锋所带来的压迫感,从而出现了错误,站错了该站的地方,为此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虽然训练残酷,但是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甚至在段秀实知道此事,并且观摩过他们的训练以后,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要不是知道这些人不会再返回西域各国,并且已经宣誓效忠李雄和大唐,那他绝对会劝阻李雄,不让他继续加强这些人的战斗力了。

作为军中名将的他,一眼便看出了,当这些人完全适应了李雄的阵法和战技以后,今后绝对会成为骑兵最大的噩梦。

要知道这些人,本就是从西域各国挑选而来的两万精锐组成,本身底子就不不错。

再加上李雄对他们各方面一视同仁,未来绝对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战略级力量,最后,也是在李雄的不断保证之下,段秀实才得以作罢。

并且这支力量在对付吐蕃的时候,李雄都没有拿出来,在李雄看来,用这些人去打吐蕃那些土崩瓦狗,完全就是浪费。

其他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他训练这样的一支部队,就是为了今天面对叛军所准备。

收到命令的李向东,便直接率领着麾下的军队,向着李归仁攻去。

如果仔细看的话,这些人所带的装备有那么一丝丝奇怪,甚至连西域捉马队常用的套马绳,不少人的腰间都携带着,而反倒是大唐步兵将士标配的唐横刀,反而配备的最少。

这样一支军队的出现,让一些不明白事理的人看来,这些人除了穿着和大唐士兵同样的明光铠,手上所拿的武器完全就是杂牌军的标配,五花八门根本就不统一。

但是李归仁看着两万人的大军,向自己蜂拥而来,立马撒腿就跑,毕竟之前挑衅的话语已经拉够了足够的仇恨,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更何况己方的杀手锏,早已经磨刀霍霍,到时候,到底谁是鱼儿谁是钓手一会便知。

随着一追一逃,李归仁先一步回归自己的大军,当李向东等人追到叛军阵前500步的时候,便放慢了脚步。

因为后方的命令已经随着鼓声传来,原来,站在中军帅台两侧高处传递命令和观察的人员,直接向李雄,传递了新的观察到的情况。

“叛军阵营内“曳落河”重骑兵,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还请指示。”

李雄的声音从帅台处传来“命令李向东开启“撒星”阵型,既然对方想给我们打一个措手不及,那我们就给对方回一份大礼。”

随后接到命令的骑兵立马向旁边的鼓手示意,随后,整个大唐军队方向响起了一阵特别的鼓声。

而这时冲在前方的李向东以及麾下,在听到鼓声之后,立马就根据这些年训练的成果,开始改变阵型。

随即,原本密集的冲击阵型,瞬间,就以数倍的速度向周边膨胀开来,整个阵型也变得稀稀拉拉,如果从高空看去,仿佛原本被捏成一团的沙子,瞬间在空中散开,形成一个个的个体。

但如果仔细看的话,这些变化却乱中有序,几人分成了一组,互相之间又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支援。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李向东率领的士兵快速变阵的同时,原本最前方的叛军,在接回李归仁归来以后,并没有合拢防御。

同样,李归仁以及麾下的军队则是顺着打开的缺口,向着两侧避开,并没有直接冲回主阵。

而等李归仁麾下的最后一名士兵,避开以后,只见叛军之中,逐渐响起了沉闷的马蹄声。

这是李雄帅台两侧的观察手再次汇报“将军对方曳落河重骑兵已经出击,我方变阵即将完成。”

“命令李嗣业将军率领陌刀队出发,收割人头的时候到了,同时命令,康怀顺从左侧绕过李向东等人的军队发起进攻。

陈奉忠中从右侧同样如此,对敌军发起致命一击,既然他们想打对攻,那咱们就成全他们,看一看他们还有什么手段,他们的另外一只后手陌刀队能藏到什么时候?”

随后,李雄想了一想后,又发布了另外一道命令,“命令,哥舒曜和崔无极,率领手下大军出发,前去右侧会合李国昌和高秀岩,对敌方的右侧发动全力进攻。”

随着调动各支部队的各色旗帜不断挥舞,李雄麾下的20万大军再一次大规模的调动起来。

随着大军缓缓的调动,李雄目视着前方,心中不由得想到“安庆绪希望你接下来别让我失望。

不知道,当你得知你寄予厚望的“曳落河”重骑兵,没有取得应有的战果,再加上我的这右勾拳,又在重骑兵被克制的情况下,我看你如何应对?”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李雄下令,还在调动其他大军的时候,被安庆绪寄予重望的5000名“曳落河”重骑兵则带着狞笑冲入了李向东的阵营。

只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李雄早已为他的重骑兵,准备了一份大礼。

就在他踏入李向东阵营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了这一支安禄山重金打造的“曳落河”重骑兵,就此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