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 > 第299章 假冒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9章 假冒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她已经打听过了。

小田哲也这个名字,是瞒不住的,萧诚也没有想过要瞒她。

要不是薛静静的出现,哈尔滨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自己还有萧诚这个名字。

大和旅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住在这里的是一位姓小田的日本人。

薛静静只要稍微一问,就能知道。

萧诚不想让她知道的,是小田哲也真正的身份。

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从到达哈尔滨开始,萧诚和小林广实就没有向不相关的人透露过自己真正的身份。

连情报机构,都挂着小林洋行的牌子。

哪怕后来小林广实兼任了保安局局长,成了哈尔滨实际上的情报系统最高负责人。

这也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他们的身份在大和旅馆管理层的眼里,自然不是秘密,

但大和旅馆的普通职员,只知道他们俩人是有背景的日本富商。

“在满洲国做生意,起个日本名字比较方便。”

萧诚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走,我们去餐厅,我的合伙人小林先生已经在等我们了。”

。。。

第二天,小林洋行。

“小林君,你觉得她有没有哪里不对劲?”

萧诚走进小林广实的办公室,很随意地往沙发上一坐。

昨天的晚宴自然是很愉快,由于萧诚早已和小林广实商量过了,两人统一口径,就说是一起开洋行的生意伙伴。

薛静静也没有表现出怀疑,还随口问了一点关于生意的问题,不过,问题非常的浅薄,完全是不懂行的人才会问的。

符合一个没有经商经验的普通人的认知。

对于这种程度的问题,萧诚自然是随便编了点答案回答。

小林广实也随口附和,整个用餐期间,三人都只聊了些不痛不痒的话题。

并没有对薛静静进行试探。

“昨天吃饭的时候,我也一直在留意她,看起来没什么异常。”

小林广实摇头道,

“或许真的只是小田君的妹妹。”

“人或许是真的,但指点她来哈尔滨的人,一定别有用心。”

萧诚点了点头,

“我昨天派了三名特工出去,执行秘密任务。”

这三个人,都是原本石原浩介从保安局调到小林洋行的特工,派他们出去执行任务这件事,是瞒不了小林广实的,也没有必要。

“我猜,他们的任务是和令妹有关。”

小林广实笑道,

“小田君有目标了?”

“我想过了,有动机利用我妹妹的势力虽然不少,

但有能力做到这件事的,最大可能就是重庆方面。”

萧诚点头道,

“按照薛静静自己的说法,她已经一个人在长江沿线一带流浪了好几年。

能查到我的资料,知道我有这么一个妹妹,还能找到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怕是找人假冒,也必须知道真正的薛静静有哪些特征,并找到符合这些特征的人选。

相貌好说,我毕竟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她了,只要长相有个七八分相似,我就很难分辨真假。

不论哪个组织,想要找到这样一个人选都不难。

可是,这个人,必须和真的薛静静一样,小时候在同样的位置受过重伤,留下过一个很大的伤疤。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伤疤原来的样子已经很难还原,但大概位置是错不了的。

而且,一定得是多年前的旧伤疤,新伤冒充旧伤是骗不过我的,因此,这一点他们不好作假。

找到一个年龄相仿,相貌相差不大,还在同样的位置有旧伤疤的女人,难度就已经很大了。

她还必须能说一口流利的苏州话。

否则不可能骗过我。

几个条件加起来,找人假冒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远比找到真的薛静静难度要大得多。

这也是我认为她大概率真是我妹妹的原因。

有动机派人接近我的组织之中,外国组织基本可以排除,他们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

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重庆方面。”

“小田君说得很有道理。”

小林广实想了想,

“我也觉得,找到令妹虽然已经很不容易,但还是有不少组织做得到。

但如果她真的是由别人假扮的话,几乎只有重庆方面才能做到。

只有他们,才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找出合适的人选。”

“所以,我昨天派出去的三个人,目的地就是重庆。”

萧诚眼神一凝,

“我早年派出的,一直在重庆潜伏的卧底,是时候唤醒了!”

。。。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萧诚都没有收到派出的三名特工发回的任何密电。

在这个时代跨越大半个中国进行长途旅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萧诚不是没有考虑过使用工具人来做这件事。

可是,自己在重庆目前是没有工具人可用的,只能派人去。

十四天时间,如果路上一切顺利,确实也能到达重庆了。

可是,谁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事?

尤其还是战争状态,更是可能发生各种问题。

哪怕人没出事,这交通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中断。

如果派工具人,即使是从上海出发,也不敢保证能在十四天内抵达重庆。

更何况,等他们抵达重庆,将四条广告登报之后,还要等待回应,这也需要时间。

因此,萧诚才不得不选择直接派遣特工前往重庆。

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应,很可能遇到了什么事。

至少,携带电台的那个人,多半出事了。

否则,不管行动进行到了哪一步,都应该已经使用电台向自己汇报了。

直到一个月后。

萧诚终于收到了一份从武汉发来的密电!

果然,负责登广告的两名特工历时半个多月,顺利到达了重庆,并将四条广告分别登载在《大公报》和《新民报》上。

在登报的第三天,《新民报》上就出现了一条回应广告!

一直到这个时候,那名携带电台的特工也一直没和他们联系,很可能路上已经出事,并没有顺利抵达重庆。

因此,这两名特工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人留在重庆,继续关注每天的报纸。

另一人则是带着这份《新民报》乘船顺江而下,到下游日本人控制的武汉,直接找到特工总部武汉站,表明身份,借用他们的电台,将广告内容发了回来。

这一篇广告,除了一句特征性的话,表明是回应四条暗语广告的其中一条之外,其余部分都是由暗语写成。

那四名“夜雾”特工之中,已经有人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