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意味着什么呢?

隆庆帝仔细思考,但始终感觉有一层隔膜阻碍着自己。

“陛下,请问我们平日里靠什么运送兵力,物资以及掌控各地呢?”

江澈进一步问。

“靠...........靠路!”

此话让隆庆帝灵光乍现,他好像明白江澈想表达什么了。

“对,没错,靠路,但世界性的战争光靠陆路已经完全满足不了需求了,要进行争霸就必须掌控海洋这个无边无际的广阔区域,占领各个要害水道,依靠海洋上的岛屿作为军港,派兵驻扎,如此进可攻,退可守,自由自在地享受大海的便利,我们可以先天而立于不败之地”

隆庆听后激情澎湃,但随后奇怪地问,“那你为什么说要建立一支海军呢,这和水师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在水面作战吗,完全可以依靠现有基础打造啊!”

在他的观念里,水师和海军没什么区别,缺乏航海知识的他领会不到海战的奥秘,所以觉得从零开始打造海军就是浪费钱。

江澈见此,耐心地解释,“水师和海军是不一样的,从职能上来讲,海军师进行纯粹海上作战,夺取制海权的专业兵种,而目前我们的水师多局限于一种辅助陆军的运载工具,不能起到击败敌人舰队的作用,然后再从舰船性能上看,海军船只要求的是战斗,以摧毁敌人舰船为目的,所以主要注重防护和火力,尤其是尖底的设计,多桅的形式,指南针的运用,更适合在广阔无垠的大洋上经年累月地航行,但大周船只多为掩护陆军登陆,本身不是纯海战的设计,火炮数量少,吨位小,平底的设计在内河航道中行驶还行,但到大洋之上极易侧翻!”

这一番话把道理讲的明明白白,隆庆帝恍然大悟,原来这里边还有那么多门道!

这小子真是全才呀!

一时之间他对江澈更加看重了!

“陛下,兴建海军是个长期的目标,万万不可着急,正常的话一个国家要变成海军强国起码要数十上百年的时间,因为这不仅是战舰数量的积攒,更涉及造船水平和更新换代的能力,专业海军士兵的培养,战船的维修保养,补给的提供等等等,是国之大计”

“那难道意味着要几十年后才能看到成效了?”

这怎么搞?

几十年?

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都不知道?

“陛下,您不必着急,那是对别的国家来说,但对于我们却有一个捷径可走”

“什么捷径,快说!”

“我们沿海地区的百姓,尤其是闽越两广等地,一直有做海洋贸易的传统,闻名于世的海上商路就是由他们开创的,这些民间势力在南洋一带影响力十分大,他们的技术积累还有航海人员完全可以为朝廷所用,要就是说我们不是没有成为海洋强国的基础,只是曾经被暂时忽略掉了,现如今活跃于南洋一带的商队以及海盗,其实力不下于远道而来的西方人,但如果朝廷仍像以往的打压排挤,那这天然的基础就会彻底消亡,因为西方人正在跨过这两个个大洋渐渐取缔我们民间商队的地位

江澈手指了指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位置,他清楚此时形式的危机,最多再有几十年,西方殖民者就能踏足东南亚取得据点,从东西两个方向如同钳子一般扼住大周航海势力的咽喉,所有的商路会被一一截断,而没有官方作为背景,单打独斗的民间商队还有那些海盗们撑不了多长时间。

“这样说的话确实是个办法,你放心,朕哪怕顶住天大的压力也要保住我们的未来”

经江澈这么说后,隆庆帝当即保证,日后一定给予重视,针对此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解除海禁,放开民间势力参与到南洋的争夺中,同时朝廷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官方的管理组织,必须抱住距离大周最近的海域,尤其是上面的岛屿,这是日后向四海扩张的前进基地

这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祖宗之法中就没有这么做的,而且此举威胁到了那些大地主的利益,实行起来恐怕会很艰难。

他思考着这个问题,决定明日朝会之时就拿出来谈谈,把如今的局势讲给大家听,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再不反击以后世界就没他们的份了。

想到江澈提到的西边广阔的两块大陆以及上边繁衍的土着和烧杀抢掠的西方人,隆庆帝就垂涎欲滴。

这要有多少土地呀?

那些土着和只会打打杀杀的西方强盗们懂怎么利用吗?

那不得交给专业的来?

通通拿来种地,能养活我多少百姓,大周的土地已经快被开发的差不多了,正好有新的可以利用。

但这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到那边去,一时之间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愿望在心里愈发火热起来。

江澈看隆庆帝感兴趣,暗道果然如此,没有一位华夏皇帝能抵挡住开疆扩土的诱惑!

接着便向对方提出第三条建议,“陛下,臣的下一条建议可能有点儿惊世骇俗”

江澈语气犹豫,充满试探的意味!

谁知隆庆帝丝毫没有在意,反而让他大胆说!

“好,臣的意见就是改变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

“你说什么?”

隆庆帝听后身体剧烈震动,激动地问江澈。

改变重农抑商,这不可能,这是在触动国家上层的根,也会极大地威胁农业的发展,古往今来的事实早已证明政策的正确,稍微提升一下商人地位,重视商业发展还可以商量,但绝不可更改农比商重的国策,这时候底线。

看到隆庆帝态度坚决,江澈也不再多说,现在确实太早了些,对方接受不了也正常,如今整体的社会局势不允许这么做,等以后需求出现了大家自然会明白的。

海洋利益的争夺必然代表着商路的争夺,这才是制海权最根本的目的,不让商人去干让谁去呢?

江澈提这个就是想试探一下,没成功也行,时机到了你们不变也不可能。

等到大家参与其中变成了商路开通的受益者后,我不说你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