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旭原本想着,徐耀再快也得一个月才能把中英文双版的歌曲拿出来吧。

结果也就三四天时间,徐耀就将歌发给了自己。

这边林悦刚给自己发过来的一些资料,陈旭都还没来得及转发给徐耀呢。

“......”

要不然知道徐耀出道以来的创作质量,陈旭肯定要骂娘。

【对了,先不急着给花厂公司发过去,现在其他老师们估计还在思考呢,要是被他们曝光出去,影响不好。】

徐耀紧接着发了一条消息过来。

【不是,你还知道其他创作人正在冥思苦想呀?你三四天就搞定了?】

陈旭回道。

【呵呵,都一样。】

【你行......不愧是你。】

幸好陈旭已经适应徐耀的高效率,他笑了笑认真看起歌谱来。

“卧槽......可以呀!”

陈旭先看的中文版,尽管徐耀的创作时间很短,但仍然在水准之上,让陈旭叹服。

曲子都是一样的,他接着看向英文歌词,其实他对这英文版更加关注。

毕竟不管是国际国内的吃瓜群众,都知道决胜的主要战场就在英文版上面。

国内就徐耀和张山老师两人竞争,又属于内斗,其实大家并不担心,不管谁最终拿下大奖,都不会有太大争议。

但英文版就不一样了,来自漂亮国、英吉利、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创作者们,彼此之间竞争就很激烈了。

徐耀一个华夏人,母语都不是英语的,也有竞争的实力,自然更加受国内外粉丝的关注。

一看英文版歌词,陈旭却沉默了。

“不是,这英文版真是徐耀这几天写出来的?这简直离谱!”

半晌,陈旭将手机扔在沙发上,笑出了声。

有徐耀这样的歌手在,自己可真是省心省力,还能挣不少钱。

开心!

此时刚从家里赶往造梦影视的徐耀可没有考虑陈旭的想法,今天他要见一个很重要的人——璇玑动漫负责人胡霖。

胡霖是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男人,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浅浅的纹路,却也为他平添了几分沉稳与睿智。

他的身材保持得宜,不高不矮,穿着简约而不失品味,一件合身的衬衫搭配深色西裤,既展现了专业形象,又不失艺术家的随性与洒脱。

一头略显凌乱的短发中夹杂着几缕不易察觉的银丝,似乎诉说着他无数个熬夜赶工的夜晚。

“徐总,你好!”

见到徐耀,胡霖礼貌打着招呼。

“见到你真不容易,终于见面了!欢迎你,胡霖。”徐耀开心大笑,热情握手。

胡霖则是略微有些拘谨,他实际上有些技术宅,对于交际这一套要差上很多,对于营销这些更是不大喜欢。

这也是他们之前作品很不错,堪称国内的第一梯队,但数据远远没达到预期的原因之一。

整个团队都是技术骨干,缺乏运营团队,因此作品的收益其实难以覆盖成本,中间不少骨干离职,后面胡霖自己也支撑不住,便准备解散团队。

这也是叶导在得知徐耀有进军动漫行业的想法后,斟酌再三,给徐耀介绍的。

经过与胡霖的多次磋商,胡霖最终答应加入造梦影视。

而徐耀也答应保留“璇玑动漫”这一团队名和骨干成员,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名称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徐耀微笑着点头,坐下后直接切入主题:“怎么样,现在各项事宜都准备好了吧?下周团队能正式工作?”

“徐总,前期的各项事宜已经基本定下,团队随时都可以开始工作,我们都没有问题。”

“现在我最关心的是《秦时明月》的制作经费与剧情安排。我相信,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与精心设计的剧情,才能让这部好作品焕发活力!”

谈到动漫,胡霖双眼瞬间爆发出夺目的光彩。

徐耀笑着点头,他很欣赏胡霖这种专注于作品的精神。

“放心吧,《秦时明月》的剧本终稿我给你拿过来了。”说罢,徐耀便将公文包打开,拿出了一叠厚厚的剧本递给胡霖。

胡霖接过剧本,就开始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唐凡坐在旁边,暗暗为这新同事的专劲叹服。

良久,胡霖才放下剧本:“徐总,短时间看不完,但看了一部分,我就知道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作品,比我们之前的《飞侠传》还要精彩很多!只是,看起来经费肯定比我之前预计的还要高不少......”

《飞侠传》是“璇玑动漫”之前的作品,也是他们作为独立团队的最后一部作品。就是因为制作成本高,收益低,才导致团队继续不下去。

所以一提到经费,胡霖自己都有些不大好意思。

“经费保障方面,也是按我们之前说的来!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徐耀笑道。

唐凡闻言,也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详细的预算报告:“关于经费,我们根据最新的市场趋势和技术要求,制定了详尽的预算方案。考虑到《秦时明月》的庞大世界观和复杂打斗场面,我们计划投入比原系列更高的制作成本,特别是在特效、配音和音乐方面,力求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胡霖接过报告,大致翻阅之后,内心的担忧散去不少。

接着又谈了一些自己关于剧情和制作的想法和意见。

徐耀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听起来非常专业,我完全支持。至于画风设计安排方面,我希望在保留剧本精髓的基础上,能融入更多元素,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同时也不忘初心,保持那份属于《秦时明月》的独特韵味。”

胡霖微微一笑,显然对徐耀的理解和支持感到欣慰:“这正是我们团队也在思考的。我们计划加入一些符合当代审美的情节和角色,让观众都能找到共鸣。此外,我们还将尝试多线叙事,提升故事的层次感和观赏性。”

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两人的想法碰撞出更多火花,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