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前妻抓我走 > 第238章 这种事情你不能强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8章 这种事情你不能强求

吃完饭,沈在心让小斌送尤雅去妈妈那儿,自己则上楼去处理工作。

他向人资要来应届生的资料,看一看这些人的专业,找找有没有适合转职的,配给大师兄,辅佐他用来总结菜品的卖点。

现在说不清道不明,也不完全是大师兄的问题,之前的培训,并没有着重去挖掘菜品的卖点……

就像是对说明书内容准备不够,没有系统的对外话术,当时培训的时候,针对技能性、流程性、操作性的内容更多一些。

坐在那儿正翻看,方磊敲了敲玻璃门,站在隔间的门口。

沈在心赶紧招呼进来,让方磊坐下,学自己在别人办公室享受的待遇,找一次性杯子和茶叶,给方磊倒了一杯茶。

方磊是医院规划专业的学生,写方案很棒,被沈在心拿去负责原膳的供应链了。

从目前来看,他的工作还算契合沈在心的心思,属于做得比较好,但也没有足够好。

因为很多尝试都是新的。

你让沈在心自己上,他也是在试误阶段。

本来紫薯的事情,沈在心也觉得供应链上也有责任,供应量掌握得不太好,跟大师兄那边的沟通尚有问题。

大师兄那边临时加戏,去超市自行采购,回来他需要报销,不也要走采购流程吗?

现在成品出现在餐厅,供应链上能没有问题?

但沈在心也知道,方磊责任并不大,大师兄是他的领导,对他而言处于强势地位,他只是管供应链,他也不对外经营,决定卖什么产品。

方磊这下主动来自己,弄不好就是他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方磊显得有些局促,尤其是沈在心还给他倒了一杯茶,他就说:“沈总。开业之后,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

沈在心问:“是什么问题?”

方磊说:“我们的供应链要求太苛刻了,很多时候,供应并不稳定,就像刚刚,陶总找我,给我提紫薯的事情,我觉得它是一个普遍现象,还是应该跟您说明白,紫薯那边,原材料不缺,但问题是量不集中,我们一买几十公斤,一二百公斤,要开车跑十几里地,因为现在不是红薯成熟的季节,都是挖窖储藏的。其它食材也一样,像有机沙瓤西红柿,在城边上,只有两家菜农有,每天成熟的数量多少不一,他还卖给别人,有时候你去了,能带回来一小筐,有时候没了……”

明白。

沈在心问:“有没有办法解决?”

方磊说:“目前解决不了。你看红薯多买一些回来,我们自己挖窖保存吗?我们得先去了解别人都是怎么做的。西红柿也是的,每天恰到好处太难了,我们每天都是两辆车下去,收集这些食材,而且还不能保证凑齐。”

沈在心点了点头。

他本来以为方磊是给自己要主意的,没想到方磊又说:“我们现在生意太小了,如果做得到了,我们自己搞食材供应基地,扶持菜农专门给我们种植,专供我们,但现在那些供应合同,签订下来用处也不太大,新品种的番茄都是一统江湖,而且番茄呀外表越来越好看,果肉越来越硬,你到地里,菜农也不愿意等它熟透再摘。更何况我们找的这些品种,种的人越来越少,眼下只找到两户在种,而且还不是职业菜农,采购成本真的太高了。”

沈在心说:“大胆地想,如果我们自己搞食材供应基地呢?”

方磊说:“投入太大,规模化种植了,我们又用不完,所以我就没敢去想。”

沈在心说:“要去想。现在是工业化时代,你说种什么,外面清一色种什么。那些土生土长的老品种,很多人看不到它的优点,都是以经济效益为准,慢慢被选育过的新品种给替代了,种子站都不给你备种子,消失了,时间长了,这种本来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会不会灭绝呢?咱们都不知道。但也正是如此,做得好,它也体现我们的竞争力,所以你应该大胆去想,不要想着这太难,那不现实,到最后随波逐流了,如果随波逐流了,我们和众多饭馆的差异又在哪呢?不要用我们就一家饭馆,只为一家饭馆选材去着眼,觉得太不值得。为什么要局限于一家饭馆呢。”

方磊大吃一惊:“我们不惜代价,哪怕包地,哪怕开辟种植园?”

沈在心说:“对。包括药材。所以你这边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先提出来怎么解决,再报上来审验,现实不现实,能不能以最小的代价完成。如果你现在去拿几百亩地去规划,我不但不觉得不切合实际,而且觉得很有远见,这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至于规模化种植之后,如果消化不了,我们另找渠道消化,比如红薯,你完全可以多买一点,去友谊商场的商超谈一谈,作为供应商入驻超市,我们用不完的上超市卖去。”

他又说:“而且现在的菜品,我们可以做精简,不能保证的,直接沽空嘛,像洋槐花和榆钱,季节过了,就不卖了嘛。餐厅供应什么,能做多少份,一定是根据你的食材来,是你们沟通的结果,不能一边闭着眼睛才够,一边闭着眼睛只管做,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就是供应和生产,生产和销售结合在一起的,你手里的软件如果不够好的话,提出来,将来让王总、雷总那边的团队给我们开发,你也要跟他们保持沟通,大师兄嘛,他的年龄在那儿放着,接受新东西的能力显得有限,但你这边不一样,你作为年轻有为的大学生,要去拥抱最先进的管理理念。”

想偷懒了。

沈在心把新人的材料交给方磊,要求说:“这都是档案,别外泄了,你挑几个合适的人,自己去跟他们谈,谈成了,找人资调岗,用到餐厅和供应链上,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把产品特点总结好,从食材产地和食材的特殊性,到成品工艺一应俱全总结好,总结好,还要拿出对外的话术,在让客人觉得值得的同时,不能把秘密泄漏掉。咱们挣钱挣的就是这个。一方面提供情绪价值和功能价值,让人觉得消费得值,一方面要保证自己有,而别人做不到,有独一无二性。”

方磊连忙点头。

沈在心说:“你是我大胆启用的人,我对你寄予厚望,如果规模起来了,我是打算把你们分出去,自主经营的,然后咱们按照现代化公司治理模式,给你们分享发展壮大的成果,去吧,规划什么东西,本来就是你的专长。”

把人打发走,把工作量也送出去了,他迫不及待起来,准备去手术区,人还没到手术区,于院长电话打来了。

他说:“沈医生,领导定下来时间了,下午3点半,来迎宾馆洽谈。”

沈在心大吃一惊:“为什么?怎么那么着急?”

于院长说:“给你说实话吧,有笔贷款要到期,跟你重组之后,就是你那边来还了,你说呢?”

沈在心愣了一下说:“不是说你们可以撑半年吗,领导不是等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买主,价格出高一点吗?”

于院长说:“本来是的,但是出了个意外,一家王八蛋单位跟我们接洽的时候,做了个第三方报告,泄露给银行了。”

什么意思?

沈在心问:“没听懂。”

于院长说:“我们在接洽浒市那边一家单位,做什么人脑机器脑研究的吧,跟我们谈收购呢,他让人调查我们债务了,我们也不瞒他呀,对吧,我们不是骗子,我们是国有单位,如实反映情况,结果呢,他们自己出报告,自己去找的银行,本来银行没觉得有问题,国有单位呀,对吧,医院还不起,背后还有国家呢,结果他们假装找银行去核实我们的债务问题,以我们现有的状况得出我们还不起钱的结论。本来债务到期后,我们可以拆借一笔,然后借新还旧,结果就被银行风控了,银行说啥不愿意再借,找领导协调也协调不了,搞得人很被动,我们领导就知道了,这是对方的压价行为。”

沈在心连忙说:“对。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出来了。”

于院长说:“领导就说了,与其这样,那还不如跟沈在心的小医院合并呢,只要他能接下来债务,我们没问题呀。”

沈在心不放心地问:“那边不谈了?”

于院长说:“不谈了。你马上死在那儿了,人家出多少钱你不都得卖?你还心存侥幸?于是就着急和你们敲定得了。”

沈在心迟疑说:“我老婆出差没回来呀,经营上的事儿,这还不是个小事儿,不能我直接就拍板了。”

于院长说:“你看?合作方式你提的,你提的时候,不跟你老婆商量啊,还非得老婆来拍板?那不行,你给她打电话商量。”

沈在心说:“好好。你知道,我是个医生,经营上的事情我所知有限,两边重组,要不要聘请第三方专业单位来完成呢?是属于增资呢,还是属于收购呢?我不懂呀,还有,你们要到期的债务有多少?一两个亿的话,我也吃力。”

于院长说:“没多少,一千多万,哪个企业都懂,债务也不能集中到期,借款也要分出来,一笔一笔去借。”

沈在心戏谑道:“那你们也够专业。”

挂了电话。

沈在心就打算给姜惟打过去。

姜惟反而先打过来了。

她问沈在心:“你是不是打算收购三医院?”

沈在心说:“收购太用钱了,咱们哪买得起,我的意思是重组,按照它的净值,直接合并进来。”

姜惟问:“买不起吗?是这样的,有家公司呀,委托我给他们找这一类的医院,用来做科研的,研究脑机的……”

沈在心震惊说:“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这么前沿的企业了?”

马斯克的脑机开始了没有?

国内企业这么激进吗?

姜惟说:“你管呢,是这样的,我觉得三医院合适,你有没有考虑过,买下来,卖出去赚差价呀?”

沈在心愣了一下。

姜惟说:“以我们账上的现金而言,5000万没问题的吧,就是高一些也没问题,我们账上1个亿呢,对不对?你买下来,转手几个亿卖掉,你觉得划算吗?你重组了再卖,等于是三家分钱,我们,王建洲,还有三医院他们那边。”

还能这么操作?

沈在心解释说:“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心相融医院有饱和的可能,我的意思是,买下来三医院,然后……”

姜惟问:“然后什么?然后换过去对不对?有几亿钱赚,你把汉王酒店买下来,汉王酒店,心相融医院,血站全拿回来,我们这边面积小吗?”

不小。

沈在心不放心地问:“姜惟,你是不是上当受骗了,哪有钱这么好挣?”

姜惟说:“你放心好了,自家人介绍的,绝对不会上当受骗。”

沈在心说:“我还是觉得应该重组,这样可靠,再说了,重组进来,按净值,它才几千万的规模,也是小股东呀。重组进来不交税,来回买卖交不交税呢?”

姜惟说:“也行。反正少挣钱了,你别怪我,你给三医院谈谈,成了告诉我。我这边也着急,科技型企业干啥事都是迫在眉睫,花完了好再融资,恨不得立刻投入进来。”

也对。

等马斯克脑机一宣布,这种事情你就不是第一个了,风投资金太认敢吃螃蟹的第一人了,因为它在市场上稀缺呀。

沈在心都到手术区门口了。

下午洽谈?

现在午饭都吃过了,这个电话打完,还进去吗?

说实话,这种事情你不能强求。

没谈之前,三医院不一定重组,重组之后,第三方公司也不一定就傻到多少个亿拿走,只在于三医院谈不成,自己也没啥损失,谈成了,重组了,第三方公司不买,自己也正好需要,撑得住,属于是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