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 第79章 北宋末现内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1085年至1121年,主要讲述北宋从哲宗开始,经过改革派守旧派的几次轮番折腾,再加上宋哲宗和宋徽宗时期任用奸佞小人,方腊、宋江等内部起义不断,导致宋朝在清明上河图版无限江山中埋伏了重大危机。可怜这大好河山!

这个时期,世界历史上,1086年,英国汇编《末日审判书》,史无前例进行财产全面清查;1086年,日本进入院政时期;1096年,十字军开始东征;1099年耶路撒冷王国建立;1106~112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在位,其是是法兰克尼亚王朝的最后一位罗马人民的国王;1110年,意大利热那亚共和国成立,其是地中海地区重要的海上强国之一。

有诗道:画桥虹卧汴河渠,两岸风烟天下无。满眼而今皆瓦砾,人犹时复得玑珠。繁华梦断两桥空,唯有悠悠汴水东。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

话说主推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一驾崩,太子煦,一蹬龙椅,就成了哲宗皇帝。这时候,太皇太后高氏,那可是厉害角色,跟哲宗一块儿管事儿,咱们就叫她“高太后”吧,听着亲切。第二年,年号一改,成了“元佑”,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一来,直接灭了新法十几项。您说这新法啊,就像是刚出锅的炸酱面,有人爱吃,有人嫌咸,这不,元佑年间的大厨们,就把这些“咸面”给撤了。

接着,朝廷开始大换血,司马光、吕公着、文彦博这些老面孔,还有苏轼、苏辙兄弟俩,范纯仁、吕大防、刘挚、程颐、范祖禹这些个旧派人士,一个个都被请回来当大官了。而那些推行新法的,比如吕好问、吕惠卿、蔡确、章惇,统统被打发到偏远地区去凉快凉快。话说,这来来回回折腾,国家和老百姓受不了啊。

那时候,司马光掌权,那可是铁腕加智慧,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惜啊,好景不长,司马光一走,吕公着接上,吕公着也没了,吕大防、范纯仁继续挑大梁。这哲宗皇帝呢,年纪越大,越有主见,高太后呢,也是操碎了心,从一百多个大家闺秀里,挑了个叫孟氏的,说:“这姑娘,妇道守得好,将来能当皇后。”于是,吕大防就成了“皇后婚礼总导演”,给孟氏办了场风风光光的婚礼。高太后还跟哲宗说:“娶个好老婆,那可是大事儿!”说完,又叹了口气:“这姑娘贤惠,可惜福气薄了点,将来国家有啥风吹草动,她怕是要担大责任。”

转眼八年过去了,高太后身体不行了,吕大防、范纯仁这些大臣都去探望。高太后拉着他们的手,说:“先帝啊,对以前的事儿可后悔了,经常掉眼泪,这事儿你得记住。”又说:“我走了以后,肯定有人想逗你玩儿,你们啊,也别贪恋权力地位,早点退休,让皇上换批新人来。”说完,还问身边人:“社饭送出去了没?”然后说:“你们每个人都去吃一口,明年这时候,记得想想我。”说完这话,高太后就驾鹤西去了。

高太后一走,太后接班,也是一位女中豪杰,召回了不少老臣,废除了新法的苛刻之处,还把边境的一些地方送给了西夏,这下子,天下又太平了。连辽国的皇帝都警告手下,别在边境找事儿,说:“南朝现在啊,全照着仁宗皇帝的规矩来。”太后临朝九年,朝廷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家都夸太后是女中的尧舜。

高太后一走,哲宗皇帝开始自己当家做主,年号一改,成了“绍圣”。这时候,那些被高太后打压的“小人们”开始报仇了,把吕大防、苏轼他们给贬了,重用章惇、蔡京这些个“难搞”的角色。章惇啊,一门心思要恢复新法,还把司马光说成是大奸臣,带着蔡卞、林希、张商英这些党羽,把持朝政,报复起人来那叫一个狠。这下子,朝廷里又是乌烟瘴气,朋党之争再起。哲宗还下旨,全国恢复新法,老百姓们那叫一个怨声载道。那些被贬的老臣,比如吕公着、司马光,还有王岩叟、傅尧俞,连带着孙固、范宗愈这些,都被追贬了。章惇、蔡卞这俩家伙,还想挖司马光、吕公着的坟,开棺验尸,你说这得多狠!

哎,这历史啊,就像一场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候啊,真让人看不清谁是谁非。但咱老百姓啊,就图个安稳日子,真是经不起这么折腾。

这时许将大人说了句公道话:“这事儿可不地道啊!”于是,那些元佑年间的大臣们,吕大防、刘挚、苏辙、梁焘、范纯仁,都被打发到了岭南。还有韩维、刘奉世这些,一共三十多位,也是各有各的倒霉。

章惇、蔡卞这俩小子,那是真狠,愣是编排起宣仁太皇太后,说她总想着害皇上,还想把她废成平民。向太后一听,眼泪哗哗的,跟皇上说:“我天天陪着太后,老天爷都在看着呢,这话从哪儿冒出来的?你要真这么干,我还有什么脸活?”皇上一听,也觉得自己过分了,拿起章惇、蔡卞的奏折,咔嚓一下,就当着蜡烛给烧了。

结果第二天,这俩小子又来了,非要坚持。皇上火了:“你们是不是不想让我进英宗庙啊?”说完,把奏折往地上一扔,这事儿才算了结。

这时候,宫里还有个刘婕妤,仗着皇上宠她,对孟皇后那是各种不尊重。孟皇后也不是吃素的,俩人就这么杠上了。章惇一看机会来了,悄悄地跟刘婕妤套上近乎,然后就把孟皇后给贬了,让她去瑶华宫当仙师去了,自己则立了刘婕妤当皇后。邹浩大人那是真忠臣,死命地劝,可惜皇上不听啊。

皇上在位十五年,就这么驾崩了。亲政之后那七年,奸臣当道,老百姓都编了个顺口溜:“二蔡二惇,天下大乱。”二蔡就是蔡京、蔡卞,二惇就是章惇和他那个同伙安惇。

皇上没儿子,向太后那是哭得稀里哗啦的,跟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啊,皇上没留下个后代。”这时候,章惇大着嗓子说:“按礼法,应该立皇上的弟弟简王。”向太后说:“我自己没儿子,那些王爷都是神宗皇帝的庶子,不能这么分。按年龄,申王该立,但他眼睛不好。再就是端王了。”于是,端王赵佶就这么被立为了皇上,也就是徽宗。

大臣们想让向太后继续掌权,还恢复了司马光、吕公着这些人的官职。用了韩忠彦、范纯仁这些能人,把蔡卞、章惇、蔡京这些人都给撤了,朝廷总算是有了点起色。可没多久,向太后就退休了,皇上又开始自己当家做主。

徽宗元年正月初一,天上那是真热闹。一颗流星从西北飞进尾巴星,还撞上了另一颗星,那光亮得跟白天似的。晚上,东北方向又升起一片红光,一直延伸到西边,中间还冒出两道白气,刚要散,旁边又出现黑气。任伯雨大人那是真敢说话,跟皇上说了好多时政的问题,可惜皇上不听。

曾布这时候那是大权在握,整天鼓吹绍述学说,排挤元佑年间的贤臣,把任伯雨、范纯仁、江公望、陈瓘这些人都给贬了。还派内侍童贯去江南搜刮书画奇珍,在杭州、苏州造皇家用品。童贯在杭州待了一个多月,跟蔡京那是形影不离,最后还把蔡京推荐给皇上。皇上又把蔡京给召回来了,蔡京一回来,那就更热闹了,继续追贬司马光这些人,还规定元佑党人的子弟不能在京城当官。

蔡京那是真狠,把元佑年间的大臣们,从宰相司马光到文人苏轼,还有武将王献可,宦官张士良,一共一百二十人,都列成了奸党,还让皇上亲自写罪名,刻在端礼门的石碑上。这还不算完,还把这碑文发到各州县,让每个地方都刻。

有个长安的石工叫安民,被派去刻字,他死活不干,说:“我这人笨,不懂你们立碑的意思。但司马相公,那可是全国都公认的好人,现在你们说他奸邪,我这心里过不去啊。”府官一听火了,要治他的罪。安民哭着说:“干活儿我不敢推辞,但求你们别在碑末刻上‘安民’二字,我怕得罪全天下的后人。”

听说那安民的事儿,好多人都觉得羞愧,心里头不是滋味。于是,任伯雨等十二位忠臣,就被贬到了老远的地方。王安石被配享孔子,地位还在孟轲之上。蔡京和他儿子蔡攸,那可是成了皇上眼前的红人,学士头衔轻松到手。蔡京还监制了九鼎,放在了九成宫,皇上亲自去参观,结果献到北方宝鼎的时候,鼎突然裂了,你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

这皇上啊,是个手艺人,喜欢搞点新鲜玩意儿,大兴土木,玩得那叫一个嗨。尤其喜欢花石,蔡京一看,嘿,机会来了,就让朱勔悄悄地从浙江弄些珍稀玩意儿进贡。一开始是三棵黄杨树,皇上挺高兴;后来啊,这数量就年年涨,跟淮河、汴河上的船一样,一个接一个,号称“花石纲”。只要老百姓家里有那么点值钱的石头木头,朱勔就派兵丁进去,贴上黄封条,看得比啥都严。稍微有点不小心,就扣个大不敬的帽子。搬走的时候,那更是拆房掘地,生怕漏了什么。那些船工水手,仗着势力,在州县那是横着走,老百姓连话都不敢说,只能拿眼睛瞪。

皇上还信道,到处找道士,一开始宠王老志、王仔昔,因为他们能未卜先知。后来又宠林灵素,这林灵素也就会个五雷法,招风唤雨,小打小闹还行。结果皇上为了他,那是倾尽国力,修宫殿,在景龙门弄了个“上清宝篆”宫,跟皇宫连着,方便他做法事。还给玉帝上了徽号,让全国洞天福地都建宫观,塑圣像,林灵素还负责讲道经。每次做法事,那都是几万几万的银子往外扔。最后,道篆院还上书,册封皇上为“教主道君皇帝”,你说这皇上当的,是不是挺全能的?

宋徽宗执政也是挺荒唐的,但是其文学造诣那是相当高啊,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独创了瘦金体,《千字文》是一绝,在中国古代书法界也是有那么一席之地,徽宗更有名的当然是组织成就了一批传世名画,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自己也有《瑞鹤图》、《听琴图》等名画。

宋徽宗这些玩意玩的挺嗨,王黼、蔡攸这俩小子也是百般讨好,成了皇上跟前的红人,想啥时候见就啥时候见。他们经常跟皇上说:“皇上啊,现在天下太平,正是享受的时候,岁月不饶人,何必自找苦吃呢?”皇上一听,觉得挺有道理。

于是,皇上就开始微服私访了。让园林里都盖上白房子,跟浙江那边一样,不涂五彩,弄些村子小店的样子,还养了好几千只珍禽异兽。一到秋天晚上,那禽兽的叫声,跟山林里似的。明白人一听,就知道这不是啥好事儿。

王黼当了太宰,那是使劲儿搜刮民财,全国的好东西,都往他家里搬,进贡给皇上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蔡攸的权势,跟他老爹蔡京那是不相上下,父子俩还各玩各的,最后成了仇敌。

那时候,天上也是怪事连连,西边出现彗星,长得跟天一样。还有个月亮大小的星星往南飞。京城里还出现了龙,结果被军器作坊的士兵给吃了。大雨下了七天七夜,水都涨到十多丈高。起居郎李纲建议皇上听听大家的意见,结果皇上不但不听,还把他给贬了。

再说说浙江清溪的方腊,家里有个漆园,结果被造作局的人一次次地压榨。方腊那是敢怒不敢言啊。那时候吴中的老百姓,被朱勔那小子弄的花石纲折腾得苦不堪言。方腊一看,嘿,机会来了,他就悄悄地把那些穷得叮当响、没事干的人聚在一块儿,说要讨伐朱勔。结果,没过几天,人就凑到了好几万,一路打过去,建德军睦、婺、歙、处、衢、杭、卢这些州,都被他们给占了。

这事儿啊,得说说保甲法。这法子本来是想让老百姓有点自卫能力,抵抗辽国和西夏的。结果呢,老百姓手里有了家伙,一不留神就成了盗贼。所以啊,这保甲法只能在西北用用,东南这边,那是一点都不灵。

皇上一看,急眼了,派了童贯当浙江宣抚使,带了十五万大军去平叛。方腊一看,打不过啊,就带着人跑回了清溪帮源洞,那地儿现在叫淳安县。这时候,方腊手下还有二十万人呢。他们跟官军那是死磕到底,最后还是败了。方腊他们躲进了山洞里,那山洞复杂得跟迷宫似的,官军都找不到入口。

这时候,有个叫韩世忠的裨将,那是真有两下子。他悄悄地溜进山谷里,问了个村妇,才找到了进山洞的小路。然后,他就一个人,手里拿着大枪,领着兵直接冲进了山洞,一顿乱杀,抓了方腊,还逮到了方腊的老婆孩子,以及他们的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个人。官军一共杀了七万多叛军,方腊的党羽那是溃不成军啊。

方腊这一路,那是破了六州五十二县,到这时候,总算是平息了。

再说说宋江吧,这哥们儿在淮南那是闹得欢。他手底下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那简直是横行江湖,抢了十个郡的地盘,官军都拿他们没办法。

这时候,有个叫侯蒙的亳州知州,他给皇上上书,说宋江这人,那肯定是有些过人之处的,不如就赦免了他,让他去打方腊,戴罪立功。皇上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任命侯蒙去当东平府的知府。结果呢,侯蒙还没上任,就驾鹤西游了。

皇上又派了张叔夜去当海州的知府。宋江一听,哎呀,这海州可得去逛逛。张叔夜一看宋江要来了,那肯定是不能坐以待毙啊。他派了几个间谍去探听宋江的动向,宋江直奔海边,抢了十多艘大船,准备装货走人。

张叔夜一看,机会来了。他招募了一千个不怕死的勇士,在城里设下埋伏,然后派了点轻兵去海边引诱宋江开打。同时呢,他还把壮士们藏在海边,等两边一开打,就点火烧宋江的船。

宋江的义军一看船被烧了,哪还有心思打啊,全都泄了气。这时候,张叔夜的伏兵冲了出来,一下就把宋江的副将给抓了。宋江一看,大势已去,只能投降了。

这方腊和宋江的故事,可跟水浒传不一样,方腊其实是名将韩世忠平定的,宋江也是被逼无奈投降而不是招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