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深秋情结 > 第41章 写在后面的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说虽然结束了,但是,故事仍然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久久不能释怀,书中的程启琨和他同仁们的故事,其实就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医务人员整日忙忙碌碌、无私奉献的缩影。他们看起来是很平凡的一个群体,可能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事迹,然而,正是由于他们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治病救人、投身抗疫,甚至为此累垮身体、丢了性命,从而保障了国人的身体健康,大大提高了国人的寿命和生存质量,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在当今社会,这部讴歌医务人员的小说可能不是很受部分读者欢迎,可能是因为近些年来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医疗行业有诸多“看法”,所以,就不喜欢这个故事,甚至嗤之以鼻,以为作者胡编乱造,愚弄人们。客观地说,对医疗行业的很多“看法”大多是误解,当然,不否认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像其他行业一样,有先进的,有拖后腿的,甚至有败类。也如同一个人,有优点也免不了有缺点和过失;不过,总的来说成绩是主流,不然的话就符合客观实际了。我这样说,不是因为我是医生,我的立场想当然会站在医务人员一边,为医疗行业说话,不是的,因为我也是病人。我本人学医之前和当医生之后曾多次患过病、住过院,不是只在我曾经工作过的医院看病,还到过唐山、北京、天津看病、住院,不仅我曾经是病人,还有我的父母亲属也曾经是,因此,当我住院的时候,心中非常渴望健康,非常渴望遇到一位好医生,非常渴望医生能给自己带来健康和生存曙光。在我等待手术之前,家人也曾去给医生送“红包”,可是都被人家婉拒了。

在这里我可以很虔诚地跟各位读者说,《深秋情结》中所有治病救人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几乎没有做艺术加工,而其中的医患纠纷确实是作者杜撰的。这并不是说作者旨在歌颂医务人员,故意不写医患纠纷,而是在作者从医多年来并未亲身经历或者见到严重医疗事故,也未见过严重的伤医事件,那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众多,偶尔发生一例严重医疗事故,经新闻媒体报导后,立即会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俗语说“一马勺坏一锅”,有一件严重医疗事故就足以让民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误解,就是医生给病人乱检查、用贵重药品,为了医院的经济收入而恶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都知道,各行有各行的规矩,医疗行业的规矩尤其重要!医生从事诊疗活动必须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常规,否则就可能漏诊、误诊误治,甚至造成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具体定义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每一种疾病需要做哪些医技检查、做哪些治疗都有系统的临床路径、规范和常规。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可能是哪个系统的疾病,需要做哪些相关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有了这些检查结果才能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不可否认,总有一些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管理不到位,有的医务人员技术不精、责任心不强、医德医风修养不够好,甚至利欲熏心,最终会被人民所唾弃,被社会所淘汰。

希望《深秋情结》这部作品能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科学的、优质的服务,急病人之所急,需病人之所需,积极为患者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奉献大爱,则吾愿足矣!

希望《深秋情结》这部作品能让广大民众对医务工作者多一些的理解和信任,病患和家属都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与疾病做斗争,因为疾病、瘟疫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的敌人,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敌人,共建美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愿天下所有患者早日康复!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人人健康长寿!

这便是作者写这部作品的初心。

2025年1月作者写于唐山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