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位面
西苑宫殿内,嘉靖帝朱厚熜紧紧盯着天幕,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微微颔首,低声却有力地说道:“好,打得好!李定国果然没让朕失望,这蒸汽战舰更是威力无穷,把这些妄图侵犯我大明的欧陆国家打得丢盔弃甲,实在是大快人心!”
严嵩整了整朝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向前一步,声音洪亮又透着激动:“陛下,此乃陛下圣明,才有这强盛国力与杰出将领。这场胜利,彰显陛下天威,让天下皆知大明威严不可冒犯!”
戚继光满脸兴奋,眼眶通红,握紧拳头,声音中透着跃跃欲试:“当年我抗击倭寇,就盼着能为大明扬威,今日看到水师如此大胜,我恨不得立刻披挂上阵,再立战功!”
隆庆位面
乾清宫内,朱载坖猛地站起身,满脸惊喜,激动得连拍桌子,桌上的笔墨都被震得跳动起来:“这一战太漂亮了!李定国和大明水师为我大明立下不世之功,蒸汽战舰更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此战之后,我大明在海上的地位坚如磐石!”
高拱双手抱胸,神色冷峻,眼中却难掩兴奋,微微颤抖的双手暴露了他的激动:“陛下,这一战意义非凡,稳固海疆的同时,更为开海通商创造了绝佳条件,实乃大明发展的重要契机。”
张居正目光炯炯,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向前一步说道:“不错,此战向世界展示了大明的实力与风采,必将极大提升大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后世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
……
【在紫禁城的庆功宴上,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不断。】
【朱由检端起酒杯,起身向满朝文武示意:“今日这场大胜,是我大明国力昌盛、武备强大的证明。朕决意,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与水师建设,让我大明的威名远扬四海。”】
【众臣纷纷起身,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宫殿。】
【宴会结束后,朱由检单独留下李定国,与他深入探讨大明未来的海洋战略。】
【“定国,如今海战大胜,可南洋局势仍需稳定,你可有良策?”朱由检问道。】
【李定国思索片刻,回答道:“陛下,臣以为应在南洋重要港口设立军镇,派驻水师,既能保障海上贸易安全,又能震慑周边势力。同时,鼓励民间商船出海,与各国互通有无,繁荣经济。”】
【朱由检微微点头,接着说:“还有那蒸汽战舰,着实是海战利器。你速安排工匠,加大制造力度,提升我水师整体实力。”】
【李定国领命,表示定会全力督办。】
【随后的日子里,大明水师扩充军备,新造的蒸汽战舰不断加入舰队,船坞中一片繁忙景象。】
【而南洋的贸易也愈发繁荣,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各国商船往来不绝。】
【与此同时,大明的外交使臣频繁出访各国,宣扬国威,签订通商条约。】
【在与各国的交往中,大明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开放胸怀,赢得了不少国家的尊重与信任。】
【曾经参与联军的欧陆各国,也纷纷主动示好,希望恢复贸易往来,避免再次与大明发生冲突。】
【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大明不仅稳固了在南洋的霸主地位,还拓展了海外贸易版图,国内经济蒸蒸日上。】
【百姓安居乐业,街头巷尾都传颂着大明的辉煌与荣耀,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紫禁城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朱由检端坐在案前,手中轻轻摩挲着一份海图,眼神中满是对远方的憧憬。】
【“来人,传徐光启进宫。”朱由检放下海图,声音沉稳却难掩兴奋。】
【不多时,徐光启匆匆赶来,进殿行礼:“陛下召见,臣不知有何要事?”】
【朱由检站起身,走到徐光启面前,神色郑重:“老师,此次海战大胜,让朕深知水师之重要,更看到了海洋之外的广阔天地。朕打算派人前往更远的地方,这便需要更强大的战舰。”】
【徐光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陛下所言极是,只是不知陛下心中对新战舰有何设想?”】
【朱由检眼中放光,比划着说道:“朕想要重量更大的巨轮,不仅要能承载更多物资与人员,还要抵御远洋的狂风巨浪。船身要更坚固,火炮要更精良,续航能力也要大幅提升。”】
【徐光启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的想法极具远见,只是制造如此巨轮,工艺复杂,所需材料也颇为讲究。不过,臣定会召集能工巧匠,全力钻研。”】
【朱由检拍了拍徐光启的肩膀,鼓励道:“朕相信你。此事刻不容缓,所需人力、物力,你尽管开口,朕全力支持。”】
【徐光启领命退下,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他先是走访了京城内的各大造船厂,召集了一众经验丰富的工匠,向他们传达了皇帝的旨意。】
【“陛下想要打造前所未有的巨轮,驶向更远的海域,这既是挑战,也是我们的荣耀。大家可有信心?”徐光启目光扫过众人,问道。】
【工匠们纷纷挺直腰杆,齐声答道:“有!”】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光启与工匠们日夜钻研,查阅古籍,参考西洋船舰图纸,不断商讨改进方案。】
【他们尝试采用新的龙骨结构,以增强船身的稳定性;选用更坚韧的木材,提升船体的坚固程度;还对火炮的布局和性能进行反复测试,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时刻关注着造船进度,不时派人询问情况,还将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赏赐给参与造船的工匠,激励他们加快进度。】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艘全新设计的巨轮渐渐在船坞中成型,它承载着大明的希望,即将开启一段未知的远洋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