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毕老师的弯弯绕
媒人,在以前,也叫媒哄,媒哄媒哄,从中作梗,说成就成,不成也能在两边蹭吃蹭喝。
上一章说老毕,毕老师来给我二哥说媒,说王家的姑娘,俺爹俺娘对他说的王家姑娘有些质疑,他支支吾吾,俺家说叫他回去再去王家了解一下。实际上老毕,毕老师不用去了解,王家的情况人家王家早就给他说明白了。这老毕呢,就是揣着明白,故意说糊涂。说糊涂,再破解 ,那就显得有水平。
故事从头讲起:先说王师傅家,他确实没有子女,就老两口。他原本是富锦县农机的,在十几年前,县农机下派,公社成立拖拉机管理站,他来到我们这,可是十几年过去了,王师傅年岁已高,也就退休了。退休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在一九七四年春天,老两口就有了打算,想着身边应该有个孩子了,万一有那么一天,好有个依托呀。就这样,于是,王师傅就想起来了富锦县里的弟弟,弟弟是富锦发电厂的厂长,弟弟家有四个子女,两个姑娘,两个儿子,王师傅就想着过继一个,王师傅原籍是关里山东的,这个想法也符合关里的规矩。王师傅一说,老伴很高兴。王师傅这就找到了富锦的弟弟,王师傅给弟弟一说,弟弟也是非常高兴,说,哥哥我早就有这个想法。我心思我说早了,怕你和我嫂子不高兴。这哥俩一说,在弟弟家小酒一喝,那 哥俩就商量吧。商量,按照关里的习俗有男孩的得先说男孩。这王师傅弟弟家就有两个男孩,要看这情况不是正好吗?有俩男孩,老哥俩一家一个。可其实不然,弟弟的大儿子在部队当兵,还是个连长,不知道何时转业。王师傅说,那我就要小侄子吧,弟弟说了,小儿子是知识青年,去年高中刚毕业,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了。咱这个时候叫小儿子回来,我不犯错误吗?我是党员,我是发电厂的厂长。王师傅说那不行,咱不能犯错误啊,弟弟说那就看这两个姑娘吧。说,哥俩先说大姑娘,大姑娘二十三了,在富锦机关上班,已经有对象了。弟弟说,哥这姑娘有对象了,不好办呀,我给问问吧,弟弟一问,姑娘不同意,对象不同意。王师傅说那就要这个小姑娘吧,小姑娘才十四,上初中呢,小姑娘说我还上学呢?
王师傅和弟弟说过继一个孩子的事,没说成,回来老伴大不高兴,唠叨了好多天,唠叨完,老两口还得琢磨呀,这一琢磨,这老两口就想起了老伴有个弟弟。弟弟家有几个子女。王师傅老伴屈指一算,弟弟家有五个孩子,一个男孩,四个女孩。可弟弟不在这东北,在山东呢。在山东那也得联系啊,联系,那个时代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写信。写信,写吧,王师傅给内弟,写信了,写信给内弟说了很多好话,也说明了他和老伴的想法。内弟接到信后,对家里几个儿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大的是姑娘,已经订婚了,不能来东北了。二的是姑娘,也二十二了,三的是儿子,岁数才十五。内弟家就这一个小子不能过继。剩下的就是老四老五了,岁数更小,还都是姑娘。内弟把自己的几个子女的情况研究分析后,就给王师傅来信了。来信说就老二可以过继给你。但有一条,过继给你后,你得负责给她找个婆家。为照顾你和我姐吗,尽可能在你周围物色,还要考虑到生活的习俗,最好找个山东的。王师傅在收到内弟的信后,老两口心想内弟真行,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这就赶紧给山东内弟回信,回信,并且给内弟说,东北生活条件,现在比关里山东好,姑娘来了,找对象我一定给找好,希望姑娘早点来。”
王师傅是很有素质的人,这一边回信,那就一边给来的姑娘物色对象了。物色,那王师傅是指定在我们富楼屯子里物色了。因为他找亲戚过继孩子的目的就是要照顾他和老伴吗。因此,那就只能在我们富楼屯来选择了。
在富楼选择,富楼也不是很大的地方,就三个生产队,那好选择,而且选择还得考虑着山东的习俗,男孩的年龄适合,那选择的范围就更小了。范围小,更好找。在姑娘还没来到的呢,王师傅就锁定好目标了。那目标就是我二哥了,王师傅对我家太了解了,因为他在十几年前住过我家。他知道我家大人孩子都朴实,勤劳,善良,能吃苦。
王师傅选择好了,信心满满,就等着迎接女儿到来了。
迎接女儿到来,那一段时间,王师傅和老伴吃着饭还哼着小曲呢,说咱姑娘快来了。老伴说来吧,你又给咱姑娘选择的对象有目标了,那老马家那一家子人好啊,孩子能吃苦,能干活,大人还善良。老两口白天说着,晚上就做梦姑娘来了。真的,过了二十多天,姑娘真的来了。姑娘来了,王师傅和老伴有了女儿了,真是高兴极了。
王师傅是个务实的人,看姑娘来了,心想我得赶快把姑娘找婆家的事落实了呀,王师傅想着,给姑娘找到婆家了,婆家就能给队里说落户口的事了,姑娘有了户口,就能上队里劳动了,姑娘劳动了,那就能挣工分了,有了工分了,到秋天队里分口粮,分烧柴,分秋菜那都能有了。
王师傅想好了,他想给姑娘找婆家,那得找个中间人呀,中间人——媒人,来回给说说,沟通一下好呀?这事不能自己直接去说去呀。
王师傅想好了,他先选择了俺大爷,俺大爷还在他家西面住,很近的,就隔三四家。王师傅想好了,傍晚上就来到了俺大爷家。王师傅来到往外大爷家,王师傅是工人呀,这王师傅一来俺大爷家,俺大爷一心思这工人能来我家,我家这回可能了,在那个时代,工人的地位高呀,俺大爷即可觉得蓬荜生辉呀,俺大爷问王师傅来又啥事。王师傅有啥事?我有个姑娘,是我内弟从山东过继给我的,他叫我在这给找个对象,我看好了,东头你弟弟家二儿子,就不错,咱都是山东人,生活习俗还一样,我求你给我说说呗。我知道你那个侄子正好还没对象。
“不行不行,我不能给你说这事去,王师傅,哎,你怎么能给他家呀?东头是我弟弟家不假,他家可穷了,我可不能给你说去。我要给你说去,你家姑娘要是给他家了,成了亲了,结了婚了,你们一看他家那么穷,该埋怨我了。”
“他家穷?谁家富啊?我看了,你那二弟弟家,现在有新盖的三间大房子,我又听说,他家屋里还打上小洋井了,那日子过的就不错了。再说了,这个时候,像你们社员,不都是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吗?人能干活,能挣工分,到了秋天能从生产队里领回来口粮和烧火柴就行呗。我都看了,你那二侄子,给队里赶大马车,赶得可好了,你那侄子,在马车上往下扛麻袋,可有劲了,还净扛立肩呢。”
“哎,王师傅,你要说这,我也不给你抬杠。我是他大娘,按道理我不应该给你说这个,你光看他家那二孩子能干活了,你都不知道他家那些孩子老三老四老五,他们都不愿干活,他们都到了上队里干活的年龄了,那一个一个还背着书包上学校晃荡呢。你看俺家,五口人三个劳力;你再看俺那二兄弟家,九口人,才两个劳力。”
“哦,谢谢你的好意吧。”
王师傅本来想找俺大爷大娘给俺家说说媒呢,结果俺大爷大娘都说俺家什么都不好。王师傅听了深感不解。王师傅回到家中,老伴问怎么样?王师傅看姑娘在身边的,就不好回答。怕姑娘听了,产生想法。就说我去他家了,我看他家忙着呢,我就没吱声。等着第二天了,姑娘去挑水去了,王师傅看姑娘不在屋里,就赶快给老伴把昨天去俺大爷家的事说了,王师傅老伴听了说不可能。那东头的他弟弟要是穷,那怎么能把三间大房子盖起来呀?人家盖起三间大房子,还在屋里打小井了。那不是钱啊?再说了,咱住人家老马家的时候,你不看到了,人家那些人可能干活了。
“就是呢,你别给姑娘说这事,我再找个人去给说去。”
“你找人,你找谁呀,这老马家是三队的,咱就得想法子找个三队的人,去给咱说去。”老伴说完,王师傅一想,东面隔一家的邻居,老毕是富锦来的下放户。王师傅一想,有了,我是富锦来的,这老毕他也是富锦来的,这还是老乡嘞。
这天下午了,是腊八刚过,王师傅去老毕家把老毕找来了。王师傅说我求你一件事,咱俩都是富锦县城来的,是老乡。
“哎呀,大叔,什么求啊,说求,那不就外外道了。”
“不说求也是求,我在这屯子也没有啥亲属,我觉得你是我老乡,我就求你把这事给我跑跑腿,给我办了。你看,我岁数大了,这两年你也看到了,我上大井挑水都挑不动了。我按照我关里家的规矩,我叫我小舅子过继给我一个孩子,他过继我一个姑娘,姑娘来了,我得先给我姑娘在这找个婆家呀。这婆家我给看好了,有目标了,就是你们生产队的老马家,他那个二小子了,我打听过了,会给队里打渔,会赶马车,扛麻袋割地的活,啥都行,人还老实,他家大人还都很善良。怎么样,你是老师,有文化,办这事,你还会说。你就是媒人了,你给我跑跑,成了喝喜酒呗。不成,和辛苦酒。
“好,好好好,王师傅,我跑腿没事,我为大哥跑腿是应该的,我就不知道,那小马,现在处对象了没有 ?”
“啊, 我问过他大爷了,说没处。说他家穷点,要不早有对象了。”
“哎呀,对啊,大叔,小马家,穷点,他哥们又多,那咱得给他家要点彩礼啊?”
“不要不要,老马家这几年,又盖房子又打井的,那老马整的就很不容易了。”
“不要,大叔,我给你说呀,你得给姑娘家,关里的爹妈要几百奶金呀。”
“不要,不要,我小舅子,把姑娘过继给我,就是叫我给找个好婆家就行。人家没提要彩礼的事。再说了,我们关里家也不兴要彩礼啊?还要什么奶金呀?咱生姑娘吃奶,人家生小子不也得吃奶吗?”
王师傅托毕老师了。毕老师心想这回好了,我喝酒的机会来了。毕老师从王师傅家出来,往家走着想着,我先不能去老马家说去,我得往后拖几天。我得利用这个机会,找个小伙,忽悠他几天,逗试点酒喝。这老毕,想着,往家走就路过老杜家,老杜家,爷俩都刷钱,一年啥不干,就指着推牌九,刷钱过日子,这老杜儿子就因为老刷钱,没人给媳妇。这老毕想好了,这酒瘾就来了,这就来到老杜家。来到老杜家,老杜的儿子,正好刚赌博回来,这老毕一顿忽悠,说邻居王师傅家,新来个姑娘,想找个婆家,只要能给落户就行。我想你行,你在你们二队交的款。这杜二一听老毕要给介绍对象,高兴的心里乐开了花。说。可还是有机会说媳妇呢。嘿,就给老毕喝上酒了,给老毕喝酒,今个喝,明天喝,在一起,一连喝了几天,几天过后,这杜二要求看看女的长得啥样。这老毕,又借着他家有事,叫王师傅家的姑娘上他家帮忙。这就叫杜二上他家看了一眼,这就给杜二糊弄过去了。事后给杜二说,人家听说你家都赌博,人家不敢。老毕就这样忽悠了杜二半个来月、等着过年了,王师傅问老毕了,这老毕说哎呀,王师傅,我都给你家跑两遍了,人家叫听信,那等着过了年吧,我再上老马家去,你就放心吧,这事能成。
这就有了正月初三,晚上老毕,毕老师来说媒的故事了。毕老师正月初三来我家了,他没有按照王师傅给他说的来说,而是把王师傅说的意思,又经过他的大脑加工一下,给俺爹说的之乎者也。毕老师说的乱,俺爹质疑,毕老师回答不上,我觉得毕老师来给我二哥说媒是好事,我说毕大哥,你再去和王师傅聊聊。
这老毕从我家往回走,高兴的了不得。以为给我家说了,这事就好办了,就可以在我家和王家中间来回忽悠了。
第三天了,正月初五了,晚上了,毕老师又来了,来了,给我爹说,大叔,你说对了,王师傅这姑娘是他内弟——小舅子家过继给他的。这姑娘可真好啊,能干活呀,一看和你家就门当户对,姑娘跟你家我二兄弟那真是天生的一对啊,大叔,你家真有福气啊 ,啊?俺爹说,毕老师,你先别说这个,你问问人家王师傅家,要和俺家成亲,有啥要求吗?不能一点说法没有吧?像不像东北这儿,还要啥彩礼奶金啥的呀?
“哎呀,大叔,你真聪明,你说这,我 现在倒没问人家呢,那人家能不要一点吗?人家好不容易养活这么大个姑娘,再说了,人家就是不要,那咱家也得给人家一点啊。再说了,大叔,咱家,家大业大,咱要不给人家一点东西,这也不是咱家的风格呀。”俺爹听了说,别别别,我啥风格呀,我是一个庄稼人,他老王家到底要不要,这事,毕老师,你是媒人,你可得给我问明白呀。
“那好吧,大叔说这也对,俩手攥三豆,该一是一,该二是二。好,大叔,我回去,明天,还是后天,我找时间去王师傅家,我去问他。回头给你信。”
“哎,这就对了。你问明白了,最好把他要的东西,拉出一个单子来。”
“啊,你说的是彩礼单子。”
“他爹,菜我炒好了,你和毕老师,别光说话了,都晚上这个时候了,再吃点喝点吧。”
“哎呀,不了,大叔,我得回去了,我回去,我得琢磨着,明天啥时候想法子,找王师傅啊?”
“找,毕老师,你现在,回去,也不能找人家了,来吧,毕老师,来喝点吧,你都为这事,给俺家跑两趟了,俺爹说着就和毕老师喝起来。
俺爹和毕老师喝着,俺爹心想着,你给我儿子说媒,你好心,给我跑这事,黑天还来,不容易啊,我得好好招待你呀,等着你给我儿子说成媒了,我还得好好感谢你啊。俺爹这样想,那毕老师也在想,王师傅,托我说媒,那边着急啊,那我可不能着急啊,我得给你这事抻着,慢慢的悠着来。我悠着,你们就着急,你们着急,就得今天找我,明天找我,来招待我。
毕老师,想着,俺爹陪着喝酒,一喝,喝了小半宿。喝了小半宿,他才往回走了,走,俺爹还安排我和二哥送她。
俺送他,给他送到家,俺家距离他家二里多地。折腾我们跑一个来回。可是,这毕老师了,回家就笑了,心思这老马家啊,这老农民呀,我就得折腾他呀。毕老师想到这些,就开始在家杜撰彩礼单子了,等着自己写好了,就琢磨着找王师傅了,他找到老王家,他也不把他杜撰的彩礼单子拿出了,而是说,人家老马家。真大方,讲究,要给姑娘买三大件了,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了,还想给你们买很多衣服。毕老师这一忽悠,可把王师傅的姑娘忽悠的不知道俺家多有钱了。姑娘问那咋办呀,这老毕一看忽悠起来了,说,咱最好是把咱要的拉个彩礼单子。
姑娘听了毕老师说的话,说那老马家真要给,那你就给写一个彩礼单子呗。王师傅说,不行,写啥写,不用写,谁家能有多少钱。毕老师说,人家要给,你就写呗,咱姑娘喜欢啥,咱就写上,这样好,也体面,老马家也也满意。这毕老师,就这样,又写一个大彩礼单子,那真是写彩礼单子,就是随心所欲,写,用毛笔写的,也能彰显自己的毛笔字写的好。这是第一次,就用八开大的红纸写了三张。这毕老师,在家写的,写了改,改了写,写的样样俱全。
毕老师写好了,就给俺家拿来了,叫我爹看,俺爹看了,问,就这些了。毕老师说,王师傅家意见暂时就这样,俺爹说你拿回去,叫他家一次想了了,想全了,你给写好。俺爹一说,这毕老师就当真的了,就拿回去再添加。就这样经过几次添加,三百块钱的奶金也有了,俺爹说你搞这吧,等着,我看这些东西,我啥时候能掂对上。
因此,这婚姻才搁置起来。
搁置起来了,王师傅家追呀,催着毕老师来问呀,说,大叔啊,不行,暂时,掂对不上,那彩礼单子上的,就去掉一点吧。毕老师又把王师傅家催着减彩礼的事告知了马家。马家一听,觉得王师傅家也有诚意,可那些东西一时半会还是难以凑齐。这时,村里突然来了消息,说有一批物资要低价售卖,其中就有彩礼单上的手表和缝纫机。马家觉得这是个机会,四处借钱打算去抢购。王师傅家得知后,也觉得不能太为难马家,姑娘也对二哥印象不错,就和王师傅商量,把彩礼单再减一减。毕老师来回传话,两边都有了让步的意思。最终,在毕老师的斡旋下,双方重新拟定了彩礼单,数额在马家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王师傅和马家都松了口气,二哥和姑娘的亲事也算是有了眉目,只等选个好日子把喜事办了,村里也开始流传着这桩即将到来的美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