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江花玉面 > 第225章 天地渺渺(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父女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父亲从来不会在女儿面前说过自己有多么爱她,只是在女儿出嫁的前夕,痛哭不已。

婚宴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危险,好像只是简单的一场晚宴,和自己往日在大梁参加的宫宴毫无区别,只是多了点婚宴的气氛罢了。

元常陈游走在宾客之间,温北君感觉这个年轻人比起在渔阳城前又要成熟了许多,虽然和他年轻的时候还没法比,但是他已经勉强可以把自己的侄女托付给他了。

“温侯。”

不觉间元常陈到了自己的面前,温北君冲着他点点头,“不用顾及我,我看房将军就在你身后,他是你爹的老部下了,你应该去敬他一杯酒。”

除去四大实权将军,左将军房敦和右将军刘禹是这次婚宴来的官衔最高的武人,都是正三品,他们也是元鸯的老部下,随着元鸯南征北战,是第一次伐燕的主力。

“但是…”

“没什么但是,我喝了这杯酒,往后就当不认识我了,我这个人最讨厌那种虚的东西,我们是一家人,不用搞这些,你是今天的新郎,把宾客应付好才是正事,我去找你爹说说话。”

温北君拍了拍元常陈的肩膀,不再去看自己侄女的夫君,起身端着酒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元鸯所在的主桌走去。一路上,宾客们纷纷向他行礼问好,他只是点头示意,目光始终锁定在元鸯身上。

元鸯见温北君走来,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起身相迎,“温侯,今日小儿成婚,多亏你照料温鸢这丫头,以后你我就是亲家了,我敬你一杯。”说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温北君也仰头干了杯中酒,在元鸯身旁坐下,目光在热闹的婚宴现场扫视一圈,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感觉还是和殿下在战场上并肩厮杀,不想今日倒是和殿下成了亲家,真是不胜荣幸啊。”

元鸯摆了摆手,脸上虽挂着笑,眼底却藏着几分忧虑,“温侯客气了,能与温府结亲是我元家的福气。只是这世事难料,如今朝堂局势波谲云诡,我总担心这婚宴的喜乐背后,会潜藏着危机。”元鸯微微皱眉,目光投向远处推杯换盏的宾客,声音不自觉压低。

温北君神色一凛,顺着元鸯的目光望去,心中也泛起一丝不安,“殿下所言极是,我近来也察觉到一些异样。就说今日这宴会上,有些官员的言行举止,总透着股子不寻常的味道。”他轻抚着酒杯,手指微微收紧,似是在思索着什么。

正说着,一位身着锦鸡朝服的官员满脸堆笑地走来,手中端着酒杯,“恭喜王爷,贺喜温侯爷,今日这大喜的日子,真是让我等大开眼界啊!”

说罢又朝着温北君拜道,“之前真是多谢温侯爷了,若是温侯爷不同意谥号,下官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正是玉琳子死后的礼部尚书谢辞,靠着定下了给老相胡宝象的谥号“宪”,也算是坐稳了礼部尚书的位子。

“那事本就和本侯无关,都是谢尚书的功劳。”

谢辞听闻,脸上笑意更浓,“温侯爷过谦了,若无侯爷在朝中声威,这谥号之事,哪能这般顺利。”说罢,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而后目光在宴会上四处游移,话锋一转,“王爷、侯爷,您二位看,今日这满座高朋,皆是我大魏栋梁,只是这朝堂之上,局势变幻莫测,还需诸位齐心协力呐。”

元鸯微微颔首,神色淡然,“谢尚书所言极是,只是这齐心协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周围宾客,似是在暗示着什么。

温北君端起酒杯,轻抿一口,不动声色地说道:“朝堂之事,向来错综复杂。就拿这谥号来说,看似简单,实则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诸多事端。”他的目光落在谢尚书脸上,似笑非笑,“谢尚书初掌礼部,往后行事,还需多多斟酌。”

谢尚书心中一凛,忙不迭点头,“温侯爷教诲,下官铭记于心。”他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连忙转移话题,“今日元二公子与温小姐喜结连理,实乃我大魏之幸,往后元、温两家强强联合,朝堂之上,必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谢尚书真是喝糊涂了,哪来的什么二公子和温小姐,我看的清楚,分明是元公子和未央公主殿下,谢尚书慎言啊。”

此话一出,宴会上瞬间安静了几分,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来,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谢辞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一时语塞。

元鸯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冷冷地看着谢辞,“谢尚书,今日是常陈的婚宴,本王念你是朝中大臣,又是来道贺的,才对你多有容忍。可你这言语糊涂,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元家,也辱没了温府和未央公主的名声。”

温北君也放下酒杯,神色严肃,“谢尚书,这朝堂之上,一言一行都关乎着朝廷的颜面和大臣的声誉。你身为礼部尚书,掌管礼仪典制,更应谨言慎行。”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辞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颤抖,“王爷、侯爷恕罪,下官今日确实多饮了几杯,言语失当,绝无冒犯之意,还望王爷、侯爷海涵。”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一句错话,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恐怕会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元鸯冷哼一声,“起来吧,今日之事,本王暂且记下。日后若再犯,休怪本王不讲情面。”

谢辞如获大赦,连忙起身,低着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这时,一旁的乐师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尴尬,连忙加大了演奏的音量,欢快的音乐声再次响起,才让宴会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