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宴席散去,唐僧一个人在园子里闲坐赏月的时候。朱圆圆便上前去问道:“师傅,你有空吗?”

唐僧道:“闲来无事,为师看今晚的月亮甚好,故而坐在这里观赏。想着离开长安已经十几年了,明日要赶紧出发西去……”

朱圆圆点点头,没事就行。

“你找师傅有什么事吗,悟明?”

朱圆圆道:“我,有事。想听师父讲个故事。”

“你想听什么故事?”唐僧方才一个人坐着看月亮,心里愁绪弥漫,这回朱圆圆过来跟他说说话,他倒挺乐意的,也来了兴致。

朱圆圆笑着从身后掏出来一个精致的小酒壶和两个酒杯:“既然要讲故事,自然要喝点儿酒。来点儿吧,师傅?”

唐僧摆摆手:“你自己喝吧,师傅不喝酒。”

“没关系的,这是素酒。”朱圆圆说着,把杯子摆到了两人面前的小石桌上,轻轻的斟上了两杯,“这酒叫做须弥山月酿,听说公主也很爱喝。”

唐僧本来是不怎么感冒,听到一个如此有禅意的名字,不由得低头看了两眼。

那酒盛在金杯之中,气味清冽芳香,颜色也十分清新透亮,整体呈现出淡淡的金红色。

朱圆圆笑道:“师傅,你看这名字是不是和今晚的月色十分应景?我听说这酒乃是用每个月的十五月圆之夜,采集的藏红花蕊酿,造而成的。这小小的一杯酒中,可是藏着明月呢。何尝不是一种芥子纳须弥?”

唐僧笑了笑:“明月在何处?”

朱圆圆道:“这酒中有三种明月。这第一嘛,自然是取自月圆之夜的花蕊。第二,在这里……”说着轻轻一指。

唐僧低头一看,那不过两寸宽的酒杯中,果然倒映着小小的一轮明月。

“第三,师傅喝了酒我才好告诉你!”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唐僧觉得再不喝一口都有些破坏氛围。

所幸那杯子非常小,也不过抿两口就没了。唐僧端起来,小小的抿了四分之一杯。

入口清冽冰凉,微微发酸。咽下去之后,有一种淡淡的灼烧感,在喉头划过。不知为什么,总感觉舌尖流着一股荔枝的酸香。

唐僧奇怪道:“怎么会有股荔枝味儿?”

朱圆圆笑道:“芥子纳须弥,深山藏明月。师傅,你看。”朱圆圆说着打开了那酒壶的盖子。只见里面赫然沉着一颗圆圆的荔枝。那荔枝浑圆雪白,静静的沉在酒壶底部,真如明月落到了山中一般。

“荔枝是藏在冰窖之中的,起到代替冰块给酒降温的作用。所以师傅你喝起来是不是既有荔枝的香味,又觉得十分清凉?”

唐僧点点头,喝了一大口,再次细细品尝一番,又说道:“再来一杯。”

这酒没什么酒味,凉凉的,而且酒杯也小,唐僧心情今晚心情本就有些郁郁,索性还想多来几杯。

朱圆圆笑着又给唐僧斟了一杯。

随意的陪着唐僧说着话。

唐僧不知不觉吃了三五杯酒,朱圆圆也不知不觉的把话题引到了最近的事情上。什么抛绣球、撞天婚,什么公主与王后的亲密互动……

唐僧轻轻的叹了口气。

“师傅,你说你俗家的母亲是失踪了?”

唐僧道:“是呀……”

这件事情他本来不想多说。

毕竟是出家的人了,老是惦记些俗家的事情做什么?一心向佛的人,就应该斩断前尘旧事。不然怎么能是个合格的和尚呢?

可是方才喝了两口酒,有些微醺,理智便被瓦解了大半。

加上今日又受了刺激,见朱圆圆静静地坐在旁边,唐僧不由得有了倾吐的欲望,便把当年的事情说了出来。

二十七前,唐僧十八岁,从他的师傅那里得知了身世。

唐僧母亲名叫满堂娇,乃是当朝丞相殷开山的女儿。父亲是唐皇御笔亲赐的状元陈光蕊。

二人乃是抛绣球、撞天婚,结成的姻缘。

后来满堂娇随陈光蕊,接了唐僧的祖母张婆婆一起,到江州赴任。

半路上,张婆婆忽然病了,陈光蕊害怕耽误了报到的钦限,和满堂娇商议,租了房子,付了盘缠给母亲,先去赴任。

这妻夫二人在洪江渡口上了船。那撑船的刘洪见满堂娇容貌美丽,便起了狼心。趁夜半三更之时,将随行的家仆杀死,又将陈光蕊打死,推进了水里,将满堂娇强占为妻。

到了对岸,刘洪穿了陈光蕊的衣裳,带了官凭,往江州冒名赴任。

满堂娇落在贼人手里,本欲一死了之,只因身怀有孕,舍不得孩儿,不得不忍辱负重,直至九死一生,产下一子。

那刘洪见了,知道是陈光蕊的血脉,就要淹死。

满堂娇借口推脱,趁刘洪出门,将孩子带出了衙门。

她咬破手指,写了血书,将孩子母父的姓名、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记了下来。又将孩子左脚上的一个小指咬下来,作为记号。取贴身汗衫,将孩子包上,把他安置在小木盆里,血书系在胸前,推到了江中。

这孩子顺水而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被当时正在参禅悟道的长老发现救起,长老将那血书收藏起来,把这孩子养育长大成人。

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唐僧。

直到唐僧十八岁这一年,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因对长老师傅哭道:“母父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请师傅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再回来报答师父的恩情。”

唐僧的师傅扮作化斋的和尚,去江州的私衙与母亲相见。

果然,满堂娇心善向佛,听说来化斋,便将唐僧叫进衙内,请他吃饭。她在旁一瞧唐僧的举止言谈,倒与丈夫有几分相似。

想起自己的儿子,顺江而流,如今已经一十八年了,约莫也是这个年纪。满堂娇便将婢女都打发出去,问起唐僧的身世来。

母子二人,这才得以相认。那满堂娇又看过了唐僧的血书与脚趾,二人抱头痛哭。

哭罢,满堂娇从卧房中找出一只香环,又写了一封书信。嘱咐道:“我儿,你到洪州西北地方约一千五百里之城,那里有个万花店。你的祖母就在那里,你凭此环与她相认。

“这封信你带到唐王皇城之内,殷开山丞相家,他是你的外公。叫外祖父奏上唐王,统领人马,擒杀此贼,与你父亲报仇,那时才能救得我出来。”

唐僧果然如母亲的嘱咐,先找到了祖母,又来到皇城与外公相认。

殷开山上奏唐皇,唐皇大怒,即点了兵马派往江州,围了刘洪所在的衙门,将这贼人活捉在梦中睡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