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织布机换上线,不一会,传出‘咔咔’声。

裴青生挖好地窖,把多出来的一部分土倒进菜地。

地窖用一块板盖上,以防不慎掉进去。

洗完手去屋里抄书。

手上这一本差不多一个月能抄完。

上午抄书,下午织布。

日子过得充实又幸福。

***

这日,郑桂花坐在门边绣着荷包:“小茯,你家今年年货都买啥。”

“还是那几样,鱼,肉,花生,不买南瓜子,家里炒了些。”

有生的,也有熟的,外面小簸箕上还晒着一点。

“嫂子家今年买啥。”谢茯问。

“去年我婆婆被公公骂了一顿,再省也不能只买那点肉,全家人还不够两筷子的。让我买一斤肥猪肉,再买鱼头和炒货,啥便宜买啥。”

有一次来他们家玩,几个孩子跟着,看到裴青生做豆腐鱼头汤,馋的不得了。

架不住热情,盛了一碗汤给孩子们分着喝。

回家之后跟她说,过年要喝鱼头豆腐汤。

从那次开始,郑桂花再过来玩都不带着几个孩子。

谢茯道:“我想买点牛肉,去了好几次都说没有,被人预定了。”

羊肉倒是好买,但是来到这里以后从来没吃过牛肉,馋得慌。

“那可不好买,镇上没几家卖牛肉的,有全被富贵人家抢了,咱们哪能买得上。”

羊肉太贵,郑桂花舍不得买,婆婆给的钱也不多,买什么都算好了。

要是用自己的钱买了,往后能一文钱不给她。

瞥了眼从外面回来进西屋的裴青生,又看向晾衣杆上晒着的棉衣和棉裤。

“你家今年做了多少件棉衣,我看还有薄的。”

谢茯起身拿出一捆线,坐下说道:“一人做了一件厚的,又做了一身薄的,三四月份穿厚的热,不穿又冷。”

“棉鞋也做了两双,换着穿,嫂子家今年没给孩子们做新衣裳。”

“没,衣服还能穿,等过两年再给他们做新衣裳。”

孩子长得快,棉袄都做的很大,像大人的款式,小孩穿在身上跟偷了大人的衣服穿似的。

家里实在穷的,好几年不做一件新棉袄,穿着变小的棉衣和棉裤,外面冷,都在被窝里捂着,不出门。

第二天逢集。

谢茯没跟着去,在家织布。

“青生,肉多买两斤,炸萝卜肉丸子,还要包馒头和饺子,白面买一斤,排骨和羊肉买两斤,我想想看还有什么。”

“猪耳朵,猪蹄,鸡肉,鱼。”裴青生背起箩筐,“还有虾。”

“鱼多买两条,我想吃鱼冻,然后是鱼头,豆腐买三块,包白菜豆腐饺子,就这些,其它你看着买。”

菜就不买了,家里都有。

“嗯,那我去了。”

走到门后回头,微微弯下腰。

谢茯含笑吻上他的唇。

如今他也不像以前那般害羞,会找她索吻了。

裴青生满足地蹭了一下她的脸颊:“我去了。”

“去吧。”

谢茯送他出门,看到郑桂花正站在家门口等着。

“走吧青生,晚了没位子,小茯,我们走了。”

“哎,你们慢点。”谢茯冲他挥了挥手,缩着脖子转身进屋织布。

上一匹布做完送去,赚了三两。

新拿的一个样式也要做两个月,价钱比上一匹多了两百文。

今年一年,加上卖粮食,抄书和卖故事的钱,两个人合在一起,赚了不到八两。

两个人也没太省着花,想吃啥逢集去镇上买。

除掉今天去镇上买年货的钱,能存五两。

对了,过完年要交税,能存四两。

谢茯想,织布的手艺没白学。

“小茯。”

“哎,孙婶,进来坐。”

孙毛丫拎着篮子,穿着绛紫色打着补丁的棉袄,笑意盈盈地走进屋。

“我来找你再买一尺料子,回去当笼布,过年好蒸馒头,家里那个坏了,实在用不了,还是牡丹出生那年买的。”

“行啊孙婶,您坐会。”谢茯抱出原色麻布,“那是很久了,不过麻布耐用,用这么多年才坏也不错了。”

“是啊,你叔去捡豆子,捡了有一斤多回来,明天家里做豆腐,做完给你家送来一块。”

“谢谢婶子,青生去镇上,我让他买豆腐了,早知道不让他买,去婶子家买了。”

孙毛丫笑道:“别跟婶子客气,一块豆腐不值啥钱,我想豆腐做出来再村里卖,要么去隔壁村子。”

“可以啊,家里吃不完那么多,价钱就和镇上一样,肯定会有人买的,估计还不够卖。”

谢茯扯好料子叠起来递给她,接过钱,问道。

“叔不是在镇上做工吗,怎么去捡豆子了,主家看见没拦着?”

地主家有长工,庄稼收成长工会去捡,外人会撵。

孙毛丫把布料放进篮子里:“在地主家干活,地主不想多给钱,他们捡回的豆子抵一半工钱,黑心肝的地主,还说我们占了便宜,一斤豆子做出豆腐能赚不少钱。”

忙时家里人手不够,会招短工。

地主惯会欺负短工,可是又不能不去做。

一直在镇上待着,每日吃喝住都要花钱。

“那是气人,卖豆腐赚不了多少钱,讨要也没用,东家肯定不给。”

能不能遇到一个好东家,全碰运气。

尤其是做短工,碰上抠门心眼多的,扣这扣那,可能大半个月白忙活。

“是啊,这种事也不是第一回了,好歹还给了一斤豆子。”孙毛丫起身,“你忙着,婶子回了,不用送。”

“那婶子慢走。”

“哎,你忙你忙。”

孙毛丫出了门,路过田秋凤家,见她正在院子里喂鸡。

“秋凤,没去镇上买年货。”

“让别人带了,去晚了,没坐上。”抬头看到她的篮子里的新布,“买布回家做衣裳啊。”

田秋凤记得她家新买了料子,给两个孩子做了一身新棉袄和棉鞋。

这又买布,看来今年赚了不少。

“不是,笼布,家里旧的坏了,重新买一个,你忙着,我回去了。”

田秋凤笑着点头:“成,空了来。”

这一家自从有了孙女孙子,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快晌午。

裴青生推开大门:“娘子,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