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宁笑着,陈军也觉得工人们的干劲不错。
王秘书从未见过高压锅,看了一会后觉得无特别之处,只是锅盖复杂了些。
“杨厂长,我觉得还是试试的好,别出错。”
杨宇宁同意:“那就试试。”
小强拿到说明书后小心翼翼将高压锅拿去食堂测试,生怕出差错。
食堂里,张庆军把一整只鸡放进去试用,正好还能用来招待客人。
一个小时后,小强把锅搬回了办公室,香气四溢。
“厂长,成功了!这锅能用了。”
杨宇宁站起来看,满意点头,三人一同回到会客室吃鸡肉,并商讨接下来的计划。
“厂长,上级领导要求首批生产一千台,若适合还会增加订单。”
“不过,最好一周内完成一百台,抓紧时间。”
王秘书并没有被热情冲昏头脑,仍然坚守任务。
“没问题,一个周搞定。”
杨宇宁拍拍桌子。
陈军附和:“我们会尽快着手。”
夜色降临,王秘书离开工厂。
杨宇宁和陈军回办公室继续讨论具体任务。
“这次分配给哪个车间?”
两人很快敲定分工,随即投入到忙碌工作中。
夜空下繁星点点,杨宇宁思绪万千……
杨明躺在床上,脑海里满是星光闪耀。
中午喝了张道士的酒,下午浑身难受,晚饭都吃不了。
朋友过来关心,见到他的模样都笑个不停。
有人过来看热闹更多些。
沈辉也来了,听说他喝了一碗酒便竖起大拇指。
杨明哭笑不得,觉得这家伙分明是想来看热闹的。
杨明轻叹:“要是能再给一次机会……算了。”
第二天醒来,杨明清爽无比,身体也恢复正常。
他心里暗骂一句,整理完毕便去了洗漱处。
遇见贱贱一笑的张道士。
“昨晚睡得好吗?”
张道士嬉皮笑脸地打趣。
杨明不予理睬,加快脚步离开。
张道士跟了几步说:“你不知道,这样做对身体很好哦。”
杨明不耐烦:“谁管你那么多。”
张道士笑道:“那你就好好享受吧!”
上午上班路上,几个人碰到一起。
张道士已经在工作区等候,开始分派今天的任务。
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杨明还是按规矩接了任务,只是仔细看过后发现大家的工作量差不多,才放下心来。
没想到,整个车间的人这次都被“坑”
了。
其他人纷纷开始工作,唯有张道士悠闲地踱着步子巡视。
有人询问是否急着赶工。
“当然,上头可都在等呢。”
张道士想起黄主任说过,这些人巴不得立马上马实验。
于是催促大家加把劲,并说不满的话找他就好。
“你们放手去做,有什么事我顶着。”
张道士最后补充:“怕是没有那体力。”
轧钢厂这边早已有布置。
几个车间主管围在会议室,等待领导的到来。
李志辉点点头,有现成的实际物品作参考,就不用伤脑筋去从头设计,制作图纸要简单得多。
有了图纸,几位车间主任的情绪又高涨起来。
既然图纸已经出来,他们还担心做不出来吗?
哪个车间没有自己的顶梁柱技师呢?
就算是加加班点,也总比眼睁睁看着别人得好处而自己连边都沾不上强啊!
“厂长,您就把任务放心交给咱们三车间吧,绝对保证完成!”
众人还没表态之前,三车间主任孙明已率先站起来拍着胸脯打包票了。
这下热闹了。
平日只求完成指标、不愿多事的孙主任如今都这么积极主动了,其他车间还能按捺得住么?
“厂长,五车间一样可以胜任!”
“两位领导,咱们八车间可是厂里技术最过硬的地方,这样的任务对我们简直是小菜一碟。”
“光喊钳工多又有什么意义?有几名达到顶级水平的技术工人呢?”
“老六,你是故意找茬是不?”
争吵之声此起彼伏,桌前顿时乱成了一团,几位主任几乎吵到了快要动手的地步。
林峰瞧见这情景,与王建国对了个眼神。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这种局面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毕竟,在现在的轧钢车间形势下,大家想要分一杯羹的心情都是急切且显而易见的。
作为厂长,他希望的是尽可能让各车间的利益公平分配。
但眼下这个年代,别提他,就是总经理周海涛也无权单方面决定薪资调整,除了考核晋升,再无其它渠道可供选择。
至于尝试将一个项目的收益均摊到不同车间,这种想法不但难以实施,反而会让情况更加复杂、混乱,实在得不偿失。
再说同时操作十几个项目,每个车间独立完成,这种技术储备他们还达不到。
因此对于一些重要决策,就必须深思熟虑。
咳咳
林峰轻咳几声吸引大家注意。
几位正在争吵的主任停下后意识到或许已有定论,心中不免紧张且充满期待。
“我和建国商量过。”
“这次项目分配,我们不指定具体负责单位。”
“我们要签署一份公平协议:谁能首先仿制出合格产品,这高压锅生产权益归谁。”
“所有车间都可参与竞争!”
此言一出,台下的几位主任纷纷吸气。
这种方式将规则摆明在桌面,完全透明公开,谁能力强自然谁就能占优——简言之,就是真刀实枪的拼本事的时候了。
赵强心里暗暗琢磨,在吴刚的技术熏陶之下,目前九车间的整体实力确实不算弱,至少能在厂区内占据前三名位置,若不是缺少顶级工匠,这项工作又怎轮得到他人头上呢?他的自信态度马上引来其余主任们一阵防备情绪,并开始暗自盘点各自手底下的精英力量以争夺这个机遇。
会议结束后人们匆匆离去,各自赶回自己的车间。
“李先生,这份图稿必须尽快处理并谨慎核实每项参数,万万不可弄错。”
林峰叮嘱李志辉道,说真心话,对于技术组的业务状况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深入关注多少。
相较之下他对车间现场操作人员的能力评价会高很多,像吴刚这样的高手无疑才是他心中核心倚仗对象。
况且这位李处长一向为人沉默寡言,向来不会越职汇报或过度表露自己想法和成绩这些行为特征都使得厂长先生对其团队能力产生了一丝忧虑。
倘若一开始设计环节出差错的话,那接下来的工作基本也可以宣告结束了吧。
“明白,我们会努力做好此项工作的。”
李主任语气平淡地回应着,这一结果却令站在身边的林峰内心更为纠结难受:身为一名专业人士你就不能够对自己肩负职责展现出更明确坚定的态度么?
算了,你们快些去做吧不过记得反复检验确保不出错误。
说完挥手示意后者迅速带走样品准备投入实际测绘当中随即快步离开。
九车间内,赵远匆匆赶来。
车间内,不少人聚精会神注视着主任脸上的神色变动,当看到他带微笑表情时大家立即预感到有好事发生。
“小吴!”
赵主任隔着人丛大声呼唤起来。
“是叫我吗,赵主任?”
正专心致志于机器上操作着零件加工的年轻技工吴晓明赶紧抬头问道。
接着赵远笑嘻嘻走到近前说道:“今天咱这可就指着您这位能撑大场面的人物啦!大伙儿可都要看您的本领了呀!”
。
这话音一落,周围的人群瞬间凑近围拢过来想
在另一边的办公室里,林教授与一位外表普通的中年工程师一起透过窗户,观察正在进行的重要实验。
“陈工,这次进展迅速啊,之前还说有难度,如今竟已取得重大突破。”
林教授感慨地说着,那位名叫陈工的中年人只是微微点头,专注地注视着实验室中的圆柱形装置。
这套设备是他所在部门日夜攻坚的核心成果,部分组件虽是勉强合格,但已经尽力确保一切能进行测试。
为了保证成功,整个项目组几乎都压上了一切赌注。
如果这一次仍然失败,大家也别无他法。
幸运的是,在林教授等人焦虑的眼神下,实验过程逐渐推进到关键节点。
楼下忙碌着,穿着条纹衬衣的刘工带领着团队紧张准备设备安装和检查工作。
“各部门准备妥当了吗?”
“组长,准备完毕。”
“好,开始加压!”
随着指令发出,机器开始稳定运转。
“压力升高,当前达到0.05Kp。”
技术员们持续调整,五分钟后,“报告6号区漏气,其他区域也有异常情况出现。”
刘工沉稳指挥,“其他人撤离,继续保持直到极限值,注意安全!”
尽管现场危机四伏,刘工仍旧冷静应对每一条汇报,并且精确地下达每一项操作指示。
经过一轮艰苦测试,在所有人的关注之下,实验终于完成。
虽然设备表面遍布损伤痕迹,但也正是这个结果证明了研发工作的显着改进,值得庆祝。
接下来还需要更细致的研究来完善数据,以实现预期性能指标。
走出实验场,在办公室内总结讨论。
林教授严肃指出需要改进的具体问题时,“王组长”
,也就是之前负责条纹衬衫下的工程师,则将手中的测试数据递交给陈主任审阅。
就在此时,另一间休息室中无聊等待的人正在地上玩起乡村版棋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