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竹林前的空地平出来一大块,建筑需要的材料陆续进场。干活的人忙得不可开交,看热闹的人也是大饱眼福。

无论是干活的人,还是看热闹的人,都不知道这是谁家建的院子。

现场指挥和分工的人,是老支书家的孙子,黄皓。大家都围着黄皓问,黄皓只说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别的一个字不多说。

每次黄皓这样说,大家都很识趣的不再追问。当然也有不识趣的人,追着黄皓问东问西。

今天,黄皓就遇到一个不识趣的,魏家老三的媳妇,李月桂。

“婶子,我们这里真不缺干活的人。”由于此人是魏境渊的三婶,黄皓顾着她脸面,拒绝的话说的很含蓄。

可惜,李月桂根本就听不出黄皓给她留了面子。

李月桂说:“皓子,你在这里指挥大家干活,就是你说了算。把你三叔安排在这里干活,也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你就帮了婶子这个忙吧!等活儿干完,拿到工钱。我和你三叔,一定带着礼物去你家感谢你。”

被李月桂拦住,黄皓什么事也做不成,心中隐隐有些急。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说:“婶子,我们这里真不缺干活的人。”

“哪里不缺干活的人?”李月桂笃定的说:“缺,你们缺,就这么一点人干活,怎么就不缺干活的人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这里大多数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言下之意,她是打听过才来找他的。李月桂也的确打听过,并且打听的很详细。

来这里干活的人,工钱是八角钱一天,干完活就给工钱。她粗略的一估算,院子建好起码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魏老三来这里干活,最少能挣十块钱。

“我们真不缺干活的人。”黄皓快让李月桂整无语了,他有些佩服她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他们这里有十二个人干活,加上他十三个人。

她硬要说他们干活的人少,非要把魏老三弄进来干活。

黄皓不想跟李月桂废话,偏偏又让李月桂拦住。正好这时有人喊他,他连忙说:“婶子,那边喊我,我要过去干活了。”

“干什么活,你一个监工,根本不需要干活。”李月桂抓住黄皓手臂,不让他走。

“婶子,我是干活的,不是什么监工。”黄皓强调道。

“别想糊弄我,干活的人缺不缺,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看黄皓始终不松口,李月桂开始打亲情牌。

“亏我们家老四,跟你们家老支书的关系那么好。这么一点小事,你都不愿意帮忙,还找各种借口来糊弄我。你真是……”

李月桂的话还没说完,那边看热闹的人忽然躁动起来,打断了她的话。

“哎!哎哎哎,你们快看,那两个人是陶秋意和境渊吗?”一个婶子指着山脚下问道。

“哪儿呢?哪儿呢?”

“在那边啊,正往咱们这边走。”

“哎别说,那两个人还真是陶秋意和境渊小子。等等,他们后面跟着的少年是谁呀?”

“还能是谁呀!小槐呗。”

“小槐好像没长那么高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突然又有一个人惊呼出声。“哎哎哎,大家快看啊,境渊背上……背的是个啥?”

“是猪……是野猪,是野猪!”一个少年惊喜的说完,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说:“魏大夫背了一头野猪回来,我去喊老支书。”

野猪是大型动物,无论谁猎到野猪,都是要和全村人一起分着吃的。大家都很高兴,一个个笑的脸褶子都多出几道。

听众人说,魏境渊背着一头野猪回来,李月桂惊得松开了抓住黄皓的手。

黄皓趁机摆脱李月桂的纠缠,连忙跑去处理事情了。

三人越走越近,有等不及的村民迎上去。没看陶秋意,也没看后面跟着的少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魏境渊身后背着的野猪。

好家伙,那野猪又大又肥,看起来少说也得有三百斤。

村民们更高兴了,纷纷上前来与魏境渊说话,“境渊,境渊你回来了?”

“你打了一头野猪回来,真是辛苦了,辛苦了。”

“背着野猪肯定很累,你快放下来,我们来抬就好。”

“是啊,是啊,境渊你辛苦了,这野猪一看就很肥很重的样子。你背着肯定很累,快放下来,大家伙抬回去。”

有一头又肥又大的野猪在前,陶秋意背篓后面吊着的一只野鸡和一只野兔就不够看了。

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陶秋意十分无语。这些村民,俨然已经把野猪当成是他们自己的囊中物。

有人帮忙,魏境渊乐得轻松,当即就把野猪放在地上。背上的树叶和杂草抖落在地上,对村民们说:“剩下的事就交给大家了。”

村民们连连保证,说他们一定把野猪收拾干净,野猪肉分的明明白白。

直白的人,说话也直接,让魏境渊回家等着,野猪肉分好后第一个给他送家里去。

魏境渊点点头,走到陶秋意面前伸手帮她把背篓放下来。背自己背上,低声对她说:“咱们先带秋思回家休息。”

“好。”陶秋意也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回头看见陶秋思被人群隔的老远。正一脸忐忑的望着她,活像一只被主人遗弃的小狗狗。

陶秋意略微心酸,很想告诉他。她既然把他带回来了,就不会随便的遗弃他。

“秋思,过来,咱们回家了。”魏境渊先朝陶秋思招招手。

他也看出来,陶秋思不适应人群。可能是一个人住在山里的时间太长,忽然接触人群,不适应也是正常的。

等以后接触的人多,也就习惯了。

听到魏大哥喊自己回家,陶秋思眼睛一亮。压住心中的忐忑,忙挤过人群来到两人身边。

三人一起离开,村民们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纷纷开始猜测着那个少年是谁?哪里来的……等等。

李月桂挤到最前面,没看到魏境渊和陶秋意的身影。随手抓住身边一个婶子的手臂就问:“陶秋意和境渊呢?”

“回去了。”那个婶子回答。

“这么快就回去了?”李月桂声音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