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音和蔡兴华在那位小食堂负责人手里领了一个星期的临时饭票,这就意味着他们俩得在大食堂这边免费吃一个星期。
好在园艺公司大食堂的伙食,确实跟冯娟描述的一样丰盛,就连晚饭都有不少花样,不仅炒了好几道油水十足的荤菜,还闷了米饭蒸了二合面馒头煮了面条,那馒头比隔壁药圃食堂的大了起码三分之一。
圆音把饭盒装满,佯装塞进挎包里,其实是借助挎包遮掩收进了芥子空间。
这样等她回到家再拿出来的时候,饭盒里的食物还是热乎的,省得她再回锅加热了。
不过为了不让人察觉出端倪,她又从空间里取出来一个空饭盒,好让她那个挎包看上去鼓囊囊的。
打完饭她就收拾收拾准备下班了,没想到拐出大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不远处冲她招手的冯娟。
园艺公司这边的运输车圆音没看到,于是她直接就跟着冯娟又爬上了药圃的运输车。
两家单位有业务往来,运输车也经常会混着用,坐车回城的员工也经常是哪个车方便就上哪个,不会分得那么清楚。
不过等上了车之后,圆音就感觉冯娟在偷偷打量她,在圆音顺着视线看过来的时候,又有些勉强地笑了笑。
“小圆,你怎么忽然调到隔壁去了?”
圆音和蔡兴华被赵主任叫走的时候,冯娟还替这个姑娘担心。
结果没想到隔了一个多小时,赵主任再回来时,却宣布他们俩都转岗到园艺公司去了,现在药圃食堂又有两个岗位空缺出来了,让有亲戚朋友想进来的抓紧时间引荐,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这时候冯娟才知道,圆音竟然跳槽出去了。
一时间冯娟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儿。
本来圆音到了药圃食堂后,她总算有个伴了,两人都已婚又都是临时工,家庭情况差不多,每天能一块儿上下班,互相帮助扶持还能无话不谈,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知己,这辈子终于圆满了。
可哪里晓得,圆音来上班还不到一个月,竟然就调岗了。
而且这一调,就从临时工变成了学徒工,不仅工资变高了,以后还能转正。
只剩下她还在临时工的位置原地踏步,这样一对比,显得她就跟个不思进取的废物似的,让她十分失落和挫败。
圆音看冯娟表情和语气怪怪的,心下不由得一顿,面上却是半分不显,笑眯眯解释道:
“大概是上次我被郑有龙陷害,赵主任觉得那事儿我受了委屈,正好这回隔壁园艺公司开办小食堂,蔡师傅要调走,他为了补偿我,就让去给蔡师傅打下手了。”
圆音果断把锅推到了赵飞身上。
最开始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要是赵飞说话算话,这次调岗完全不需要用到史蓉教授那边插手。
至于她和蔡兴华当时是用什么手段逼赵飞就范的,那就没必要对冯娟提了,反正她也不可能去找赵飞求证。
冯娟听了这个解释顿时将信将疑。
主要是以她对那位赵主任的了解,那可不是个这么厚道的主儿,会因为手底下的员工受了点委屈就主动给对方换工作作为补偿?这事儿她怎么听着这么不信呢?
“这个小食堂是怎么回事啊?这事儿之前我都没听说。”冯娟忙又打听道。
圆音听出了冯娟的画外音,忙装作一副自己也是才知道这个消息的模样:
“我也是今天被赵主任叫过去办入职才知道,那边搞了个什么研究中心,小食堂也是给这个研究中心的技术员们专门建的,不过现在小食堂还没开火呢,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也是稀里糊涂,要等下周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才知道。”
这话圆音说得脸不红心不跳,至于冯娟信不信,那她就管不着了。
冯娟抿唇笑了下:
“不管怎么说,你这回是因祸得福了,蔡师傅人很好,跟着他做事,你以后肯定转正有望。”
圆音没再接这个话茬,而是找冯娟小声打听起另外一件事。
“娟姐,你男人不是在自行车门市部上班吗?那你男人能不能弄到自行车票?”
话题跳转太快,冯娟有些跟不上圆音的节奏,愣了几秒才看向圆音:
“你想要?那个票可不便宜,起码得七八十块呢。”
要是在这之前,七八十块圆音3还真舍不得掏,但这两天卖掉了她后院那些花卉后,她如今存款近三千块,可劲儿花也花不完。
之前她就琢磨要送宋燕淮什么东西,但思来想去也想不到他缺啥。
这回看到冯娟,她忽然想起来,宋燕淮再回来就要去机械厂上班了,废品站的那辆破旧小三轮他也没权利公车私用了,要是家里没辆二八大杠,恐怕不是太方便。
所以她打算再高价收一张自行车票,到时候给宋燕淮一个惊喜。
圆音点了点头:
“我忘记跟你说了,前阵子我男人也调去别的厂了,这下自行车不买不行了,你男人要是能弄得到票,我这边价格好商量!”
冯娟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票我家就有一张,我回去跟我男人商量下,如果他同意,我明天就给你带来!”
圆音顿时高兴不已:
“行!要是他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也不是那么着急,劳烦他去单位帮我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别人有票愿意出手,要是能成,肯定不让你男人白忙活!”
回了鼓楼桥,一下车圆音就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由奢入俭难,之前上下班有宋燕淮准时接送,如今桥底下空空荡荡,那个对她张开怀抱的人不见踪影,她心里顿觉怅然若失。
也不知道宋燕淮在沙边河那边顺不顺利。
慢悠悠溜达回烟袋胡同,在胡同口还跟几个大爷大妈寒暄了几句,结果才要往废品站走呢,就被人给叫住了。
钱大妈手里挥舞着一张报纸,笑得满脸都是褶子:
“小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那封感谢信,真的上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