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日月光华 > 第49章 此去京师论吉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于姚广孝与朱棣的相识,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据说姚广孝进京后,一见朱棣便觉其气度不凡,有帝王之相。

而朱棣也对这位僧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姚广孝私下对朱棣说:“如果你能让我跟随你,我一定奉一顶白帽子给大王戴。”

朱棣一听便明白了其中的寓意——“王”字上面加个“白”字正是“皇”字。

虽然这个故事在后世看来有些夸张,但无疑为两人的关系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然而,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谁敢做出如此露骨的表示呢?

因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

不过,无论他们当时谈话的细节如何,这两位有远大抱负的杰出人物确实走到了一起。

他们共同导演出了中国历史上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活剧,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姚广孝随朱棣来到北平后,就任庆寿寺主持。

朱棣就藩北平重镇,经常因诸事烦扰而出入庆寿寺祈福。

二人随着交谈日多,朱棣逐渐发现了姚广孝的卓越才能。

他善于观察时局、分析问题,对于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朱棣对姚广孝的才能深感佩服,于是将他引为心腹,每逢大事必会与之商议。

在朱棣奔丧不成之际,姚广孝便来信劝谏。

他敏锐地察觉到新朝有意削藩的动向,而朱棣作为在世皇子中最长且实力最强的燕王,自然是削藩的首要目标。

姚广孝以“朝廷忌惮”为由,劝朱棣早做准备,同时打探虚实。

朱棣见信后深以为然,开始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然而,朝廷的风向却突然转变。

朱允炆竟然裁军十余万,并召朱棣进京奔丧。

这一举动让朱棣摸不清朝廷的态度,也让姚广孝感到局势出现了变数。

为了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姚广孝不辞辛劳地千里奔走,与朱棣相见商议对策。

他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君臣或师徒关系,成为了共同面对风雨、携手并肩的战友。

两人无言沉默了许久,最终姚广孝叹息一声,说道:

“是啊,阳谋。

“殿下心中是否担忧吉凶未卜?”

“孤确实拿不准朝廷的态度,此次朝廷的操作,看似寻常,实则深不可测。

孤此行京师,吉凶祸福实在难以预料,心中不禁感到一阵不安。”

“朝廷自削京营,其目的何在?

依贫僧看来,殿下此次忧虑,实则是关心则乱。

殿下此行京师,实则是大吉之兆。”

“哦?大师此言何解?”

朱棣闻言转脸看向姚广孝,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朝廷突然宣布裁撤京营诸卫十余万兵力,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四海八荒,天下皆知。

这无疑是新皇向天下人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他无意于削藩,至少在当前的形势下,他并不打算采取这样的行动。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新皇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深知,若是在诸藩入京奔丧之际强行扣留他们,强行推行削藩政策,那必将引起天下震动。

至少诸王亲卫之军会人心惶惶,特别是那些手握重兵、实力雄厚的九大塞王之军,更是会成为潜在的火药桶。

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兵变,到时候天下大乱,朝廷的统治也将岌岌可危。

就算新皇是个昏聩不智的君主,朝廷中的诸臣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们深知削藩之举牵涉甚广,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朝廷的覆灭。

因此,他们纷纷站出来支持新皇的决策,认为裁军之举并非削藩之兆,而是另有深意。

实际上,新皇裁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他希望通过优化军队结构,减少冗员,使军队更加精干高效。

同时,他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天下人展示他的诚意和决心,表明他愿意与诸藩和平共处,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这一决策虽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在朝廷诸臣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还是得到了顺利实施。

新皇也通过这一举措,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和信任,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新皇裁军十万余众的举措,经过深思熟虑,明显并非单纯地针对削藩。

若真要削藩,新皇定会采取更为直接且有力的手段,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以达到一统江山的目的。

然而,新皇并未对边军诸卫动手,反而保持了对地方军力的适度尊重与平衡,这足以显示新皇的智慧与远见。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民生凋敝,信心动摇。

新皇深知,此时的首要任务并非急于削藩,而是要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重建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

因此,他选择裁军以节省财政开支,用于民生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以期在短时间内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

同时,新皇也希望通过此举向天下百姓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新朝将致力于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而非一味追求权力斗争和领土扩张。

这样的策略不仅有助于稳固新皇的政权,更能安抚民心,使百姓对新朝充满信任和期待。

因此,可以说新皇裁军十万余众的举措并非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新朝初立时期的一种政治智慧。

它既符合新皇稳固政权、安抚民心的策略,又为新朝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关于削藩之事,此前确实议论纷纷,沸沸扬扬,但实则都只是一些无根无据的传闻。

尽管朝中,以齐、黄二人为首的文臣们,屡次上疏,力陈削藩之必要,他们言辞恳切,观点鲜明。

然而,这些建议却并未得到新皇的明确采纳。

新皇的沉默并非漠视,反而更像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谨慎。

他明白,削藩之事涉及朝局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举妄动。

他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证据和理由,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因此,尽管齐、黄等人的建议声声入耳,新皇却并未急于表态,而是选择了沉默,等待时机。

由此可见,新皇对于削藩一事的态度是审慎而理智的。

他并未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影响,也未被文臣们的进言所左右。

他深知,此时削藩的时机尚未成熟,需要更多的准备和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