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日月光华 > 第24章 解大才子论削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允炆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清楚记得,历史上朱棣正是采用某种策略成功解决了塞王问题。

这不仅是一个历史的事实,更是他此刻面临的现实挑战。

如何平衡各方势力,稳定朝局,这是他作为皇帝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解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他的建议:

“臣听闻,谷王、辽王、肃王等曾多次上书,请求改换封地,但都被太祖皇帝拒绝。

如今陛下已执掌大权,或许可以顺水推舟,对他们施以恩泽,选择适宜的地方作为他们的新封国。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也能为其他塞王树立一个榜样。”

朱允炆轻轻点头,对解缙的提议表示认可。

他明白,对于那些塞王来说,虽然他们掌握着一定的兵权,但那些兵力本质上还是朝廷的军队。

只不过由于长期驻守在外,朝廷对他们的掌控力逐渐减弱。

然而,如果他们愿意内迁,失去兵权,那么他们的威胁自然也会大大降低。

然而,朱允炆也清楚,并非所有的塞王都能通过简单的改换封地来解决问题。

那些兵多将广的藩王,如宁王、秦王、晋王,以及能征善战的燕王,都是朝廷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

他们的存在,对朝廷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解缙似乎看出了朱允炆的担忧,他继续道:

“陛下,臣以为九大塞王中,以兵强兵多而论,秦、晋、燕、宁四王最为突出。

然而,秦、晋二王已经去世,袭爵者不过是孩童,自然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宁王虽然手握重兵,但他地处塞外,若朝廷断其供应,他必然难以长久维持。

因此,解决燕王的问题,便是解决诸藩之虑的关键。

臣听闻陛下已召燕王入京,若能强留燕王于京师,再派大将接手燕藩,那么燕王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朱允炆听罢,眉头微皱。

他虽然赞赏解缙的忠诚和才智,但对于他的这种过于简单的解决方案却并不完全认同。

他明白,削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盘需要精心布局的棋局。

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沉思道:“解缙啊,你的想法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过于简单化了。

宁王虽然地处塞外,但他的骑兵精锐,且归化的朵颜三卫并非易于对付。

若朝廷封锁不及,他完全有能力突袭大同。

一旦拿下大同,他便可与北平府形成呼应之势,长江以北将尽入其手。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目光放在燕王身上,而需要全面考虑削藩的策略。”

解缙闻言,脸上露出些许尴尬和困惑。

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他低头沉思片刻,然后抬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思虑不周。请陛下指点迷津,臣愿为朝廷效力。”

朱允炆见状,微笑着拍了拍解缙的肩膀,道:“你的忠诚和才智朕都看在眼里。削藩之事确实复杂,需要深思熟虑。”

说完,解缙告辞退出了谨慎殿,朱允炆便收拾心情,继续投入到处理朝政的事务中。

在解缙离开后,朱允炆沉默许久,最终叹息道:

“这些人目光格局,终究还是狭窄了些,终究是缺少了宏观思维。

看来建内阁,迫在眉睫了,内阁是很好的培训基地啊。”

裁军十万的消息,在京师内迅速传开,引起了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被新皇帝的魄力和手段深深震撼,毕竟在过往的历史长河中,帝王们往往热衷于扩军以增强实力,而裁军的举措却是极为罕见。

这次裁军,不仅展现了新皇帝对国家财政的深思熟虑,更显示出他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深远规划。

消息传出后,文官们纷纷认为“文治”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们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纷纷上表称颂皇帝的英明,预言大明盛世即将来临。

他们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向皇帝,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王朝未来的辉煌景象。

户部尚书郁新得知消息后,笑眯眯地对着户部主事夏元吉说道:“皇上此举,实在高明啊!”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钦佩,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一决策带来的深远影响。

夏元吉也拱手道:“老大人,看来今年户部可以节省不少钱粮了。

我们也不用再为财政问题东奔西走了。”

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轻松和释然的表情,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财政压力减轻的喜悦。

郁新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可不是嘛,骑兵每月粮食两石,寻常士兵每月粮食一石,仅是粮饷一项,京营每月就要耗费百万石粮食。

如今裁军十万,每年可以节省近四百万石粮食。这对于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如今入夏,进入雨季,河堤修缮、各地救援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户部之事,难啊!但有了这笔节省下来的钱粮,我们就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这些挑战了。”

郁新又笑呵呵地对夏元吉说道:“维喆啊,你可要多多担负起来。

我老了,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等你成长起来,我也要回家含饴弄孙了。”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夏元吉的期望和信任,仿佛已经将夏元吉视为未来的接班人。

夏元吉笑道:“老大人,您可是不老,您是老骥伏枥。

咱们这些年轻人,还得靠您掌舵呢。”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郁新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郁新摆摆手,笑骂道:“咋滴,陛下都心疼咱这老臣了。

你夏维喆还想让我老死在户部啊?

我看你讨打!”

他的话语中虽然带着玩笑的意味,但也能感受到他对夏元吉的关心和爱护。

夏元吉装着躲了一下,然后正色道:“维喆不敢!”

随后他又问道:“裁军之事,是否与召燕王入京有关?”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件事的疑惑和好奇。

郁新浑浊的眼睛闪过一道精芒,赞赏道:

“我们这位陛下,下了一步好棋啊,这招高啊!你听闻没有,解缙已然进入翰林院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皇帝决策的赞赏和钦佩。

夏元吉点点头,说道:“嗯,听说了。解缙虽轻浮狂傲,但也正直有度,这样人在皇上身边,也好。”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解缙性格的认可和评价。

郁新起身,走到夏元吉身旁的椅子上坐下,随后探过头,低声说道:

“你不感到奇怪么?皇上身为太孙时,齐泰、黄子澄便是东宫之人。

而二人一直极力主张削藩,可皇上却下了另外一步棋,这说明什么?”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皇帝决策的疑惑和探究。

夏元吉沉思片刻,回答道:“老大人,卑职以为,削藩之事,必行不可,然现在时机未到。

二人极力劝谏,力主削藩,显然糊弄不了皇上。而皇上召燕王入京,行京营裁军。

如此行阳谋之策,一安诸藩之心,二缓解经济,三精兵简政,看似裁军,实则加强了对京营诸卫的控制。

如此之后,再行扩军,以裁军之后精兵为基础,召天下强兵入京营诸卫,快速形成强军,以震慑肖小。

显然,齐黄二人,是没有看到的,皇上已然不满。

所以皇上首先擢升解缙入翰林,意为敲打,不知老大人以为然否?”

郁新听后哈哈大笑,拍着夏元吉的肩膀说道:

“哈哈,好啊!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看来我们的陛下确实有着深远的谋划和布局啊!

解缙入翰林院,不仅是对他的赏识和重用,更是对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敲打和警示。

这样一来,他们或许能够收敛一些,不再那么急于求成了。”

说完,郁新背着手,步履轻快地走出了内堂。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王朝未来的繁荣昌盛。

而夏元吉也站在那里,目送着郁新的背影渐行渐渐远,心中充满了对皇帝和国家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