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6,开局狂赚百亿 > 第346章 凌远亏麻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6章 凌远亏麻了?

当凌远抵达广电总部大楼时,太平洋另一端,美丽国中部时间晚上8点。

星瀚能源对外发布了两份公告。

公告一:星瀚能源已正式完成对阿帕奇能源德州分公司70% 股份的收购,交易总价280亿美元,包括190亿美元现金支付及90亿美元债务承担。

本次收购涉及10亿桶油当量的探明储量,并涵盖现有日产20万桶的油气生产能力。

交易完成后,星瀚能源全面接管阿帕奇德州分公司的运营,在现有基础上加速资源开发,优化生产效率。

公告二:星瀚能源集团已正式完成对查尼尔能源合伙公司70%股份的收购,交易金额175亿美元。

查尼尔能源合伙公司控股的萨宾帕斯液化天然气终端是重要液化天然气出口枢纽之一,年出口能力超过1500万吨。

此次收购后,星瀚能源将全面接管萨宾帕斯液化天然气终端的运营管理。

未来,星瀚能源将进一步投资扩建液化设施,优化美丽国—亚洲的天然气供应链,强化美丽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2016年12月

消息迅速传回国内,时间正是下午,摸鱼的好时机,各大财经论坛炸开了锅。

许多投资者第一时间想到 2013年中海油以190亿美元收购尼克森的交易,不少人开始对比两者的探明储量和油价环境,分析谁的投资更划算。

“2013年中海油花了190亿美元,收购了尼克森的探明储量40亿桶,换算下来,每桶探明储量的收购成本是 4.75 美元\/桶。”

“凌远这次收购阿帕奇德州分公司,交易总价是280亿美元,70%股份,涉及的探明储量是10亿桶,相当于40美元\/桶,比中海油高了近十倍!”

数据一对比,许多人开始质疑:

“凌远买这么贵?”“这不亏成瓜皮?”

但很快,一条专业分析打破了这种误解。

“油田价值,不只是看探明储量!”

“同样是一桶油,价值可能完全不同。”

“石油资产核心不只是储量,而是——开采成本 + 油价环境 + 产能状况。”

首先中海油收购的80%是油砂油田,开采成本极高,每桶60-90美元,油价一跌破 60美元就亏损。

其次收购的部分油田,还没有开发,后续需要持续投入资本建设开采设施。

2013年交易时,国际油价110美元\/桶,当时中海油的交易无疑是赚的。

但近年油价崩盘到40美元\/桶,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而且收购的油田分布全球,如北海,墨西哥等地,运营管理成本高。

但星瀚能源收购的全是页岩油,都位于美丽国德州,管理方便。

且已稳定生产,无需投入巨额资金重新建设钻井、管道、储油设施。

每桶开采成本30-36美元,目前国际油价正是低点,虽有可能继续跌,但上涨潜力巨大。

但网友依旧抱有疑问:“凌远是在赌油价回升?可是油价真的能涨回来?”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的观点。

看空派认为:

新能源技术进步,全球石油需求见顶,未来油价难以回升。

美丽国页岩油供应过剩,石油国也在增产,石油市场将长期保持供大于求。

许多资本开始撤出传统能源,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挪威主权基金,已经宣布剥离石油资产,连埃克森美孚都在转型。

看多派指出:

当前油价低迷的主要原因是美丽国页岩油疯狂增产,但页岩油的高产出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天花板,很多老井的产量已经开始下降。

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沙特、伊朗、俄罗斯等国家的能源政策变化,随时可能影响全球石油供应。

经济复苏后,全球石油需求仍然具备增长空间,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消费升级,仍然需要大量的原油供应。

除了价格,网友们还讨论为什么凌远的交易如此顺利。

“中海油当年收购尼克森,遭美丽国国会反对,外资委员会也卡了小半年,最后才批准。”

“但凌远这次怎么就能这么顺利?”

一时间,各种猜测四起。

很快有人做出解答。

星瀚能源是私人资本,这意味着它不像国企那样,会被美丽国政府视作“潜在的政治风险”。

“这要是国企来收购,早就被美丽国政府卡死了。”

“凌远是企业家,不代表国家政府,美丽国政府当然不会像当年对中海油那样,层层审查。”

也有分析指出,交易之所以顺利,不仅因为凌远是私人资本,还因为他的交易方式。

与中海油当年直接100%收购尼克森不同,凌远并没有全资收购,而是只拿了 70% 的控股权。

“70% 的控股权意味着什么?”

“这让美丽国政府没法拿‘能源安全’当理由反对。”

“而且,美丽国的能源企业能凭借剩余股份在未来享受持续分红。”

除此之外,能源市场的资本困境也是很大的原因。

“这几年油价低迷,美丽国的页岩油和液化天然气公司全都负债累累。”

阿帕奇能源和查尼尔能源合伙公司背负着高额债务,急需资本支持。

“星瀚能源的现金流,就是雪中送炭。”

“这个时候,凌远的收购,对他们来说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救命钱。”

“本来美丽国能源行业一度被沙特挤压,资本撤退,现在有人愿意拿出几百亿美元现金,美丽国政府当然高兴。”

就在网友们讨论时,一个用户发帖:“我有个朋友在美丽国相关公司上班,听说了点内幕……”

“这笔交易能通过,除了商业考量,凌远的聘请的游说团队也出了大力。”

“为了让美丽国政府放行,他的公司向华盛顿的游说集团支付了高达1400万美元。”

“美丽国的资本市场,从来不是单靠商业逻辑推动的,游说是重要的一环。”

“美丽国的财团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很复杂,涉及到的能源利益集团那么多,凌远要是没做点什么,怎么可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