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蔤觉得自己不能露怯,也给赵同学表演了一番茶艺。
点,点,点豆花;七个芝麻八个花……
从空间里点豆花,选了武夷茶和一套三才杯。
三才杯顾名思义,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暗合天地人之意。
盖碗茶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清朝的京师,在大宋的茶文化中远远比不过点茶。
在刚开始洗杯,投茶时,她还能假模假样稳得住,但到后面用开水哒哒哒的冲茶,她就有点勉强了。
茶叶在杯中旋转。
她的指尖烫得发抖,咬着牙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水面的泡沫。
“出海……不烫不烫,哟~再出海出海出海出海,呀呀呀!”
等她把茶汤倒入品茗杯中出汤的那一刻,哪怕是咬牙切齿也忍不住了。
“好,展展展茗展茗,嘶嘶……像这样归一……归一,最后一步,品茗,品茗~嘶嘶!”
明明不大的小盖碗,茶汤却倒之不尽!!!
折腾到最后,撒的茶汤比流入茶盏里的还多。
可算应下网上那句很火的断语了,一品茗茶,二级烫伤,三甲医院,四瓶盐水,五百块钱,千言万语诉不完一盏热肠。
瞅着杯底那抹可怜的‘茶渍’,她灵机一动,昧着良心的兑满开水:“有点浓了,淡些口感更好。”
她舔着小脸,把清澈如开水茶,递过去。
“请,领悟岩韵要边啜边嗅,浅尝细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种花香和岩韵。”
赵?:“……”
摇香烫小手,出海直张嘴,展茗撒一片,品茗白开水。
无论换了谁,他的批语上都会是一句:朽木不可雕也。
此刻,他请抿了一口。
俊美的脸上满是陶醉,眼底的宠溺几乎要溢出:“好茶。
看得出来,王姑娘执盏之间熟练不足,应是刚入茶道不久,万万想不到茶汤却如此清澈。”
能不清澈嘛?
入海时茶汤撒了十之八九,最后又乱七八糟的兑了不少开水进去。
“也没有啦,人家只跟着视频上学了个流程,实操上差了很多。”王蔤难得汗颜,但依然被好话哄的眉开眼笑。
赵同学这情绪价值给她提供的真心满满的。
“不重要,经验需要后天的勤学苦练,王姑娘的先天资质,才是旁人倾其一生都拍马不及的。”赵?言辞凿凿。
“真的?”王蔤似是不敢相信。
“品茗,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在意。
王姑娘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时,‘意’就出来了。
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在赵?心里他的王姑娘上天入地绝无仅有,难免有层层滤镜遮目。
他夸了几句过后,连自己都信以为真。
“嗐,这是我第一次泡茶来着……”王蔤在他诚挚的追捧声中,渐渐迷失自己。
“第一次?”赵?低声惊呼:“王姑娘果然非同寻常,隐隐有茶圣之姿,等日后熟悉了茶道,定然会有质的飞跃!”
王蔤:“……”
难道,她真的有茶道天赋?
应该有吧!
赵同学可是徽帝的亲儿子,虎父无犬子,他的这点眼力必然是有的。
想她自幼聪慧,又吃苦耐劳,性格坚韧,也许上天真的厚爱自己,赐予了很多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天赋……
“赵同学,伯乐也!”
于是,她真的开始练习起了茶道。
见此,赵?的心里隐隐一松。
幸好没让外人看见,否则可就真的打击到王姑娘的自信心了。
万事开头难,比起犀利的言语刁钻找错,更需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