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穿越51,四九城的生活 > 第3章 “恩!感谢建设哥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恩!感谢建设哥哥。”

王建设心有所感:踏入这个庭院,必须心思更加细腻,否则很容易吃闷亏。

“哇,真的开始分居生活了啊?你这次是要住到城市来了?”

阎埠贵原先的话是随心而发,没想到竟然说中了实情。

王建设解释道:“三伯伯,您也知道我们家有两个儿子,长兄选择了保留祖宗的旧住宅。

我不想让我的父母为难,所以选择住到这里来。”

“这倒是,这样做也是好的。

你们家的粉丝制作坊收入也不错。

然而在城里生活终究还是比乡村舒适一些的。”

阎埠贵的话看似在夸奖城里的条件优越,但言下之意显然认为王建设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或许因为他是最年幼的那个吧。

“行!三大爷,我得赶紧去,出门在外边遇到了何叔,他说要我带包子给雨水。

趁着热乎劲得赶快送过去。”

王建设手里捏着一包,转身就想走,连家门也没急着进。

“那你就快送过去吧,以后要是你搬到这里来住,咱有的是时间聊天。”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框,暗自思量着等王建设搬家时给他帮把手,兴许还能沾些光,占点小便宜。

“哎!”

王建设应声答应,便往院子里走去。

从前院到中院,只要通过房屋中间的一个通道。

在北京有些院子的设计中,就是这么布置的,而多数情况则是把两边的耳房当成过道使用,稍微有点儿浪费空间。

王建设环视一圈,看到这个院子中间有两条对称的走道,意味着这里有两户人家住北屋。

而每侧的耳房也住着人家,合计起来,加上过道两侧,正好六间房子。

王建设穿过过道,来到中院,眼前便是一个宽敞的正堂屋,那是何大清家。

何大清家从曾祖父辈就开始做厨子,积攒了些财富。

他拥有中院的三间正堂和一间东厢房,和阎埠贵所拥有的房数相同。

“雨水,何家的雨水。”

他站在正堂与东厢之间轻声呼唤,因为他不确定何雨水现在在哪间屋子,不好贸然闯入。

谁料到这一声招呼,竟引来了其他的邻居。

只见靠右的一间耳房的门帘掀起,一位国字形脸庞的中年男子走出来。

“咦,这不是前面老王家的建设嘛。”

易中海一眼就认出了他,尽管已有几年不见,但建设不仅长高了不少,看起来也更成熟了一些。

“大伯在家呀。” 王建设见是易中海,心中感到十分亲切。

这人在轧钢厂为娄老板工作,是院子里的大人物,负责协调邻里间的事情,与前院的阎埠贵、后院的刘海中一同被称为院里的三位‘大爷爷’,这一传统源于新中国成立以前。

“在家里呢,今天刚好休息。

怎么了,建设,你在找雨水?”

易中海显得有些疑惑。

“对,一大爷。

我现在已经分户了,未来打算一个人搬到前院这边住,我爸妈他们搬到左家庄跟我哥嫂同住。

今儿过来,是想……在东直门那边碰到何叔叔,所以给雨水带来了这热乎的包子。” 王建设用简洁的话语交代了缘由。

中院的一些邻居听说他要搬进来,也纷纷赶来。

王建设注意到了对面西屋里提着一双布鞋走出来的贾张氏。

“建设搬过来可真是太好了,搬家那天说一声,大家都可以来帮忙。”

易中海非常开心,乐于见到有更多年轻的面孔搬进来,为小区带来生气。

再加上王建设在这里长大,不是外人,他愿意帮雨水送东西更是显示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伙子。

就在这个时候,东屋的门缓缓打开,一个小女孩迷迷糊糊地走了出来,似乎刚醒来。

“雨水,这是王建设哥哥,记得叫他建设哥哦,是你爸爸委托他给你带来的包子。”

“恩!”

听到介绍,何雨水似有似无地想起了这个兄长般的人,随即乖巧地说道:“建设哥哥好。”

“哈哈,瞧瞧,小雨水都这么大个了,拿上这些还暖着的包子吧。” 王建设笑着把包子递给雨水,并接着说,“你爸爸,也就是我的何大叔太客气了,非要坚持让我带着这包子送给你。

我刚吃完饭出门,是真的吃不下。

雨水,你吃不了就放那儿吧,这里面装了四个大包子。”

他初入这院子不久,俗话说得好,人的名声与树木的身影一样重要。

有个好的声望,遇到困难时便能获得他人理解,避免无端指责。

“恩!感谢建设哥哥。”

何雨水露出甜蜜的笑靥。

建设并未在此多逗留,也没有到后院闲逛,将包子送达后便返回了前院。

随后,他取出钥匙开启了东侧房间的大门。

这处三开间的厢房被内部隔断为外间和客厅,并有一单独内室。

总使用面积大约为四十平方米。

室外有一道连通的游廊供存放杂品之用,且可防雨。

屋前则为共用庭院,面积约莫超过两百平方米,规格与中庭大致相同。

若是换算在其他三进院落中,这里的前院则相当于其他地方的中院。

他家西侧便是连接着北屋旁的侧室,有个隐蔽的小角,可用于衣物晾晒。

房屋东侧则是通往游廊的走道及墙体构成。

由此垂花门而入,便能直接经过这条防雨游廊到达他家门口。

游廊原是为了主人休闲娱乐而设,若在雨天使用则有失其雅致功能。

随着“吱嘎”一声响动,建设开启了窗扇以通通风。

之前的父母来过这里时已经打扫清洁过,屋内不仅摆有家具却并未铺上卧具,也未搬入私人物品。

但当他打开了衣橱,却发现几条厚毛毯,其中一条还是全新的。

显然,父母事先便有所安排,欲使他在该院中安定下来,并在这里娶妻生子,传承家族血脉。

“很好,真好。”

建设仔细审视了室内空间,约计为五十平方米;而他另外还拥有一处同样大小的铺面。

年轻如他便有了这般产业,尤其是在帝都这一片,确实可以说是人生的胜利者了。

他对屋宇大小并不介意,因为他知道有人家甚至七口人共居一室。

曾听说过京城市中心地区现下平均每人的居住空间只有三四平方米,如果真的不够住,则需向城市外部扩建平房或集体宿舍来解决住房难题。

“建设,建设……”

伴随呼唤声传来,一个年轻身影出现了门外。

“贾东旭!”

建设认出了对方,两人中学时代就读于同一所院校,虽班级不同但彼此有所了解。

“建设,我妈妈说你会搬到这里来住了?”

贾东旭站在门口瞥了眼室内,环境显然比自家宽敞许多。

“是的,我要 ** 门户,以后就在这定居了。”

看着面前这小伙儿,建设心念数次后说道:“进来说吧,不必在外面站着。”

“好!”

贾东旭随即步入房间,先开言道:“建设,我已经进了轧钢厂工作,应该听说过这事了吧?”

“不甚了解,这段时间我一直住在左家庄。”

其实建设并不完全知情,只是记得母亲提起,提到贾父不幸去世,只留下寡母与子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

“我从去年年初起就在工厂做事了,至今即将满两年,现在的收入尚属一般,仍处于钳工学徒阶段。”不过,贾东旭补充道,“当钳工挺好,我们院子里有一位大爷就是,他的工资可高多了。”

建设点头示意理解,接着问:“那么你现在的工资是多少呢?”

“每月二十二块,等到正式转正了可以拿到二十八块。”

贾东旭接着问道:“建设,你现在做着什么工作呢?”

“我没工作,现在处于无业状态。”

建设心道,如果家中没有哥哥的支持,他几乎都要靠家里供养生活了。

但他更愿意成为拥有编制的职业公仆。

再过几年经商的机会不再有的时候,可选的职业也就只剩工农干员这几项了。

至于入伍或者开店之类的选项,并不符合 ** 兴趣。

当然工作中也有很多分类,例如放映员或是驾驶员这样的职位也不错,只是归根结底,这些还是属于劳动工作。

“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啊。”

提到此,贾东旭有些无法保持沉稳而露出笑容。

他在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工作,自认为身份体面。

王建设不经意地问道:“哎,东旭,你现在有没有在谈恋爱?”

王建设这么问是因为他听说过贾东旭妻子的事迹。

在王建设穿越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四合院的传统背景,他大致能预测出五六十年代的一些情景变化。

但具体的事件则不是完全清晰。

尤其在这个1951年的时间节点,对于未来的了解更加模糊。

他知道,在六五年左右,贾东旭已经离世,给这个庭院留下了位强悍的寡妇。

关于这位厉害女子是什么时候成为庭院的一员,他早已不复记忆。

“还在寻找合适的人。”

贾东旭摇了摇头回应:“我妈给我介绍过一个姑娘,但我不是很满意。

你呢?你也还是单身状态吧。”

王建设比他大一岁,而贾东旭自己刚刚满二十,他对建立家庭尚没有太紧迫的感觉。

王建设笑道:“我倒是比你好一点,见过两个女孩子,但是同样没能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