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改革开放后形势的好转,为了寻求更好生活环境他便带着全家回到家乡探望父亲。

相对而言,孙建国则有着更加丰富的过去故事。

期间甚至还有牢狱之灾的经历,使得孙光远一度怀疑自己举家投奔父亲是不是正确选择。

尽管如此已没有退路只能尽力适应下去再说将来的计划了。

李建国这边恰巧遇到了刚从外面回来的钱大宝。

于是开口询问找房情况:“大宝啊,最近租房进展怎么样啦?”

钱大宝翻了个白眼:这个问题真是明知故问!要是真找到了哪里还能继续忍受这个老旧院子的房子呢?但他依然强忍微笑答道:“还没搞定呢……如果有合适的资源,您能帮忙介绍一下吗一大爷。”

“我还真有条消息,”

李建国拍大腿好像灵机一动般。

“99号四合院,傻石柱同院的地方可以考虑下。”

说着还给出优惠,“随你怎么挑选房间,并赠送首月免租金待遇。”

钱大宝心有警惕,毕竟之前被王大鹏骗过太多次了。

“那栋屋子现在还是老陈管理吧?”

他对这一建议持有疑问。

对此,李建国内行地说起:“老陈早就把手上的房子转给我啦!由于租户问题所以成交价很公道。

不过如果同意接受我的建议帮我清理掉部分住户,我还可以免除额外两个月租金呢!”

这个提议似乎更让钱宝慎重思考,因为其中涉及复杂的邻里关系。

他觉得需要权衡利弊再作决定。

最终是否答应合作以及如何应对其他难题还需进一步协商讨论。

林大强并不甘心,一直等到房价涨到如今这个水平才开始驱赶租户。

陈大明深知那些租户将会面临多么困苦的境地。

不过,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大海的提议是他无法拒绝的。

哪怕要自掏腰包免除一个月房租,他也得答应,只为了让女儿回到身边。

“赵大爷,说定了啊,到时候我把人赶走,您可不能反悔啊!”

陈大明说道。

“这一点你尽管放心,我赵大海向来言出必行,别人都叫我诚信大叔,从来没违约过。”

陈大明最初有些怀疑,但细想之下,对方的确没有食言过。

只是他每次都巧妙引导别人先违约,进而获得更多的好处。

但这次陈大明是真的有意合作,因此双方顺利达成了协议。

临别时,赵大海要求陈大强给99号四合院的大爷一票。

对于这一点,陈大明痛快答应了,对他而言这只是小事一件。

离开后,陈大强没回家,而是直接出门为女儿找个合适的地方住。

而就在王大海看着这对旧邻即将重逢,自认为做了一件好事时,一个人却挡住了他的去路。

“刘老师,有何贵干?”

王大海问道。

戴眼镜的刘天顺推了推眼镜,笑道:“王大爷,您刚刚是不是在跟陈大强讨论免租金的事?”

王大海一听就知道对方是在打如意算盘。

“老刘,你也想免租金?”

王大海似笑非笑地说。

毕竟刘天顺还是租住在自己家里的人。

“主要是想帮你解决问题。”

这些年,刘天顺的脸皮倒是越来越厚了。

王大海心里其实也不反对。

原本他就有计划重新将一些原住户请回南锣鼓巷,因此回应道:“那您说怎么办,只要帮上忙肯定想着你。”

刘天顺听完,明白了王大海的意图。

“王大爷,要真能全院子的人都听我的话都搬出去,就让我免费住一段时间吧。”

刘天顺虽然没明说,王大海也能猜到意思——他是想让王大海帮他省下一大笔钱。

那个院子里有十几户人家,这老头是想白住一年半载不成?

“刘大爷,你未免太贪了,这事是我给自己租客的福利。

你搞定一家就行,其他人的事交给别人处理。”

王大海说。

刘天顺知道,这是王大海又要搞点什么花样。

但对于他来说,有利可图就行了,于是应声答道。

“那好办,我先搞定一两家再说。”

王大海也没忘提醒,以后99号四合院选大爷的时候,还得投票支持他才行。

接下来,王大海分别找上了孙家兄弟和黄二毛。

“多亏您了,一大爷,我们正愁房子不够用呢。”

黄二毛感激地说。

“对呀,多亏一大爷解了我们燃眉之急!”

孙小辉也表示感谢。

“何时行动呢,您一声令下。”

哥哥孙晓华补充了一句。

王大海淡然道:“别着急,你们有空再行动就好。”

确实不急,等着许大明、林强等人住进去之后会更加热闹。

届时这几户新人的入住,必然会让不愿离开的老住户感到困扰。

到那时候,才是好戏开场的时候。

……

许大明动作麻利,进入99号四合院后找到了一个朋友聊天。

毕竟以前大家是 ** 坊了,这里也有一些熟人。

虽因他是从外迁入的,大家以往刻意避免与他走得太近,但他依然能找到从前喝酒吃肉的一个老友。

进院聊天之际,他一边与朋友闲谈,一边留意着院里的环境。

最终锁定了距离傻柱(纪文耀)家最近的一间正房,决定就定在这里。

具体屋里的现住户愿不愿意搬家,那已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了。

作为截胡四合院中“多才多艺”

的一人,他完全有本事赶走一个普通的住户。

这一次为了能够离闺女更近一点,谨慎起见,陈大明打算花钱雇些人表演一场。

恰好在此期间,这家男主人回了家。

这是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在工厂工作多年,并且已经通过单位分到了一套新房。

但他之所以还住在这里,主要因为这里离上班地方更近,反而让自己的父母住在厂子分配的新居。

他与朋友聊起了这个邻居:

“纪哥,这位姓纪,名文耀。

他在这院子也待了些时日。”

陈大明心想,今天总算见到本尊了。

家里有妻子和一个孩子,孩子正在读小学,生活还算不错。

宋大民和朋友聊天时聊到了收房租的事。

朋友笑着对宋大民说:“后院的老刘不知把房子卖给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