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边城崛起 > 第53章 朝堂议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领头这嵩国人,带着身后其余的两三个北虏。

继续往大殿走,此时虽不再哗然,却依旧是趾高气昂。

进到大殿,见到嵩国帝君,也不跪拜。

领头之人,左手握拳抚胸,身体微微前倾,对着帝君行了一礼,后面几人也是如此。

行礼完毕,也不说话,更不避讳天颜,就这样直勾勾的盯着帝君。

直视天颜,这是僭越的行为,

帝君尚未表态,一众大臣纷纷怒斥,

“化外蛮夷,瑾见天颜,为何不拜?”

又有大臣讥讽道

“多半是蛮荒之辈,不懂礼数,不识礼节。”

帝君也是略微有些不喜,

更有言辞激利者,直接建议将这几个北虏推出去,斩首算了。

也有官员出声劝阻说北虏粗鄙,不谙王化、不知礼仪。

而且此次主要是为了和谈,其他都是细枝末节,不必和这些粗俗无知的蛮子计较这么多。

嵩国的朝堂,果真也应了一句话,人多嘴杂。

不论任何问题,都能引发争论,

说的好叫朝堂清明,各抒己见,

说的不好听,便是苛杂冗长。

不过,随着帝君示意先谈正事以后,一众官员也是纷纷放弃了惩戒北虏的话题。

纷纷转头,夸赞自家帝君,宽仁大度,不拘小节。

若不是帝君治国有方,四海宾服,又怎么会外邦来朝。

一通马屁,拍得帝君是怡然自得,沾沾自喜。

嘴上推辞,脸色却得意至极

帝君如何不得意?

自家臣子的夸赞,等于是在外臣面前,不遗余力展示了一番自己圣君的形象。

那北虏领头之人,从对帝君行礼问安以后,再也没有说过话。

此刻,他环视了一番周围大臣和帝君之后。

终于再度开口

“帝君仁念君子,宽和待人,在下佩服之致,外臣在此,多谢帝君包容之心。”

一番嵩国雅言,竟然说的字正腔圆,

随后,这北虏使者,又自陈道

他叫楼行舟,

现在在景国,鸿胪馆任鸿胪寺大鸿胪。

此番,正是应了自家国主之托,出使嵩国,商讨两家罢兵言和等事宜。

相对于北虏让他出使嵩国,前来议和。

更让帝君和大臣,惊异的是他的身份,

他一个汉人,凭什么能坐上景国鸿胪寺大鸿胪这样的一部主官?

不过,楼行舟并未回答众人这个疑问。

而是转身,让身后随行几人,拿出自家国主准备给嵩国帝君的礼物。

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帝君请看,此乃天山雪域之地出产美玉,因地域而得名“和阗玉”,

说完便展开礼盒,将两块雕刻有草原放牧景象的白玉璧,展示在众人面前。

只见两块白色玉璧,通身无瑕,浑身散发着温润淳厚的光泽,玉质上佳。

更难得的是,上面雕刻图案更是活灵活现,玉璧上端浮云翻飞,山峰高耸直入云端,下方雕刻牛羊悠然觅食,栩栩如生,整副图案精雕细琢浑然一体。

细细观赏之下,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感受清风拂过,草海摇曳,隐隐显露出正在觅食的牛羊和远处若隐若现的毡房营帐。

一副天地广阔,安居祥和的景象

虽然,嵩国朝堂之中,绝大多数官员都没有领略过北地风光。

但是,仅仅通过这两块玉石上展现的风光,以及楼行舟的娓娓道来,便让他们已然心旷神怡。

底下不少大臣,甚至摇头晃脑,一副沉醉其中的样子。

纵使如帝君,见识过无数珍宝,也对这两块玉石壁画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接下来,楼行舟又拿出一对铸造得栩栩如生的纯金雕像,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乃是一对童男童女,二人共同托举一个托盘,托盘之上,放置着一颗红宝石,代替寿桃,寓意万寿无疆之意。

这对礼品,贵重不说,且寓意深远,顿时让帝君喜形于色,龙颜大悦。

还没结束,接下来,

楼行舟,又命人捧出一张,色泽鲜艳,五彩斑斓的猛虎皮,

老虎在这个时代很常见,州府各地,常有虎患,各州郡甚至还成立了打虎队,所以虎皮本不足为奇。

偏偏,楼行舟拿出这块虎皮,相较于平时所见到的那些老虎,整整大出一倍,

一看就知道,这只猛虎活着之前,定然是威风凛凛,品相不凡。

两名北虏壮汉本就人高马大,此刻虽然尽可能高举虎皮,可仍然有一段坠在地面上。

楼行舟又开口介绍道

“此乃北境雪域所产,名为阿穆尔山君,常居山川苦寒之地,威猛无比,呼啸嘶吼之声,常常达数百里而不绝,体型硕大异常,凶悍无比。”

往往数百人也难以捕获。

这张虎皮,是我家国主,曾经孤身一人,深入雪域腹地三万里所捕获。”

“现,特赠与帝君,以示厚意。”

楼行舟,这一番介绍。

顿时让这些大臣,纷纷变色,

眼前光是一张虎皮,就足以震人心魄,众人无法想象,这个凶兽活着的时候,是多么恐怖的庞然大物。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竟然被北虏国主一个人捕获,

那这北虏国主,岂非神仙在世,天神下凡?

果然,立马有人跳出来表示不信。

“百人都难以捕捉,你家国主区区一人,就能捕捉到?吹牛!!!”

楼行舟面不改色心不跳,戏谑说道

“哦,是吗?”

“我家国主天纵之资,我景国百万虎狼之师,尚且能统领,这不过区区一山君罢了,手到擒来之事而已。”

一时间,也将质疑的人,说得哑口无言。

如果北虏国主此时在现场,定然会十分满意他的说辞。

实际上,个人又如何能斗得过猛虎?

这张虎皮,是东路军银甲大将纳古斯偶然所得,然后再献给自家国主的。

后面还有其他礼品,比如骏马二十匹,羊一百头、羊皮十卷等等。

因条件有限,不能一一展示,

等这些带上大殿的礼品展示完毕,

楼行舟道

“国主念及两国兵戎已久,民生疲敝,特遣我等为使,方才的礼品,便是以示诚意,特愿与贵国,冰释前嫌重修于好。”

说完,仍旧是抚胸一礼。

周围大臣,纷纷交头接耳,相互交谈不断,

此次,帝君也开口问道

“众卿可曾听得分晓,意下如何?”

左相率先起身,朝帝君行礼的同时,开口道

“恭贺陛下,威加内外,寰宇四海,当为陛下贺~”

其他一众大臣,也连忙纷纷醒悟过来,一并行礼恭贺自家帝君。

然后等众人行礼完毕,左相再度说道

“不知你家大王,此番除了敬献贺礼以外,可还有其他言语?”

这是肯定,北虏特意来谈和,除了刚才的献礼,肯定还有其他言语动作,

左相言语正好将接下来的事情引出来。

楼行舟纠正道

“不是大王,是国主,我景国国主!!!此临行前,国主确有言语交代吩咐。”

“我景国原是贵国一番邦臣属,只因当年羁所州一众官吏压迫过甚,我家国主才被迫起兵,实非本愿,只为求自保而已。”

“如今我家国主之意,仍愿奉贵国为兄,方才所敬献之礼品,也是略表遵奉贵国国主为兄的一片心意。”

“本欲厚赠兄弟之邦,然我景国国弱而民衰,财弱而物寡,实是力有未逮也。”

“还望贵国体谅。”

“既是兄弟之邦,便当礼尚往来,嵩国地大物博,钱粮丰腴,故特请赏赐弟之友邦,

“金五千两,银五十万两,丝帛十万匹,粮二十万担。

届时,我景国,便归还并州九郡中的上党郡和西河郡,以做回礼。”

这段话,内容极为丰富,听得嵩国一众官员心思起伏跌宕。

一众官员,纷纷交头接耳。

右相已然忍无可忍,对着帝君一礼,然后厉声呵斥道

“好无稽的言语,拿本就是我嵩国的土地,来换钱财,真是好算计啊!!!”

“楼行舟,汝本为嵩国臣民,叛国降敌,是谓不忠。”

“以嵩人身份,侍外邦贼子,数典忘祖,背祖忘宗,乃是不孝。”

“北虏凶蛮残暴,历年以来,犯我边境,屠我百姓,掠我州府,

每陷一地,钱粮财帛,尽数洗劫一空,致使国家疲敝穷困,百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尔等助纣为虐,是为不仁。”

“观其言语,汝当初也曾习文弄墨,聆听圣人教诲,如今替那北虏贼子,前来做说客。

叛母国而侍贼酋,以嵩国生养之躯,为贼子北虏以前驱,天地君亲师,礼义仁智信,你是半点全无,此乃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徒,也敢登堂入室,污言秽语,大放厥词,狺狺狂吠?”

说完又转身对帝君说道

“恳请陛下,将此人处斩,以正本朔,以示皇威。”

“对,右相言之有理。”

“岂可让这等跳梁小丑,在朝堂上卖弄。”

“以前怎地不见北虏前来示弱,如今败了,才知道怕吗?”

许多大臣,对右相的话纷纷表示附和。

右相说的严重至极且极为刺耳,把楼行舟形容成一个天地不容,十恶不赦之徒。

饶是那楼行舟,脾气再好,

此刻,也是多少有些恼怒羞愤之意,面色阴沉,脸上表情阴鸷狠辣,死死盯着右相。

就在大家以为他一定会怒不可遏,暴起恶语相向的时候。

哪知道,楼行舟居然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不快然后还哈哈大笑道

“嵩国一向自诩,以诗书礼仪立国传家,本以为嵩国朝堂诸位大臣,定然是温良恭谦,言行举止,必定有谦谦君子之风,

今日得见,实乃遗憾,果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等此行,并非为了争个口头高低,何必咄咄逼人。”

左相手下吏部尚书出言讥讽道

“对待良善之人,自然温良恭谦,哪怕是对待道旁一乞丐,我等亦会彰显君子之风,”

“至于对豺狼虎豹,这等不通教化的凶蛮野兽,诗书礼仪定然没有兵戈箭镞来的更好。”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更是打自己的脸,用军事说话?军事方面,谁不知道嵩国一直是挨打的一方?

如果不是最近一战,李如璋他们挫了北虏锐气,怕不是潼关已经丢失不说,搞不好甚至此刻来到这里不是北虏使者,而是北虏的兵马。

所以说,说到兵戈之事,岂不是变相在夸北虏?

楼行舟反唇相讥道

“这位大人说,对道旁乞丐,也会以礼相待?

那对于你们没能护佑周全,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诸位也是以礼相待吗?”

“哈哈哈……”

说完又是一阵耻笑,

方才,吏部尚书一时口快,口不择言,结果被楼行舟抓住痛点,等于将这一耳光狠狠的抽反在了朝廷的脸上。

诸位大臣尽皆显露尴尬难堪之态不说,帝君更是面色铁青。

毕竟他是帝君,第一个挨这记耳光的,便是他。

左相回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家阵营的吏部尚书,心里已然在暗骂愚蠢。

然而,依然出列环护道

“陛下息怒,吏部尚书也是为了驳斥北虏,不坠帝国锐气,一时口直心快,中了北虏圈套,才失口说出如此无稽之言,”

“殊不知,自古以来,不以一时论英雄,”

“当初北虏多么不可一世,如今不也被我军所败?若你北虏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楼大人又何必到此?”

“争辩无益,若是真有意谈和,那大家便商讨议事,早日定夺,如此才是正事。”

一番话,圆滑的将事情又拉了回去。

“老相国,老当益壮,所言极有道理,我本不欲争辩,奈何有人借机生事,楼某无状了……”

说着楼行舟冲着帝君再度行了一礼。

然后接着说道

“此行目的,和谈和条件,我以尽数替国主转达,贵国先行商议,有结果了,再通知我们便是。”

“切莫被右相所误,错失两国和平相处的契机。”

楼行舟对于右相斥责于他,耿耿于怀。

表示,嵩国朝堂,本该是嵩国百官的朝堂,如今,观右相言行,仿佛成了他的一言堂,此话即狠毒又诛心。

说完这些,楼行舟领着一行人,折身走出大殿,也不向帝君行礼。

在场文武百官,竟没有一人觉得有何不妥。

剩下的事,便如楼行舟所说,帝君和百官商议,如何答复北虏的提议。

和还不和?

北虏索要银钱不可谓不多,然而,北虏这番低头做小,主动承认嵩国为上邦的姿态,又让帝君以及众多文武百官很是受用。

更让人心动的是,还会割让上党、西河两郡给嵩国,

上党、西河二郡,毗邻帝都,与帝都隔河而望。

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陷入敌手,也的确如芒刺在背。

幸亏有黄河阻隔,而北虏又多不习水性,这才没有打过来。

所以,当初失了两郡,整个豫州如临大敌,朝堂上下尽显惊慌之态,把绝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黄河一线,

整个豫州十五万兵马,就有十万,陈兵黄河畔。

拱卫帝都的四大营,除了骁骑营大部在帝都,其他三部,也尽数驻扎黄河沿岸,以防备北虏。

如果能将屏障再增加两郡的间隔。

那朝堂上,自然乐见其成,

不费一兵一卒,给些钱财,就能取回两郡,而且是很重要的两郡,试问谁不心动?

若是要动用军事拿回两郡,且不说能不能打赢不说,就算打赢了,军资靡费也定会巨大。

所以,不光帝君心动了,朝廷绝大多数人都心动了。

就连右相一派,居然也有一些人些心动,

主要是以军事论胜负,终究是个未知数,如果能花钱将两郡拿回来,则更为稳妥。

现在唯一担心的便是,北虏那边,反复无常,

此前,北虏就多次反复,前面刚拿到嵩国遣送的财物,后者就开始攻伐嵩国。

若这次又是这样,那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说,还失了面子。

所以,朝堂上的辩论之声,又一如既往的响了起来。

诸多大臣,众说纷纭。

帝君也被大臣们众口不一的说辞,弄得不知所措,一开始的喜悦都被冲淡了几分。

最终,还是左相率先出言建议,

北虏虽然索要财物众多,但是,自己这方,也不能尽数应下,毕竟索要财物数额的确巨大。

既然是和谈,那重点便在一个谈字上面,何时谈,如何谈,这其中都大有学问。

左相的意思是,应该趁着北虏此次战败带来的阴郁,尽快促成此事,尽早将和谈敲定,防止北虏缓过来那口气,事有反复。

并且,促成此次和谈,既可以安定人心,又可以巩固防线。

而右相这边坚决反对,右相觉得,正因为此次北虏战败,他们才愿意伏低做小,

即便如此,这些北虏使者来到帝都,依旧趾高气扬,色厉内荏。

由此可见,此次北虏求和是假,借求和的名义休养生息才是真,所以,断不能和。

然而,帝君已然举棋不定,还在这两者观点面前犹豫不决。

不知道,是长期的坐观群臣内斗习惯了,还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总之当日,并没有商讨出具体结果。

便草草解散了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