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到军区门口,正好赶上一辆公交。
林安安正准备上车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她回头一看,原来是陈乐芳正和几个卫生连的同志走了过来,看样子也是要坐公交的。
陈乐芳看到林安安,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礼貌地点了点头。
林安安表面上也回以微笑,实则对她毫无兴趣,转身上了车。
公交车缓缓启动,林安安没关注陈乐芳几人,只静静透过车窗看着车外的景色。
楚明兰轻轻拉了拉林安安的手:“嫂子,我怎么有点紧张呢?”
林安安看楚明兰这模样,忍不住轻笑出声,“没事,我们就去出版社小坐一会,然后嫂子带你去买水彩笔。”
楚明兰小脸红扑扑的,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嫂子,我同学都知道你是大作家,还……问我要你的新书呢!”
这年纪的孩子喜欢追求他人的认同感,再正常不过了
“没事,出版社里有很多样书,到时候可以拿回来一些。只是……这本新书不太适合小朋友看。”
“好、好的。”
“可以给他们拿《春日来信》。”
楚明兰张了张嘴,想说不舍得,几块钱一本呢!
但又点了点头,“好。”
应完,又觉得自己胆子越来越大了,为了脸面,都敢送人那么贵的礼物了……
小姑娘的心思全写在脸上,林安安怎么看不出来?
“小兰,不用觉得局促,其实我们相处的环境就是我们的小社会,交际与人情来往都是正常的,别有心理负担。”
楚明兰下意识牵上林安安的手,紧握了握,“谢谢嫂子。”
陈乐芳就坐在两人侧边的单人座位上,竖着耳朵听,总是能听到只言片语的。
她此时整张脸都垮着,写满了不开心。林安安看着比前几天更漂亮了,不仅穿着体面,人也光鲜亮丽的,而且……她还出书了?那岂不是成作家了?
楚明舟跟林安安小两口在西北军区也算有名气,陈乐芳自调来西北军区起,也听闻了两人不少的事。
陈乐芳紧握了握拳,倒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心里跟堵了石头似的难受。
没多久,公交车到了。
林母跟车上几位认识的婶子打了个招呼,随着林安安的脚步也下了车。
只是在她下车之际,视线恰巧扫过陈乐芳。
林母皱了皱眉,“安安,坐在窗户边那穿军装的小姑娘你认识啊?”
“嗯?”
等林安安回头的时候,公交车已经开走了。
林安安也没在意,林母却觉得不对,这人看自家女儿的眼神,像淬了毒……
林安安拢了拢大衣,“可能是军区的哪位同志吧,没太留意。”
她笑着安抚,可林母凝视着公交车远去方向的眼神,分明写满了警惕。
出版社门前,刘编辑早早就等着了。
“林老师,您可算来了。”
“刘编辑。”
“婶子,您也来啦?快里边坐,总编辑刚给我一些好茶叶,我给您泡上。”
刘编辑客客气气地把人往里边迎。
“林老师,来了好几个外省的兄弟出版社,以及供销社、书店、书摊、文化馆的代表,都是为你新书来的。”刘编辑提醒道。
林安安微顿,点点头,“好的,辛苦了。”
映源出版社总编辑谢强北早就把人都请到会议厅里坐着了,林安安虽是新崛起的作家,但其的含金量极高,目前也算是出版社的一张王牌。
尤其是新书的出彩程度,能为映源出版社带来的极为可观的利润。
会议室里,茶香混着油墨味氤氲不散。
供销社主任拍着《枷锁》的封面赞叹:“林老师这书写得太好了,把咱们妇女同志的苦处都写活了!我们供销社这次是来谈独家的,谢总编你给个准话!”
某书店老板们也纷纷附和,笔记本上记满了首印数量和分发方案。
林安安一进会议室,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来晚了,不好意思。”
“这位就是安心吧?”
谢总编忙介绍道:“对,这位就是林安安林老师,笔名安心。”
林母牵着楚明兰在门口的排位上坐下,眼睛瞪得溜圆。她从未见过这般阵仗,正装革履的领导、戴着钢笔的文化人,还有穿着供销社服饰的主任,像走马灯似的围着女儿打转……
林安安不卑不亢,一一跟人打过招呼,在主位左手边落座。
书籍投放的事情,映源出版社的人自然会谈,他们不会让林安安吃亏,更不会让自己吃亏。全权交给他们去谈,林安安很放心。
“林老师,很高兴见到你本人,没想到你比我想的还要年轻些,《枷锁》这本书有内容、有意义,我非常喜欢。”
“对,这本书主题明确,以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凸出女性同胞的内心苦难,真的太精彩了。”
“《枷锁》的写法与主题都非常新颖,我敢保证,必定前景无限。”
“......”
林安安听着众人的夸赞,只含笑点头,表示感谢。
等众人说差不多了,谢总编端起搪瓷杯喝了口茶,轻咳了一声,“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咱们就先聊聊《枷锁》的发行细节。”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林老师的作品聚焦女性觉醒,在当下文化市场可是独树一帜,发行策略也得别出心裁。”
供销社主任拍案而起,振振有词,“我还是那句话,咱们供销社最懂老百姓!只要签了独家,保证半个月内把书铺满全省代销点!”
她说着掏出张泛黄的销售报表,油墨字迹密密麻麻爬满纸面,“瞧瞧去年《女工风采》的销量,咱们的渠道可不是吹的!”
其余代表顿时炸开了锅。
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嚯”地站起来,笔记本拍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茶叶乱颤:“独家?这不是断人活路吗?我们新华书店才是书籍销售的主流文化单位,而且《枷锁》从排版到宣传我们都出了力,给你独家肯定是不行的。”
天启出版社的代表皱着眉,“我们不争西北市场,我们只想跟映源出版社合作,把林老师的书在山城铺开。我们出版社在山城是人人皆知的,保证能打出漂亮的销售成绩。”
书摊负责人也站起身,“贴近人民,才能让销售量落地,我们书摊在西北的数量总有四十二处之多......”
他的话被此起彼伏的争论声淹没,会议室里吵得不可开交,唯有林安安端坐在椅中,指尖有节奏地轻叩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