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240章 吕宋:怎么感觉背后凉凉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吕宋:怎么感觉背后凉凉的?

御书房内,隆庆帝站在窗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年四季一成不变的景象,以及外面如蚂蚁一般忙忙碌碌低着头的宫女太监,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陛下。”

“从朝会下来后,有多少人给朕上了折子?”

“回禀陛下,现如今御案上的折子已经堆积如山,光是方才奴才查的便有百封之多。

后续还有诸位大人的折子在送来的路上。”

隆庆帝微微仰头,嘴边两缕胡须飘荡,面上带着愁容:“手心手背都是肉啊……非朕不慈。

只是不仁是为大仁,朕居此位,必以天下为先。夏大伴。”

“奴才在。”

“你还记得,朕曾经同黄老爱卿说过日后退位给太子一事。你觉得朕老了吗?”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已经令御书房内所有人汗流浃背。

夏守忠只是自嘲一笑:“陛下老不老奴才倒是没看出来,只是奴才确实是老了,也不知道还能再服侍陛下几年。”

隆庆帝闻言抬眸看去,只见原本还是满头黑发的夏守忠,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满头白发,原本颇为端正的面容,此刻也是老态龙钟。

见到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大伴如此老态,隆庆帝难免心生些许同病相怜之感,但依旧笑道:“真是岁月催人老啊。想不到咱们君臣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了。

夏大伴,去取宝玺来,朕要亲笔书写一份诏书。”

夏大伴立刻领人去“请”宝玺。

隆庆帝提笔便写道:“自古以来帝王治世,莫不效三皇五帝敬天法祖。

今本朝克蛮夷、得大统、顺天意、应民心,及至朕位已有一百一十余年矣。

朕继位已来,不敢称尽职尽责,却也算是勤勉,共万民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

先帝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朕既承此位,亦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过花甲,尔来在位已有二十一年矣。实赖天地祖宗之庇佑,朝堂上下臣民之一心,非朕凉德所至也。

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二百余载,朕在位之时日虽不敢言长,却也幸甚。

《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

今朕富有四海……”

随着落笔,往昔种种在隆庆帝脑海中浮现。初登基的彷徨与举步维艰,再到后来的意气风发,雄心勃勃。

只要是人,故事就总会有尽头的。

隆庆帝的故事并未到尽头,只不过他觉得,该是将身上的担子交给后人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不是现在,而是在隆庆帝一次性带走江南四省地方势力之后!

隆庆帝的打算便是退位之前发动皇帝特有的,一生一次的技能,天地同寿!

把对大明有危害的,对太子有阻碍的存在能带走的通通带走!!

也包括大明宫里躺着的那个亲爹!

只要江南四省的地方势力被清扫,凭借太子之勤勉,以及自己留下的班底,大明将会迎来真正的中兴,甚至迎来一段盛世。

隆庆帝也不想如此,可天灾频发到如此程度,古今罕见。

隆庆帝能顶着太上皇留下的烂摊子,自己王朝末年的积弊,还有小冰河时期的负面buff扛到现在,已经尽力了。

现如今隆庆帝已经放弃了文帝的执念,只希望将大明朝传给太子,平平安安的延续下去。

“朕之子孙颇盛,朕已年过六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无不爱戴。朕年迈之人,今虽未寿终,朕亦愉悦至。

太子乃朕之嫡长子,自幼勤勉持重,甚得朕心,朝堂内外,莫不称贤,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一封诏书的时间并不是现在的,而是两年之后。

两年的时间,足够隆庆帝将该带走的通通带走了!!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隆庆帝眼底的怀念、以及提及太子的慈祥已经尽数化作森然杀意。

纯粹、浓烈!

……

此时此刻,远在大明宫的太上皇瞬间感到一阵凉意。

“戴权,今儿个是怎么回事,因何遍体生寒?想来也是朕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去给朕换床被子来。”

……

就在隆庆帝的手已经摸上了宝玺的时候,外面的小太监又来报。

“启禀陛下,小薛大人求见陛下。”

隆庆帝的手不停,拿起宝玺就往印泥上盖:“你去问问,他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若是也是来劝朕的,那就不必了。”

“回陛下,小薛大人说,他有一个千八百万两银子大买卖的路子要向陛下禀报。”

隆庆帝森然杀气为之一散,眨了眨眼睛,看了看手里的宝玺,然后一扔:“夏大伴,先收起来。

先去听听朕的弟子说的是什么大买卖。”

夏守忠行礼的同时不着痕迹的擦了擦鬓角的汗水:“是。”

别人不清楚,夏守忠还能不清楚吗?刚刚隆庆帝身上的杀意几乎要凝实了。

只要刚刚这宝玺一盖下去,隆庆帝就会开始为技能“天地同寿”开始蓄力。

到那个时候谁来都没用了。

从某种程度讲,薛虹也算是救了太上皇还有那群勋贵以及江南四省地方富贵们一条狗命。

……

“臣薛虹,参见陛下。”

隆庆帝双手拢在袖子里,将信将疑的打量着薛虹:“夏大伴,赐坐!

景瑜,你说的千八百万两的生意是指……”

薛虹先是谢过隆庆帝赐坐,有对着夏守忠一礼,随后又同搬凳子的小太监道了一声谢,然后坐下开口道:“臣所说的路子,虽不是取得千万的银两,但各种物资加在一起的价值,恐怕还要更多。

不知陛下可知现今在弗朗基统治之下的吕宋?”

隆庆帝凝眉思索片刻后道:“自然有所耳闻,此地本贫瘠之地,虽有些许物产,却并不丰盛。

今处于弗朗基的管辖下,其国于东方诸国贸易所得,皆经由此处与柔佛运转回国。”

隆庆帝眉头紧锁:“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可是同你说的大买卖有什么关系?”

薛虹核善一笑:“臣调查到,弗朗基一国于此地驻军仅五千余人,且多为海军。

陛下,这吕宋自古以来可都是我华夏臣属啊……

且弗朗基的情况臣已查明,相差不过些许火器技术,现已被工部攻克。

陛下,天予不取……”

哦…!!懂了!!

这小子tmd是要明抢!!!

隆庆帝觉得自己就已经不是人了,没想到还有高手!!

没办法啊,隆庆帝这边都打算天地同寿了。薛虹也只能咬牙先让大明全体看看,外面的利益有多大了。

隆庆帝的办法就算能赢,那也是惨胜。

现在大明的一丝一毫力量,都是将来殖民世界的基础。

损害一点薛虹都会心疼的直哆嗦。

至于师出有名,那东西还不好办嘛!是做局仙人跳,还是栽赃嫁祸,或者翻史书来一个“自古以来”

为了我大明君臣和谐,只能委屈一下吕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