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准备,是要将小弟的事情也告知小妹,他们同在宫里,或许能稍微照应一二。
小妹很快收到消息,却是握紧了拳头,问银杏:“那位三皇子这般不堪,皇上当真不知道?”
这话,银杏哪里会懂得,只是茫然的问:“姑娘,现在该怎么办?”
“皇上哪里是不知道,只是别人的儿子,他便不心疼罢了。”小妹阴沉着脸,“不然人家压根就没有伤着三皇子,却要直接葬毙,竟是查也不查。”
平日里皇上看起来和煦极了,甚至这种事情上,旁人也只会认为,皇上疼爱幼子才会如此。
可实际上呢?律法上都说了,要讲究事实,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量刑判刑。
大家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实际上,权利永远更大。
小妹低声说:“我的行动还是太慢了,但我……怎么样才能有机会进行下一步呢?”
入了宫,的确能三五不时见着皇上。但是皇上每次来寿康宫的时辰就那么短,带的人也多。
人多眼杂,她根本没办法做出行动啊。
如果得不到权利,她就没办法保护家人,保护她的弟弟。
银杏思索一番问:“姑娘,奴婢瞧着贵妃娘娘很喜欢您,要不然去找她帮忙?”
“不可。”小妹毫不犹豫拒绝,“这件事情的源头是皇上,而且贵妃哪里是喜欢我?她也是有利可图,我若寻她,未必能帮小弟,恐怕还会让自己陷入其中。”
关心则乱,这是大忌,她一定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对策。
宫娥过来道:“县主,太后娘娘醒过来了,说是想要见公主殿下。”
小妹抬起头:“太后今日醒得倒早。”
宫娥笑道:“是呀,娘娘醒了,而且这次娘娘的精神头还不错。”
小妹心中一沉,她可没有宫娥这般天真,一般的老人长久病痛,突然精神好起来,有可能是回光返照。
她一边去接母亲,一边说:“可请太医了?赶紧让太医过来瞧瞧。”
好在太医来看过,并不是回光返照,只是天气不错,太后将养得好些。
嬷嬷宫娥们都想着法子逗太后开心。
太后却只是摆摆手:“你们无需这样,哀家的身体如何,自己心里清楚,哀家时日无多了。”
小妹心中难过,连忙上去侍奉汤药,撒娇说:“姨祖母可不能这么说,姨祖母是千岁,有姨祖母在,娘和婉儿永远都是孩子。”
太后笑起来,看看小妹,又爱怜的看着一旁拿着丝线玩的邵琴。
“哀家若是走了,谁能护着你娘呢?不过,这样也好,你娘不记得哀家,也就不会心痛了。”
“姨祖母……”
“哀家如今最牵挂的,就是你娘了。”太后说着,让宫娥带着邵琴出去玩,又让小妹坐在自己身边,抬手抚摸着小妹的面颊。
“贵妃昨日来找过你?”
小妹答:“贵妃娘娘不曾过来,但是让人送了两支珠花。”
太后咳嗽一声,说道:“哀家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两个亲生的孩子,只可惜宫闱倾轧从来都是残酷的,哀家的孩子,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这后宫呀,是吃人的地方,再好的人进来,都会变的。人人身不由己,人人无可奈何。”
听着太后这般说,小妹心中有些忐忑,她背地里的动作,被太后知道了吗?
只听太后继续说:“崔贵妃的想法,你心里要有数,她不是善罢甘休的人,你不肯给她做女儿,她会想办法让你做她的儿媳。”
小妹眼皮子一跳:“啊?”
儿媳?二皇子……
太后说:“你是个聪明的,会知道怎么选。婉儿,哀家撑不了多久了,也无法继续保护司家了,你……咳咳咳……”
她还要再说,邵琴却突然冲进来,一脸惶恐的看着床榻上的人,眼泪哗哗往下流。
“姨母,姨母……”
入宫这么久,邵琴也不是没有喊过姨母,但都是小妹费尽心思,哄着劝着她才喊的,对于姨母这两个字,她甚至没有过多的感觉。
但这一次,她是真情实感,她记得面前这人是太后,是疼爱她,抚养她长大的姨母。
邵琴扑上前,将太后抱住,失声哭泣起来:“姨母,我是琴儿,姨母……”
太后跟着红了眼,颤颤巍巍的伸手:“琴儿,哀家的琴儿。”
邵琴清醒的时间并不算久,哭了一场之后又恢复原样,还是不记得太后。
太后让嬷嬷过来:“明日起,紧闭寿康宫的门,哀家不愿意见任何人。你去告诉皇上,若哀家薨逝,你自会去禀报皇上。”
嬷嬷忙道:“娘娘……”
太后扬扬手:“你与哀家相伴多年,也知道哀家,哀家说了不见就是不见。能在活着的时候,再见到哀家的琴儿,听到琴儿喊哀家一声姨母,就够了。”
嬷嬷强忍着眼泪问:“娘娘,公主与县主……”
“明日让她们出宫回去吧。”
皇上得了消息,竟将御书房的笔架都给砸了。
“朕是她的儿子,她连朕都不见?”
内侍宫娥跪了一地,谁都不敢出声。
皇上颓然坐在椅子上,红了眼眶。
“朕是她的儿子啊,朕十岁就跟着她……她没有儿子,视朕为亲生。可是她早就不拿朕当儿子,她恨极了朕,从朕执意要处置邵家的时候,她就恨极了朕……咳咳咳……”
皇上激动之下,竟然呕出一口血。
吓得乌公公连忙膝行上来,哽咽道:“陛下万万要注意身体啊。”
“注意身体?”皇上苦笑一声,“从前朕咳嗽一声,她都要紧张得不行,她说偌大的皇宫,只有我们母子相依为命,只是……只是……”
只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母子早就反目,维持多年的面上情已是不易。
皇上闭着眼睛,他的母后,比他以为的要绝情得多。
晚上皇上也不让任何人跟着,独自往北宫的方向过去。
乌公公无奈,只能让内侍们都守在殿外,等候皇上回来。
重公公则眼睛一转,很快就往寿康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