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万青柳和花许国进的货不多,单纯只是想探探市场。
这次,万青柳还是不打算进太多,花许国却已经决定撒开了进了。
赚钱的感觉,真是太让人着迷了。
坐在火车上,花许国满怀憧憬。
“妈,你说我进多少合适?1000条?能不能卖掉?”
万青柳:“你大胆进呗,怕什么?大不了卖的时间长点。”
她不打算再进衣服了,现在大家的穿衣风气毕竟还是偏保守一些。
县城也不大,总共就那么些人。
她要是生活在县城,说不准那些来买衣服的小孩她都能认出是哪家的。
而且两人都卖衣服也不好算,她决定进点饰品卖。
来买漂亮衣服的,能不对着漂亮头饰心动吗?
这一心动,不就顺带着买两样头饰回去搭配衣服了吗。
主要是上次人参和黄金给她卖了一大笔钱,这些小商品她都有些看不上了。
虽然利润也很丰厚吧,但跑来跑去的挣个千八百的,太零碎了。
万青柳觉得自己是被卖人参那笔钱整飘了,千八百都有些看不上了。
不过虽然空间里药材很多,万青柳也不打算再卖了。
中药相当看产地,道地药材的药效就是比较有保障。
因为这里离东北远,人参一拿出来大家默认都是那头来的,而且空间里的人参药效也没问题,也没人去怀疑人参来源。
其他药材就不一样了,很多药生长环境合适就能长,但总有一个地方的品质特别好。
中药市场就认准了那个地的药材,万青柳拿出来也不能证明自个儿的药就是道地产的啊。
这里头太复杂了,她又不是专门干这个了,索性就不参与麻烦了。
所以她就打算卖点小玩意,不耽误挣钱,还好拿呢。
这么一个大袋,能装不少。
花许国:“妈,你打算进多少?”
万青柳:“我打算进些手链啊发夹什么的,你看我们县城还没什么人卖呢。”
风气刚刚开放,大家还不太敢撒开了干。
很多都是卖的农产品或是日用品。
“你把钱给我,”万青柳说,“我替你保管。”
花许国还是很信任他妈的,这火车上小偷小摸的真不少。
上回就看见有人发现自己钱被偷了,哭的那叫一个肝肠寸断呐。
该死的小偷真是害人。
他掏出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布袋,小心地往旁边看了两眼,做贼似的塞到他妈手上。
他低声:“妈,你可要帮我保管好了!”
上次他妈带了金子和人参都没事,他觉得他妈多少还是有点手段的。
万青柳打包票:“你还不信你妈我?要是没了我赔你!”
花许国:“要是我们的钱都没了,回都回不去,哪来的钱赔啊。”
万青柳翻了个白眼:“你放心,不会的。”
她转头把钱塞进了自己的旅行袋,实际上收进了空间。
有空间保障,丢不了,根本丢不了。
和火车上其他乘客唠唠嗑,这十来个小时也就过去了。
有去羊城办事的,还有去打工的,也有和万青柳一样去进货的。
没想到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去羊城打工的了。
万青柳只在后世的信息里知道现在改革开放遍地是机会,现在才彻底体验到了。
有点小钱的就做生意,没钱的就去打工挣钱。
无论哪一条路,都比在土里刨食好得多。
下了火车,还是熟悉的站台。
花许国感叹:“这第二回来,就感觉对这里熟了不少。还是去上回那个宾馆?”
万青柳:“去呗。”
两人休整一番,第二天一早,万青柳就带着花许国去吃了个早茶。
花许国觉得怪新奇的。
“他们怎么还早上喝茶的?”
万青柳也是第一次来,她单纯就是想体验个新鲜。
虽说早茶不便宜吧,但她又不差钱!
服务员给了她一张菜单,万青柳就勾了几样后世很出名的。
虾饺,烧麦,鸡爪,排骨,皮蛋瘦肉粥。
她转头问花许国:“你想吃什么?”
花许国伸头瞅了一眼菜单上的价格,心顿时疼了起来。
“这么多菜够吃了吧!就这么多呗。”
万青柳把菜单给了服务员。
服务员一边拿着菜单一边对着后厨喊了些粤语,偶尔还和其他桌的熟客用粤语寒暄几句。
这早茶馆子万青柳是不会来第二回了,毕竟这里的东西的确是贵啊。
不过嘛,第一次来她是丝毫不后悔的,她又不缺钱,尝试点新东西怎么了?
服务员先给两人上了一壶茶。
“客人稍等,菜稍后就上。”
等了好一段时间,菜才上了。
花许国看着这一小碟一小碟的菜,没忍住说:
“这够谁吃的?”
就这一笼三个虾饺,他一口就能包了。
万青柳淡定:“不够吃再点呗。”
花许国想到那张菜单的价格,连忙摇头。
“吃不饱还是出去买点吃的算了,这里头的东西太贵了。”
他夹起一个烧麦,稀奇道:“妈,你看他们的烧麦,居然是用虾肉当馅的!”
万青柳盛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又夹了个虾饺,慢慢品味起来。
“你管他们怎么吃呢,好吃不就罢了。”
这个时候的食材还比较天然新鲜,一口下去还是很鲜的。
虾饺皮软糯,里面的馅料鲜美弹牙,对于两人来说,除了不辣,其他的还算别有一番风味。
这一顿早茶当然没吃饱,吃完两人转头去旁边菜市场买了几根油条和几个包子啃了起来。
“早茶好吃是好吃,但是太贵了,还是这个实惠。”花许国满足地吃着包子,不由感叹。
万青柳嫌弃:“你真是山猪吃不来细糠。”
花许国不服气:“妈你不也和我一样。”
瞧他妈啃包子啃得多欢。
两人就顺便逛了一下菜市场。
花许国又惊奇起来:“现在还没到夏天哩,他们怎么还有西瓜卖?”
还没等万青柳说话,他跑到西瓜摊上问起来:
“同志,这西瓜怎么卖啊?”
卖西瓜的老伯瞅了一眼花许国,这口音一听就是外地人,外地人来本地菜市场逛,还挺少见。
他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一毫五一斤,你要买几多哇?”
花许国敲了敲,挑了一个。
“我要这个,给我称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