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儿,轻轻的敲门声响起,“夏夏,你醒了没?”
“妈,我醒啦,这就起床!”沈小夏一边应着,一边迅速起身,穿上衣服。
走出房间,便看见沈母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沈母身着一件藏青色的斜襟布衫,围着深蓝色的围裙,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用一块黑色的发巾扎着。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但那笑容却依旧温暖如初。
“快去洗漱,早饭马上就好。”沈母回头看见小夏,脸上笑意更浓。
“好嘞!”沈小夏应道,来到院子里洗漱。
洗漱完毕,她帮着母亲将热气腾腾的早饭端上了桌。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沈父身着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中山装,虽然款式老旧,但穿得规规矩矩,显得格外精神。
他端起碗,笑着说:“今天大年初一,一家人团团圆圆,都吃个饱,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沈家大哥穿着一件草绿色的夹袄,他夹起一个汤圆,说道:“爸妈,小夏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今年过年咱们可得热热闹闹的。”
沈家小弟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卡其布衣服,像只欢快的小鹿,一边吃一边兴奋地说:“等会儿我要去找小伙伴们玩,给他们看看我的新衣服。”
一家人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在小小的屋子里弥漫开来。
吃过早饭,沈小夏帮着母亲收拾好碗筷,沈父,沈母,沈卫东和沈南南便打算出门转转,给邻里拜年。
问了一句沈小夏,沈小夏也想凑凑热闹,就跟着一起出了门。
院子里,那棵老桂花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院子的角落,几株腊梅正肆意绽放,金黄的花瓣层层舒展,浓郁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为新年添了几分雅致。
刚走出家门,阳光便毫无保留地洒在身上,暖融融的。
巷子里的青石板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路边的矮墙上,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似乎也在为新年而欢欣鼓舞。
“新年好啊!”
“新年好!”
一声声热情的问候在巷子里此起彼伏。
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女人们大多穿着花色各异的棉袄,有的是鲜艳的亮色,上面绣着精致的花样,透着喜庆与富贵;有的是淡雅的浅色,点缀着小巧的梅花刺绣,尽显温婉与秀丽。
男人们则多是深色的布衫或夹袄,藏青色、深褐色居多,沉稳而干练。
老人们穿着传统的对襟棉袄,领口和袖口露出一圈洁白的棉絮,看起来格外慈祥、温暖。
孩子们的穿着则更加鲜艳夺目,五彩斑斓的衣服像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他们蹦蹦跳跳地穿梭在人群中,手中还拿着糖果和小鞭炮,笑声清脆悦耳。
沈小夏一家沿着巷子走去,每到一户人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
走进李阿公家的小院,李阿公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对襟棉马褂,下身搭配一条深蓝色的中式棉裤,腰间系着一条粗布腰带,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
“李阿公,新年好啊!给您拜年啦!”沈小夏一家齐声说道。
李阿公连忙站起身来,笑着回应:“好啊,好啊,你们都来啦!快屋里坐!”
大家走进屋里,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张贴着毛主席画像,画像下面摆放着一张四方桌,桌上放着瓜子、花生和自家做的米糕、酥糖。
“快尝尝这米糕,我老婆子刚做的。”李阿公热情地招呼着。
沈父拿起一块米糕,尝了一口,赞道:“嗯,还是那个味儿,李阿婆的手艺真是没得说。”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聊天。
沈母关心地问道:“李阿公,李阿婆最近身体咋样?”
“她呀,还算硬朗,就是这老寒腿,一到冬天就有点不舒服。”李阿公回答道。
沈母叮嘱道,“得空让阿婆去看看大夫,别拖着。”
“哎,知道啦,谢谢你们关心。”李阿公感激地说。
从李阿公家出来,沈小夏一家又来到了张婶家,张婶穿着一件深绛红色的棉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一见到沈小夏,便拉着她的手说:“小夏,你可算回来啦!在乡下过得咋样?”
“张婶,我过得挺好的。”沈小夏笑着回答。
“那就好,这孩子,瘦了不少呢。”张婶心疼地说。
“哪有瘦,我觉得这样刚刚好,而且我身体好着呢,您别担心。”沈小夏安慰道。
大家在张婶家坐了一会儿,喝了杯茶,便起身告辞,继续去给其他邻里拜年。
一路上,沈小夏看着陌生又熟悉的巷子和亲切的邻里,心中满是感慨。
巷子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他们有的在玩捉迷藏,机灵地躲在墙角、柴堆后面;有的在踢毽子,各色样式的毽子在他们的脚上上下翻飞,像一只只灵动的蝴蝶;还有的在放小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不时响起,为新年增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
沈小夏和家人拜完年,回到家中。
此时,阳光已经有些炽热,照在身上暖烘烘的。沈父和沈家大哥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谈论着过去一年的事情和新一年的打算。
沈小夏跟着沈母进了厨房,准备午饭。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阵阵诱人的香味儿。
有红烧肉、红烧鱼的浓郁香气,有白切鸡的鲜香,还有各种时蔬的清新味道。
等午饭准备好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食欲大增。
“来,都动筷吧,天气冷,菜容易冷。”沈母笑着说。
沈南南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满足的喟叹,“妈,您做的红烧肉永远是最好吃的!”
饭桌上,一家人欢声笑语不断。
除了沈南南时不时的说些有趣的事情外,沈小夏也给家人讲述着下乡时的趣事,什么和老乡一起插秧,不小心摔了一身泥;什么跟着知青伙伴们一起上山砍柴,险些迷了路,最后好不容易才找到下山的路。
家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