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虚宫盛会落幕之后,此行也算是圆满结束。
夫子一行当即启程返回大夏帝朝,许古等人也是随着返回稷下学宫。
夏新此刻难得没有与之许古一同返回稷下学宫。
一是多年求学,长时间没有见过其母后以及言氏。
二来,也是夏清婚事的原因,夏新也不愿错过这一名场面。
故而,队伍就此分道扬镳,夫子与闻仲二人施展神力包裹着众人向大夏帝朝京城而去。
许古带人向稷下学宫而去。
回时比来时多了一人,天虚宫圣女。
对于此次启程大夏帝朝京城,天虚宫圣女内心之中,有些期待亦是有些忐忑。
期待的便是能够亲眼目睹大夏帝朝的风采。
毕竟这些年来,大夏帝朝已然被传的神乎其神,能够亲眼相见,自然能够满足内心的期待之意。
忐忑的便是对于未知事情的担忧,而且从刚刚夫子口中得知,此次前往大夏帝朝乃是皇后以及太后相召。
如此情形之下,天虚宫圣女更是有些忐忑。
随着队伍踏出天元大陆,通过起始城后,迅速向雍州而去。
不到片刻,以夫子以及闻仲的脚力,便已抵达京城。
御书房外,夫子带着夏清、夏新、天虚宫圣女于殿外安静等候。
此刻,即将面见父皇,夏清以及夏新内心之中满是期待,而天虚宫圣女便有些担忧、忐忑。
大夏帝朝皇帝,在天虚宫圣女看来,乃是一位神秘莫测之人,一位神境之上存在,掌九州亿万生灵生死,是整个天元大陆数一数二之人。
如此这般存在,对其来说,已然比天还要高。
故而,面对大夏帝朝皇帝,比起自己面对自家宗门大人还要惶恐。
等待的煎熬不过持续片刻,曹正淳便出来相迎。
向夫子微微躬身示意后,曹正淳伸手示意。
见此,夫子当即向御书房内走去,夏清以及夏新紧随其后,天虚宫圣女落在最后。
进入大殿之后,夫子向夏太歌微微躬身示意。
夏清以及夏新当即行跪拜大礼,天虚宫圣女见此,犹豫片刻,也是如同夏清一般,双膝跪地俯首。
“儿臣参见父皇!”
“计悠参见大夏帝朝皇帝!”
见此一幕,夏太歌顿时喜笑颜开,显然是这段时间,被言氏以及林莹缠的不轻。
“好!好!好!”
“快快起身!”
“赐座!”
夏太歌完全没有帝皇一般的威严,当然,到了夏太歌如今的地步,也不需要用威严来证明自己。
闻令,夏清三人再次开口拜谢道:
“谢父皇!”
“谢陛下!”
待三人起身之后,曹正淳急忙带人搬来椅子放在几人身后。
待众人落座之后,夏太歌目光便一直放在天虚宫圣女身上打量着,时不时满意地点了点头。
心中不由暗自肯定夏清的目光不错。
哪怕是整个后宫之中,也不过只有冰幽雪超其一等。
“看来,这些年来,没有虚度光阴!”
“比起以前来,都有不少增长,尤其是老大,如今都快要成家了!”
夏太歌将目光放在夏清以及夏新身上,略带感叹、略带赞赏道。
夏清以及夏新闻言,顿时喜笑颜开,在二人心中,最好的夸赞,莫过于夏太歌的认可。
“儿臣这些年来,一直虚心求学,不敢有负父皇期望!”
夏清当即站起身来,恭敬道。
此话一出,自然使得夫子撇了撇嘴,这十年的时间之中,对于夏清的性子,夫子可谓是在了解不过。
“俺也一样!”夏新当即也站起身道。
看着面前自夸的大儿子与二儿子,夏太歌也不由笑了起来。
外人不知道夏清与夏新的德行,夏太歌还能不知道嘛。
但知道归知道,夏太歌也没有拆穿,毕竟今日乃是父子三人多年重见之日。
“好!赏,都赏!”
夏太歌话音刚落,只见身旁的曹正淳拍了拍手,御书房外,顿时进来三位东厂之人,手捧托盘。
见此一幕,夏清二人顿时期待了起来。
待东厂三人走到近期,夏清便看到,自己面前的乃是一件秘宝,与之盖聂昨日选择一样的剑类秘宝。
见此,夏清不由兴奋起来,随后,扭头看向夏新,只见,夏新面前的托盘之上,正静静放着一本书。
书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生死簿!”
不明所以的夏清,见此也不知其中深意,反倒是夫子倒是多看了一眼。
显然,夏太歌给夏新的这件礼物,定然与之当初许古擂台一战有关。
当然也有可能,这是夏太歌对于许古收徒夏新的一种感谢。
同样不明所以的夏新,只觉得书名有些霸道之外,并没有发现任何奇异之处,但饶是如此,夏新还是极为兴奋的收起,毕竟,这也算是夏太歌所给其的第一份礼物。
一旁的天虚宫圣女,此刻内心之中,也是极为意外,计悠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有奖赏。
口中还未说出拒绝之意,计悠目光便不由自主看向面前的托盘。
托盘之中,正安静的放着一件发簪,发簪此刻还在散发着一股玄妙之意。
不用多想,计悠也知,面前的发簪定然是一件秘宝。
不但实用,而且定然十分强大。
犹豫片刻,拒绝的话到了嘴边,计悠又咽了下去。
内心之中,不由感叹大夏帝朝手笔极大,要知道秘宝在任何一个宗门来说,都是极为重要之物。
以前,哪怕自己身为天虚宫圣女之时,对于秘宝也无法轻易调动,更别说据为己有了。
“多谢父皇!”
“多谢陛下!”
三人站起身,微微躬身拜谢道。
对于礼物,三人都是十分满意。
见三人都颇为满意,夏太歌也是笑着点了点头,这些秘宝也算是夏太歌对于兄弟二人这些年的补偿。
“去吧,前去向你们母后以及太后请安去吧!”
“待晚上,在一起吃个家宴!”
“带着计悠一起!”
简单吩咐几句之后,夏太歌也知后宫之中,也是等候多时了,故而夏太歌也没有继续耽误下去。
闻言,夏清三人躬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