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竹在胸”这一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背后有着一段关于北宋画家文同的故事.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时期着名的画家,尤其擅长画竹.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风雨,他都会常常到竹林中去仔细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 他会认真揣摩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等,一旦有了新的感悟,就会回到书房,铺纸研墨,将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有一次,天空突然刮起了狂风,紧接着电闪雷鸣,眼看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而文同却急忙抓过一顶草帽,扣在头上,直奔山上的竹林. 他不顾雨急路滑,撩起袍襟,爬上山坡,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后,便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在风雨中吹打的竹子,还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经过长年累月对竹子的细微观察和研究,文同对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刻的形象都了如指掌. 所以,当他站在画纸前准备作画时,平日里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便会立即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只需凝神提笔,就能将竹子画得栩栩如生、真切自然.

文同的好友晁补之曾写过一首诗,称赞他“与可画竹时,成竹已在胸”,意思是说文同画竹之前,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竹子形象,这也是“成竹在胸”这一成语的由来.

后来,“成竹在胸”这一成语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其含义也不再局限于绘画领域,而是泛指人们在遇到问题和处理事情时,头脑中已经有了成熟的主张和办法. 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前,便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为刘备规划了未来的战略蓝图,可谓是成竹在胸;又如,在一场重要的考试前,某位学生经过充分的复习和准备,对考试内容胸有成竹,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题目 。

在现代社会,“成竹在胸”对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对事物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在面对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在学习上,学生们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提前了解知识内容,做好学习计划,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工作中,职场人士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工作任务时游刃有余,高效地完成工作;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提前规划和安排,比如制定家庭预算、规划旅行行程等,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加有序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