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又匆匆往后翻了几页。
不出司马炎所料,刘谌同样也没落下司马师和司马昭。
看到这里,司马炎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
狠狠的把手里的那本《贰臣传》砸在地上。
咆哮着吼道:
“把贾充等人给孤叫过来!”
“孤要亲提兵马,征伐刘谌!”
“快去!快去!!!”
当贾充等人得到消息,匆匆来到晋王府的时候。
只看到一地的狼藉以及一个盛怒的司马炎。
贾充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却不难看出,一切起因都是地上的那本书。
当即便快步走上前去,把那本名为《贰臣传》的书从地上捡起来。
好死不死的正好是司马懿的那篇:
“逆贼司马懿,字仲达,祖上世沐皇恩。”
“初仕汉室,位列朝班。”
“......”
“值汉室衰微,贼臣窃柄,四方扰攘,烽火连天。”
“懿蒙孝愍皇帝殊恩,忝居朝堂,初时或有忠汉之态,常作匡扶之语,众人遂以汉臣视之。”
“......”
“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凶焰日炽。”
“懿不以曹贼所行为耻,反委身入其幕府,为虎作伥。”
“助操迫害汉室公卿,打压异己,诸多忠正之臣惨被屠戮,汉室之基摇摇欲坠。”
“......”
“懿之恶行实乃助纣为虐,背恩负义,自此沦为曹氏篡汉之鹰犬。”
“懿本汉臣,食汉禄而怀奸佞,逢曹氏之乱,不思匡扶,反助其恶,不忠不义,莫此为甚。”
“其罪擢发难数,其恶罄竹难书,实乃千古逆臣,万世唾骂之罪人也!”
只是匆匆的看了几眼,贾充就被惊得一脑门冷汗。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谁人作此书,其罪当诛!”
“臣请夷灭此人三族,以警天下!”
听到贾充的话,司马炎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贾充一愣的同时,赶紧低头翻到扉页,这才发现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陈寿。
并且上面还有刘谌的署名。
心下了然的同时,脸上也露出一丝尴尬。
自己太心急了,居然没有细想。
除了那成都刘谌 , 别说整个大魏了,吴国恐怕都没人敢写这样的书出来!
与此同时,贾充身后的卫瓘等人也凑了上来。
贾充本不想给他们看,但是司马炎却说道:
“让他们也看看吧!”
“看看刘谌是如何诽谤大魏的!”
贾充立刻就听明白司马炎话里的意思了,看来这本书不止流传到大魏一本。
估计这会儿已经拦不住了。
想到这里,贾充的脑门上就流下一行冷汗。
别看司马炎说的轻松。
但贾充心里却很清楚,陈寿在这本书里说的几乎都是事实。
就连他贾充,祖上也是食汉禄之人。
只是朝代更迭本就是天道循环,他刘谌凭什么仗着这一点骂人?
看来蜀国不灭,对自己,对司马家终究是个大祸害。
卫瓘等人在粗略的看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晋王,速速将此书收缴。”
“万不可流传出去!”
荀恺赶紧开口说道。
司马炎像看白痴一样的看了他一眼。
贾充赶紧说道:
“不可,若是如此做,岂不是坐实了刘谌的说法?”
“须知人言可畏!”
卫瓘道:
“若是任由其流传的话,朝廷和晋王面上终究是不好看。”
荀恺和卫瓘的话,正是司马炎现在纠结的点。
拦吧,会让人觉得自己心虚,本来不信的人也会相信。
不拦吧,众口铄金,到时候假的都要变成真的。
虽然这本来就是真的。
一想到这里,司马炎就一个头变成两个大。
这个刘谌,真不是东西,居然想出这么恶毒的计策来对付自己!
“还是想想怎么对付这书上的诛心之言吧!”
司马炎的言语中带着一丝疲惫。
所谓的提兵攻打成都,不过是一时激愤之言罢了。
他哪有什么统兵的能耐。
此言一出,整个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阵死寂。
司马炎没有法子,贾充他们同样也没有法子。
这种事情似乎怎么做都是错。
说句不好听的,谁让老曹家行的是篡逆之举。
谁让司马家要向老曹家学习呢?
但是不管同样也不行,因为在场这些人早就已经和司马家的利益深度绑定。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良久之后,贾充眼前一亮:
“晋王,臣倒是想到一个法子。”
“就是...就是......”
贾充故意支支吾吾,司马炎顿时急了:
“有什么话还不赶紧说出来。”
“在这支支吾吾做什么呢!”
贾充赶紧说道:
“刘谌所攻击者,无非就是让人相信天命仍在汉不在魏。”
“既然如此,咱们便不能顺着他的想法来做。”
“因为无论是默不作声还是反对,都会让人觉得咱们认可他的说法。”
司马炎点了点头:
“你继续说!”
“臣以为,既然刘谌想告诉天下人天命不在魏。”
“那咱们就要让天下人都觉得天命在魏!”
“而证明天命在魏的最好办法,便是天降祥瑞!”
“只要大魏有祥瑞降世,便是天命所归!”
听到贾充的话,众人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沉思之色。
这世上哪有什么祥瑞,无非就是一些人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故意弄出来的东西罢了。
信祥瑞还不如信天上会掉馅饼。
可眼下贾充所言,也确实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若是没有祥瑞降世,如何能和刘谌所着的这本书抗衡?
要知道那孙皓为了迁都还知道往地下埋一口大鼎呢。
想到这里,司马炎点了点头:
“也罢,为了这大魏的江山社稷,孤也不得不如此为之!”
“殿下圣明!”
众人齐齐拜道。
等到起身之后,贾充又说道:
“不过臣还有一个建议。”
“既然大魏乃是承天顺命而生。”
“必有忠孝之人相伴。”
“臣以为,咱们大可以于民间察举忠孝之人,召其入朝为官。”
“并以这些人为榜样,广而告之。”
“既能够宣扬这些忠孝之事,也能够证明大魏乃天命所归。”
“不是他刘谌以一隅之地所能够对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