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听到张扶空的介绍,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不过他提前了解过张家,知道这是一个较为封闭的隐世大族,很快收敛起惊讶。
他朝两人点点头,大家先后上了车。
张家老宅离张家集不远,只是因为久无人居住,外围的植物疯长,已经侵占了原本的道路。
汽车在丛林外停下,他们又徒步往前走了走,才看到那块立在族外警告他人的古碑。
【非我族人者,入内者死。】
入口处,还有一条生死线,张扶空带着张家族人和官方的人,来到族地外已经两天,还未进入族地,便是因为这条生死线。
张启灵走到古碑前,一手贴在古碑中央。
一阵清风拂过,吹走了地上的枯枝落叶,阳光从叶缝间洒落。
只是短短一瞬间,周围的环境好像就变了一个样。
有什么变化又好像说不出来,如果非要形容,那便是压抑、沉闷的环境一下子活了过来。
张启灵放下手,回头扫了张家及官方送来的人一眼,他轻轻点头,率先踏过生死线。
“走吧。”
半个世纪过去,孤独伫立在此张家老宅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破败。
当张家族长带领族人在此踏入这片土地时,张家老宅凝固的时光似乎才开始流动,这里的一切都如他们当时离开时一样。
李将军和他带来的人沉默的跟在张家人后面,他们在来之前就收到了指令,因而从踏入张家开始,哪怕无比好奇,他们也克制着自己的好奇心。
一路走进老宅,族长进了老宅就当上甩手掌柜,只扔给张扶空一本册子就带着苏星泽消失不见。
张扶空身为大长老只好任劳任怨的招待客人,这大概是张家老宅第一次迎来客人。
这趟张家老宅之旅,李将军只带了三十来个兵,除此之外都是一些在国内很有名声的老教授和学者们。
三十多个兵中,其中十来个才是他手下的兵,为的是保护这些专家学者们,剩下二十个兵,是这段时间特地从各地军区搜罗来的人才。
都是根据张家提供的测试标准,选出来的年轻人。
他们将留在张家接受训练,训练有成后会回到各自所在军区,将自己所学到的教给战友们。
至于那些老教授们的目的,是为了张家收藏的古籍。
在与官方谈合作的时候,张启灵主动表示张家会捐出张家的藏书,张家这个从几千年前就不曾断代过的家族,内部所拥有的藏书是远超外人想象的。
外界早已失传的珍贵古籍在他们族中都能找到,比如号称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张家也有所收藏。
这个消息一透露,许多老教授哪怕手里还有未结束的研究,也要争抢着前来。
张家人的回归,让沉寂了半个世纪的张家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第二天,张扶空带着老教授们去了藏书阁,李将军手下的兵一分为二,军区选拔来那些年轻士兵,被带到了张家的训练场,不需要训练的则跟在老教授们身边帮忙。
张扶空倒是不在意自家族长许出去的那些书籍,总归族长没有把涉及张家隐秘的书籍给出去,这些书籍放在张家也只能等待有兴趣的族人翻看,再说张家的所有藏书都存有备份,又不是给出去张家就没了。
要给哪些书,张启灵已经将目录交给张扶空,捐赠藏书的事便由张扶空全权负责。
张启灵一大早就到了训练场,二十个年轻士兵列队现在他面前。
他从不废话,修长有力的手指按在士兵肩上,一个个测试这批士兵的筋骨。
军中按照他提供的要求选拔出的精英,每个人的根骨都是万里挑一。
满意地点点头,张启灵开口:“开始吧。”
张启灵传授给这些士兵的功法,是他根据武者世界和修仙界的功法改良而成,他取名为基础练气法。
因为体质原因,传给士兵的功法当然比不上张家现在所学功法,但对这个世界的人来说,这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法简直就是仙法。
这个世界灵气微乎其微,基础练气法走得是内炼气、外炼体的路子,比较偏向于武学功法,不用灵气也能修炼,就是会慢一些,且对资质没太大要求,完全能推广面向大众。
而等有人将功法修炼到十二层,灵脉差不多也和龙脉融合,届时转换修炼功法也能突破筑基,成为真正的修炼者。
从这第一批军中精英踏进张家训练场开始,这个世界就将踏入一条新的道路。
修炼功法、灵脉,再加上苏星泽昨晚混在藏书中的基础的修仙技艺书籍,或许几十年以后,这个世界会真正发展成灵能科技世界。
不过现在这个国家连灵能科技的边都还没摸着,想要真正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灵能科技文明,这个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想要达到那样的程度,还需要无数人的努力,知道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苏星泽,从未怀疑过这个国家能不能做到。
在他的世界,这个国家都能从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发展成世界第一的强国,现在有他提供的格外齐全的基础书籍,国家的发展或许会比曾经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国家要更快一些。
苏星泽期待着能玩上修仙版全息网游的那天。
张启灵忙着教学生,苏星泽也没闲着。
那些老教授和学者们果然发现了苏星泽特地放在藏书中的书籍,这些成体系的各类书籍虽然只是基础,但对从未接触过这些的老教授们来说,还是难以理解。
苏星泽特地在原本的族学里收拾出一间教室,上午讲阵法,下午就教灵纹,今天学炼器,明天就研究符箓。
张家的机关,在漫长时间里发展起来的医学,也让这些老教授们如获至宝。
其中一位学医的教授还从张家的医书中受到启发,完善了他手中的一个项目,原本会在经过几年的艰苦钻研后才会取得成果的研究,有可能会提前几年出现。
这个老教授有了新的研究思路,哪怕再想留在这里多看多学,也只能遗憾返回,他能分得轻重缓急,他手里的药早一日研究出来,就能多救治一些患者。
好在他知道张家捐赠的书籍,都会被送入新建立的国家图书馆,他不用担心之后就看不到那些珍贵的医书,这才是他放心离开的原因。